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亞冰,徐小云(.陜西省隴縣中醫醫院,陜西 寶雞 72200;2.陜西省隴縣婦幼保健院,陜西 寶雞 72200)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常見肺部疾病,該病在我國北方發病率較高,且具有季節性發病特點;主要因病原體感染或過敏反應等因素引起,誘發患兒出現呼吸急促、發熱、咳嗽、呼吸困難及肺部啰音等臨床表現,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則需要及時就醫,并對其臨床癥狀進行糾正與改善,進而保證患兒生命安全[1]。目前治療小兒肺炎多以基礎治療及藥物干預方式為主,本文針對小兒肺炎采用鹽酸氨溴索加鹽酸丙卡特羅干預治療后的臨床效果進行深入探究,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起止時間范圍在2021年11月-2022年12月之間,納入對象合計90例,組別類目分別為加強組及基礎組,每組各45例,其中男性患兒50例,女性患兒40例。基礎組納入年齡指標范圍6個月-7歲,均值(3.28±0.52)歲,發病時間3-7天,中值(4.11±0.55)天,體重指標分布6.3-26kg,均值(10.56±1.51)kg,疾病類型分布:支原體感染15例,細菌性肺炎14例,吸入性肺炎16例;加強組納入年齡指標范圍7個月-8歲,均值(3.30±0.54)歲,發病時間2-7天,中值(4.32±0.62)天,體重指標分布6.2-27kg,均值(10.48±1.60)kg,疾病類型分布:支原體感染16例,細菌性肺炎15例,吸入性肺炎14例。將上述指標采用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后,發現組間數據對比差異較小,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①兩組患兒均經肺部聽診、X線檢查等方式診斷為小兒肺炎。②兩組患兒均存在咳嗽、氣喘、發熱、咳痰等臨床癥狀。③患兒家屬均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及責任書等文件。④患兒并未合并先天性肺部發育不全類疾病。
排除標準:①患兒存在其他肺部基礎性疾病。②患兒對本次試驗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史。③患兒存在機體免疫缺陷類疾病。④患兒一般資料不全,且沒有監護人參與本次研究。
1.2方法 基礎組患兒接受常規治療方式,治療內容如下:使用青霉素鈉[生產廠家: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79,規格:4.8g(800萬單位)]及氨芐西林(生產廠家: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033,規格:0.5g/支)進行抗炎治療,用藥方式為靜脈滴注,注射劑量分別按照下述指標進行注射:青霉素鈉20-40U/(kg·d),氨芐西林50-100mg/(kg·d),同時還需對患兒使用止咳藥物,例如小兒止咳顆粒(生產廠家:石家莊康力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2495,規格:5g/袋),該藥物需要開水沖服,1歲一次1/2袋,2-5歲一次1袋,6-10歲一次1-2袋,一歲以內需遵醫囑服用;若患兒體溫低于39攝氏度,可選擇物理降溫方式進行降溫。加強組患兒接受鹽酸氨溴索+鹽酸丙卡特羅治療方式,同時也在基礎組治療基礎上進行加強治療,其中鹽酸氨溴索(生產廠家:江蘇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34,規格:100ml:300mg)及鹽酸丙卡特羅(生產廠家:浙江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017,規格:20μg/片)用量及用法如下:鹽酸氨溴索為空腹口服,每日服藥三次,小于6個月患兒每次服用7.5mg,6個月至1歲之間,每次口服10mg,2-4歲患兒每次口服15mg,5-12歲患兒每次口服30mg,鹽酸丙卡特羅每日服藥兩次,小于6歲患兒每次服用12.5μg,6-12歲患兒每次口服25μg,其中未滿一歲患兒需要按照醫囑控制口服劑量。兩組患兒連續治療時長均為7天,7天后對兩組各個治療指標進行組間數據對比。
1.3觀察指標 本次試驗以治療總有效率、臨床癥狀改善時間、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各項生活質量評分作為觀察指標。①治療顯效、有效及無效評估標準如下:顯效表示患兒經肺部聽診其肺部啰音消失,且咳嗽、發熱、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均消失,經過X線檢查,顯示肺部紋理清晰,未見炎癥影像;有效表示經過聽診后,患兒肺部啰音顯著減少,但伴有輕度咳嗽等癥狀,X線診斷結果提示肺部紋理欠清晰;治療無效表示經過聽診患兒肺部啰音顯著增多,其臨床癥狀并未得到改善,而且X線診斷結果顯示患兒兩肺紋理增強,并伴隨大片炎癥影像。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100%。②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包括咳嗽消退時間、退熱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通過查體等方式進行評估。③用藥后易發生的不良反應包括消化不良、惡心、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總人數×100%。④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量表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內容涉及數據統計分析工作,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4.0進行計算分析,采用χ2檢驗治療總有效率、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使用t檢驗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各項生活質量評分,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 干預治療后,基礎組患兒治療顯效率及有效率均低于加強組,且治療總有效率組間數據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2.2對比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 采用不同治療方式后,基礎組患兒咳嗽消退時間、退熱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長于加強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對比(±s,天)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對比(±s,天)
?
2.3用藥后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治療后基礎組患兒消化不良、惡心、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加強組,P<0.05,見表3。

表3 用藥后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2.4對比治療后兩組患兒各項生活質量評分 治療后基礎組患兒身體機能、生理機能及日常生活反應能力評分均低于加強組,P<0.05,見表4。
表4 治療后兩組患兒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4 治療后兩組患兒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
小兒肺炎主要由細菌或病毒感染誘發,同時該病也是導致我國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該病在臨床中可分為具有感染性肺炎及不具感染性肺炎[2-3]。小兒肺炎具有季節性發病特點,其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肺部啰音、氣促、發熱、咳嗽等癥狀,同時在臨床中可根據病理分為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也可按照病原體進行疾病分類,可分為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非典型病原所致肺炎、真菌性肺炎、非感染因素引起肺炎等[4-5]。小兒一旦感染肺炎后,不僅可誘發呼吸系統癥狀,還可引起消化道癥狀、循環系統癥狀及神經系統癥狀,并對其生長發育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基于此,需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控制患兒病情發展[6-7]。本文采用鹽酸氨溴索聯合鹽酸丙卡特羅進行治療,其中鹽酸氨溴索針對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喘息型支氣管炎及支氣管擴張等疾病具有積極的干預作用,該藥物對上述疾病干預良好主要基于鹽酸氨溴索可促進肺部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及氣道液體的分泌,進而有效降低氣道內痰液黏度,增強支氣管黏膜纖毛運動,促使痰液快速排出,并逐漸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8-9]。聯合使用鹽酸丙卡特羅可對小兒肺炎進一步干預,該藥物屬于支氣管擴張劑,并對支氣管平滑肌的β2腎上腺受體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可幫助患者改善呼吸困難及氣促等癥狀。鹽酸丙卡特羅主要應用于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等疾病。上述兩種藥物均需在臨床醫生指導下用藥,切勿隨意加減藥物劑量,避免出現用藥后不良反應[10-11]。
在本次試驗中,加強組治療總有效率、多個臨床癥狀改善時間、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與基礎組數據對比,顯示出較大的對比差異,P<0.05。結合上述統計數據,也可充分證明下述幾點內容:第一,采用聯合用藥治療方式,可進一步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幫助其控制疾病發展,進而有效提升治療總有效率以及縮短各個癥狀消退時間;第二,干預后,兩種藥物聯合干預對患兒產生的臨床不良反應較小,因此也進一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第三,因疾病整體治療效果顯著,患兒機體功能逐漸恢復,所以也提升了其各項生活質量評分。
綜上所述,采用鹽酸氨溴索聯合鹽酸丙卡特羅治療小兒肺炎后,患兒各個癥狀消退時間縮短,而且不良反應較少,整體干預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