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口旅游景區概述
周口,這座鑲嵌在河南省東南部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承載著悠久的歷史記憶,還孕育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和自然風光。截至2024年,周口有國家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6家,遺址遺跡和文物點達近千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其中,淮陽太昊陵作為紀念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不僅是古代建筑藝術的瑰寶,更是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場所。老子故里則以老子文化為核心,展示了道家學派的深邃思想和古代哲學家的智慧。周口市關帝廟以其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磚雕工藝,彰顯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關帝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些景點不僅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還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窗口。近幾年,周口當地政府部門把旅游業發展也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為推動周口走向國內外旅游大市場,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在 “一帶一路”倡議及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周口旅游景點的國際知名度,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1]。
2 周口旅游景區對外宣傳現狀
近年來,周口市政府及旅游部門高度重視旅游景點的對外宣傳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其發展。首先,在主要旅游景區內,已逐步實現了中英文雙語標識的覆蓋,包括景點介紹牌、指示牌、警示牌等,為國內外游客提供了基本的語言便利。其次,周口旅游部門還通過官方網站、社交媒體等線上平臺,發布了中英文對照的旅游信息,包括景區介紹、交通指南、活動預告等,為游客提供了全面、便捷的旅游服務。盡管周口在旅游景點中英對外宣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周口在對外宣傳中面臨著語言和文化障礙的問題。周口旅游景點對外宣傳的網站、文字性英文材料較少,力度不夠,且一些旅游景點的對外宣傳翻譯錯誤較多,部分景區的雙語標識存在拼寫錯誤、語法錯誤、翻譯不準確等問題,這不僅影響了游客的游覽體驗,也損害了景區的國際形象。為了提升周口旅游景點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加強對外宣傳工作的創新和多元化發展,以更好地滿足國際游客的需求和期望。
3 周口關帝廟景區公示語英譯中存在的問題
3.1 拼寫錯誤
在周口旅游景點的對外宣傳工作中,公示語的翻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關乎景區的形象展示,還直接影響到游客的游覽體驗以及對景區的認知。周口旅游景點公示語的翻譯在單詞大小寫拼寫方面存在著問題。單詞大小寫作為英文書寫的基本規范之一,其正確使用不僅能夠體現翻譯者的專業素養,還能夠確保公示語在視覺上的一致性和易讀性。如若在單詞大小寫拼寫方面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公示語的專業性和美觀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游客對景區的第一印象和信任感,進而影響景區的整體形象。例如,在周口關帝廟景區內藥王殿和財神殿門前景點介紹標識牌的英文翻譯中,藥王殿的名城翻譯為“King of Medicine Temple”,而財神殿的翻譯為“Temple of the God of wealth”。在這里,兩者屬于同一景區內的不同標識牌,“藥王”和“財神”都是作為專有名詞使用,相當于是人名的作用,前者藥王的翻譯符合正確的英文書寫標準,而后者財神的翻譯中卻出現了小寫,顯得隨意且不專業,應改譯為:“Temple of the God of Wealth”。這樣的拼寫錯誤降低了標識語的可讀性,很可能給游客帶來困擾和誤解。特別是在國際旅游市場中,大小寫拼寫錯誤問題更可能引發外國游客對景區管理水平的質疑,從而影響其游覽體驗和口碑傳播。
3.2 語用失誤
由于文化差異、語境理解不足等原因,周口旅游景點的雙語宣傳工作常常出現語用失誤。語用失誤是指譯者不了解目的語文化傳統和語言習慣而造成的交際失誤[2]。這樣的譯文盡管語法上沒有錯誤,但會導致公示語無法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一般來說,語用失誤是譯者機械對譯的結果,無法傳遞出原文的真正意圖。在周口旅游景區的對外宣傳工作中,也能夠發現此類問題,例如在周口關帝廟景區的景點介紹中多次提到建筑物的尺寸規格,其中在饗殿門前標識牌上有這樣一句話“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對應的譯文為“face width one, into the deep three”。在此句中,“間”指的是建筑的橫向空間單位,“進深”是指從圍墻大門進入后到達主屋的深度。因此,在翻譯此句時,譯者應該按照建筑物規格尺寸的解釋方法進行翻譯,而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機械翻譯。此句可改譯為:“It is three rooms wide and three rooms deep.”。
3.3 文化傳遞失真
文化傳遞失真是指在翻譯過程中,由于未能充分考慮到原文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背景,導致譯文在目標語文化中無法準確傳達原文的文化意義和價值[3]。其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文化意象的缺失。景區介紹中常常包含豐富的文化意象,如歷史典故、地方特色等。然而,在翻譯過程中,若未能充分理解和傳達這些意象,就會導致文化信息的丟失。例如,周口關帝廟景區內的“春秋閣”,其得名源于關羽在此夜讀《春秋》的典故。若僅將其譯為“Spring and Autumn Pavilion”,則忽略了這一重要的文化背景。其二,文化誤解與沖突。不同文化之間往往存在價值觀、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若翻譯者未能充分理解這些差異,就可能在翻譯過程中產生誤解或沖突,進一步導致文化傳遞失真。其三,文化特色的淡化。在追求國際化表達的同時,一些景區可能忽視了自身文化的獨特性和魅力,導致在翻譯過程中文化特色被淡化或忽視。有的漢字語域較寬,如果不在一定的語境中就很難界定其準確含義,如果譯者不能詳細區別,就會妨礙讀者對其譯文的有效理解[4]。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對外宣傳中需要仔細推敲,做到準確傳達。必要時,應通過增譯等方式補充文化背景信息,以增強游客的理解和體驗。例如,在翻譯“春秋閣”時,除了直譯其名稱外,還可以簡要介紹關羽夜讀《春秋》的典故,以及《春秋》一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這樣不僅能豐富游客的文化體驗,還能避免他們因缺乏背景知識而感到困惑或失望。
4 公示語英譯規范化對策研究
4.1 加強譯者隊伍建設,提升翻譯質量
應建立科學、嚴格的譯者選拔機制。選拔時,應綜合考慮譯者的語言能力、文化素養、旅游知識及翻譯經驗等多方面因素。語言能力是基礎,要求譯者精通目標語言,能夠準確傳達原文信息;文化素養則關乎譯者能否深刻理解并傳達周口獨特的文化韻味;旅游知識則幫助譯者更好地把握旅游宣傳材料的語境與目的;而豐富的翻譯經驗則是保證翻譯質量穩定可靠的重要保障。通過這樣的選拔標準,構建一支既專業又多元化的譯者團隊。在搭建專業團隊時,要注意智能化培養,鼓勵譯者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翻譯效率與準確性。例如,引入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建立周口旅游景點翻譯語料庫,實現術語統一和翻譯記憶復用,減少重復勞動,提升翻譯效率。同時,利用機器翻譯技術進行初譯,再由人工進行審校和優化,實現人機協同翻譯,進一步提升翻譯質量和速度。
4.2 完善管理機制,加強部門協作
旅游公示語翻譯是譯者、語言、文化、政府和整個社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是翻譯活動的發起者,在整個翻譯過程中應盡到監管職責,嚴把質量關。建立專門的雙語宣傳質量監管機制,明確監管職責與標準。這一機制應涵蓋雙語宣傳材料的審查、審批、發布及后期維護等各個環節,確保每一步都嚴格把關,減少錯誤發生。具體而言,可以設立一個由語言專家、旅游專家及翻譯人員組成的審核小組,對雙語宣傳材料進行逐一審查,確保內容準確、表達地道、符合目標受眾的文化習慣。雙語宣傳工作的復雜性要求相關部門之間必須建立緊密的溝通與協作機制。
4.3 注重文化傳遞,提升宣傳深度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在對外宣傳過程中,應注重深入挖掘周口旅游景點的文化內涵和特色,明確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通過講述歷史故事,展示民俗文化等方式,提煉出各景點的核心文化元素,作為宣傳的主題和靈魂。在宣傳材料的撰寫過程中,應注重文化的精準傳達,避免表面化、淺層次的描述,而是要通過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細節,讓游客感受到周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進行雙語宣傳時,必須充分考慮目標受眾的文化背景和審美習慣。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英語的表達方式、文化寓意與中文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應注重跨文化視角的融合,采用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和文化認知的翻譯策略,確保譯文既能準確傳達原文信息,又能被國際游客所理解和接受。同時,在宣傳內容的呈現上,也應注重文化差異的尊重與包容,避免可能引發誤解或不適的文化元素的使用。
5 結語
旅游業作為發展潛力較大的朝陽產業,關聯度高、產業鏈長、帶動力強,是地域品牌形象的重要標志,在當今經濟發展大格局中的作用日趨明顯,也是欠發達地區最有可能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產業之一[5]。通過對周口旅游景區的公示語的英語翻譯問題與對策的深入研究,不難發現,盡管周口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在雙語宣傳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多項提升周口旅游景點對外宣傳效果的策略。首先,應加強對譯者的專業培訓,提升其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確保翻譯內容的準確性和文化適應性。其次,有關部門應制定并推廣統一的公示語撰寫和翻譯規范,強化執行力度,確保雙語標識的一致性和規范性。此外,加強區域協同,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也是提升周口旅游景點對外宣傳效果的重要途徑。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周口旅游景點的國際影響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應繼續重視并加強雙語宣傳工作,不斷探索和創新宣傳方式,以更加精準、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向世界展示周口的獨特魅力,吸引更多國際游客前來探索與體驗。同時,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其他地區的旅游宣傳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共同推動中國旅游業的繁榮發展。
引用
[1] 郭志剛.打造亮點加強合作促進周口旅游產業大發展[J].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報,2008(4):34-37.
[2] 萬華.公示語翻譯:問題與規范:以某5A風景區公示語英譯為例[J].上海翻譯,2017(3):38-45.
[3] 許鈞.尊重、交流與溝通——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翻譯[J].中國比較文學,2001(3):80-90.
[4] 王穎,呂和發.公示語漢英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5] 陳瑞玲.許昌“三國文化”名城建設與雙語宣傳體系構建[J].文化學刊,2015(6):203-205.
作者簡介:范鑫鑫(1994—),女,河南周口人,翻譯碩士,助教,就職于河南科技職業大學公共基礎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