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生山藥粉30克,花粉、知母各15克,生雞內金粉、五味子、葛粉各10克。
做法:將知母、五味子加水500毫升,煎汁300毫升,去渣,再將山藥粉、葛粉、天花粉、雞內金粉冷水調糊,趁藥液沸滾時倒入攪拌為羹。
功效:利尿去腫,清熱降火。
食材:核桃仁50克,豬腎1對。
做法:將豬腎去筋膜,洗凈,切花刀,與核桃仁一起加水燉熟,加入食鹽調味。
功效:溫腎助陽,固精止遺。
食材:豬肚150克,附子、川椒各2克,粳米30克。
做法:將附子、川椒研末。豬肚洗凈,裝入藥末、粳米及適量的蔥,扎口入鍋中,加水適量,微火煮至豬肚爛熟。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
食材:枸杞子30克,白鴿肉、粳米各100克,細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洗凈白鴿肉、剁成肉泥;洗凈枸杞子和粳米,放入沙鍋中,加鴿肉泥及適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細鹽、味精、香油,拌勻。
功效:脫毒排邪,養陰潤膚。
食材:白蘿卜、面粉各250克,精豬肉100克。
做法:蘿卜洗凈切成細絲,放入油鍋內炒至五成熟時盛起;豬肉剁茸,與蘿卜絲加蔥花、姜末、精鹽調成餡心。面粉加水和勻,分成50克1個的面團,搟成薄片,放上餡心制成夾心小餅,用植物油烙熟。
功效:理氣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