徐妍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是指孕婦體內甲狀腺不能分泌足夠的甲狀腺素(TH)以滿足孕婦和胎兒的需要。臨床上,甲狀腺疾病篩查指標首選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如果沒有特異性參考范圍,4.0mU/L可以作為妊娠早期診斷甲減的TSH切點值。
在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的甲狀腺疾病總體患病率高達50%,近年來其發病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且在育齡婦女中高發,我國妊娠期婦女甲減的患病率較高,大約每10名孕婦中就會有1名甲減患者。甲狀腺是胚胎時期最早發育形成的一對腺體,于妊娠6周開始發育,妊娠10~12周開始合成甲狀腺激素,妊娠18~20周建立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素對胎兒各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腦的發育。當妊娠期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對孕媽和寶寶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國建議對所有備孕婦女均進行甲狀腺疾病篩查,甚至將血清TSH納入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中。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程度輕時,患者可無任何癥狀,隨著疾病程度的加重,可出現如下癥狀:體重增加(懷孕期間很難注意到);疲勞;心率慢;嘶啞;打鼾;肌肉酸痛、壓痛、僵硬和無力;高膽固醇;手腳冰涼;便秘;指甲脆弱;頭發、眉毛稀疏;皮膚干燥;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腫)等。
對準媽媽的影響:(1)在備孕期間,甲減會導致女性的月經異常,甚至發生閉經,影響排卵,減少受孕的概率;(2)在妊娠期間,容易導致流產、早產,以及增加胎盤早剝、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和產后出血的風險。
對胎兒的影響:(1)母體甲減可能導致胎兒在宮內發育遲緩,骨骼發育異常,甚至死亡;(2)由于胎兒腦發育所需的甲狀腺素主要來源于母體,因此母體甲減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導致胎兒智力發育障礙,出生后智力水平低下;(3)母體甲減會增加孩子出生缺陷的可能性。研究發現,有甲狀腺疾病的婦女生下心臟、腎或腦異常后代的概率更大,如先天性心臟病等。此外,妊娠婦女嚴重碘缺乏可增加流產、死胎,以及出生后嬰兒死亡率,導致呆小癥;輕中度碘缺乏會增加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疾病的發生危險,可能對后代的認知功能產生不良影響。
下述人群為甲狀腺疾病的高危人群,應積極做甲狀腺功能篩查,做到早診早治,將預防孕產期甲狀腺疾病的關口前移至備孕期:(1)有甲亢、甲減病史或目前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癥狀或體征;(2)有甲狀腺手術史和(或)13碘治療史或頭頸部放射治療史;(3)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或甲狀腺疾病家族史;(4)有甲狀腺腫;(5)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6)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病,包括:白癲風、腎上腺功能減退癥、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萎縮性胃炎、惡性貧血、系統性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7)有流產史、早產史、不孕史;(8)多次妊娠史(≥2次);(9)體重指數(BMI)>40kg/m2;(10)年齡>30歲;(11)服用胺碘酮或鋰制劑或近期碘造影劑暴露;(12)有中、重度碘缺乏地區居住史。
孕期應加強營養指導,根據WHO碘營養的評估標準,我國非孕育齡婦女平均尿碘濃度為178.7μg/L,總體處于碘充足狀態。由于孕期對碘需求量的增加,我國48.0%孕早期婦女為碘缺乏,其中約60.0%為輕度碘缺乏,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懷孕期間和哺乳期間每日補充250μg碘,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補充230μg碘。補碘的關鍵時間是在孕前及孕早期3個月,備孕期應保證體內碘含量充足。但要避免每天持續攝入超過500μg的碘,因為有可能出現胎兒甲狀腺功能障礙。
甲減孕媽媽的飲食建議:(1)適當攝入一些含碘量多的食物,如海帶、海魚、紫菜、蝦等海產品,按每日攝入5g食鹽計算,每日可攝入碘約100~120μg。如果不吃加碘鹽,備孕期每天需要額外補碘150μg;(2)多攝入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患有甲減時會導致白蛋白下降而出現水腫,正常人每天攝入量為70g左右,孕婦在妊娠4~6個月,蛋白質每天應該增加15g左右,而在7~9個月,每天應該增加25g左右的優質蛋白。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有魚類、蛋類、奶類、肉類、奶酪等;(3)限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甲減患者往往有血脂異常,這在原發性甲減中更明顯,故應限制脂肪飲食攝入。建議每日脂肪供給占總熱量20%左右,并限制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蟹黃、黃油等高脂肪類的飲食要控制攝入量;(4)糾正貧血、供給豐富維生素,有貧血者應補充富含鐵質的食物、補充維生素B12,動物肝臟、動物血、紅肉中的鐵為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應適當多吃,例如一日三餐中應有瘦畜肉50~100g,每周1次動物血或畜禽肝腎25~50g,必要時還要供給葉酸、藥物等。
甲減孕媽媽的飲食忌口:(1)優甲樂應盡量避免與含大豆物質及牛奶同服,如需食用應與服藥間隔4小時以上,牛奶和含大豆物質(黃豆、黑豆及豆制品如豆漿、豆腐、豆渣等)可能會降低優甲樂在腸道中的吸收量。若不小心吃了豆制品也無需緊張,只是對藥品吸收有一點阻礙,降低藥效,而不會產生有害物質;(2)為避免對藥物的干擾,優甲樂只能用清水送服,果汁、牛奶和豆漿都是不可以的;(3)含鐵藥物、碳酸鈣等藥物可降低優甲樂的作用,應盡量間隔4小時服用,維生素跟優甲樂需間隔1小時。
甲減孕媽媽的運動建議:運動是一種有效的治療甲減的方法,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癥狀,減輕壓力和焦慮,改善睡眠質量,提高身體的代謝率,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有氧運動是指需要較長時間、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車等。建議孕婦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有氧運動,即每天至少30分鐘,持續4天;力量訓練是指通過舉重、俯臥撐、仰臥起坐等方式來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運動,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力量訓練方式,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鐘;瑜伽是一種通過呼吸和體位法來調節身體和心理狀態的運動,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瑜伽方式,每周2~3次,每次30~60分鐘;散步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建議每天30分鐘,可以選擇在室內或室外進行。
總之,甲減患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每周進行3~5次,每次30~60分鐘。在進行運動前,患者應該先咨詢醫生,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避免過度運動或運動不當導致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