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萍,楊雪(陜西省合陽縣中醫醫院,陜西 渭南 715399)
慢阻肺于現今臨床呼吸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因其損害肺功能及呼吸系統功能,因此患者于病情急性加重階段除影響其機體組織器官供氧外,易誘發多組織器官衰竭,從而危及生命,在臨床中,急性加重慢阻肺的發生,對于患者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1]。從中醫角度分析,外邪犯肺,宣降失常,肺氣上逆,可導致肺體損傷,氣血瘀滯引發內里郁結生痰,痰瘀相結于肺,滯留于心,進而致肺脹痰瘀阻肺型慢阻肺,該病治療以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化瘀活血為重點。葶藶大棗瀉肺湯作為中醫組方,以瀉肺行水、降氣平喘為主要功效,主治痰實肺閉,氣不得宣,呼吸壅滯等病癥;桂枝茯苓丸屬理血劑,有活血、化瘀、消癥等功效,于宿有癥、血瘀經閉等病癥治療中可見良好效果[2]。本次為探究肺脹痰瘀阻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階段的有效治療方式,選擇2021年1月-2022年12月82例就診的肺脹痰瘀阻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桂枝茯苓丸于該病治療中的作用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82例肺脹痰瘀阻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診,按奇偶數分配,常規組分配41例,男、女分別為23例、18例,慢阻肺病程(4.85±1.46)年,體質量(23.02±1.29)kg/m2,觀察組分配41例,男、女分別為22例、19例,慢阻肺病程(4.96±1.32)年,體質量(23.11±1.52)kg/m2,兩組一般資料基本一致(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方法 常規組采用西藥治療:抗菌藥物使用頭孢他啶,靜脈滴注方式給藥,12小時給藥一次,單次2g;糖皮質激素使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方式給藥,8小時一次,單次2mg。連續用藥14天。
觀察組采用中藥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炒葶藶子6克,大棗15克配比葶藶大棗瀉肺湯,咳嗽明顯者,組方加紫菀、百部;氣短氣促者組方加桔梗、前胡;氣虛者組方加黨參、黃芪;配比后使用清水對組方實施煎煮,取飲劑300毫升,早晚各服用150毫升;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等研磨成粉劑制成桂枝茯苓丸,患者早晚各服用1丸。連續用藥14天?;颊咝屑膊≈委熎陂g,予以其吸氧、補液及營養液輸注,指導其遵照醫囑規范用藥。調節飲食、生活習慣及作息等,叮囑其保持健康作息及清淡飲食,使治療藥物能夠充分發揮其功效。
1.3觀察指標 ①通過檢測肺活量、第一秒呼氣容積、最大呼氣中期流速等肺功能指標及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等血氣指標進行肺功能、血氣水平分析。②炎癥指標包括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③用證候積分表評估患者喘息、胸悶、咳嗽、咳痰及面色灰白、唇甲紫紺、舌質暗、舌下瘀筋增粗等肺脹痰瘀阻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病癥反應,6分最高,評分越高則癥狀越明顯。④實施6個月回訪,統計慢阻肺復發率。⑤患者接受疾病治療中,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版本軟件,采用t值、χ2值對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實施檢驗,分別以±s、[n(%)]方式表示,P<0.05表示數據間存在顯著差異。
2.1肺功能、血氣水平 兩組采取不同治療方式,觀察組用藥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桂枝茯苓丸后,其肺功能、血氣水平相比常規組改善更為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血氣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血氣水平比較(±s)
?
2.2炎癥指標 治療后兩組炎癥指標對比,觀察組炎癥指標數據下降幅度較常規組更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比較(±s)
?
2.3證候積分 治療后兩組證候積分比較,觀察組下降較為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證候積分比較[(±s,分),n=82]
表3 兩組患者證候積分比較[(±s,分),n=82]
?
續表3
表3 兩組患者證候積分比較[(±s,分),n=82]
?
2.4慢阻肺復發率 觀察組用藥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桂枝茯苓丸后,預后復發率較常規組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慢阻肺復發率比較[n(%)]
2.5不良反應發生率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慢阻肺于中老年人群中是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從西醫角度分析,慢阻肺是由吸煙、吸入粉塵致慢性氣道炎癥,及既往呼吸系統疾病致氣管變窄、異常收縮等外源性因素、內源性因素所導致慢性氣管炎癥性損傷所引發,因此在發病階段,患者以喘息、胸悶、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等為主要表現,影響其呼吸系統功能的同時,人體多組織器官功能均受累,由此對其機體生理功能、生命安全等造成危害[3]。從中醫角度分析,慢阻肺屬“肺脹”,該病多因久病肺虛、痰瘀潴留,每因復感外邪誘使病情發作或加劇,病久肺氣肺體損傷,內有郁結之痰復感外邪,肺氣郁閉,血行無力,積而為瘀,致使痰瘀相結于肺,滯留于心而成肺脹。
臨床既往對處于急性加重階段慢阻肺患者多采用抗菌藥物、糖皮質激素等西藥治療,上述藥物的使用雖然可緩解患者病癥反應,促進呼吸道及肺部炎癥反應消退,但患者于用藥期間易對其消化系統、心血管及代謝系統功能等造成影響,由此引發用藥不良反應,且西藥的使用遠期療效欠佳,患者經治療后,其預后疾病復發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4]。基于中醫對于肺脹痰瘀阻肺型慢阻肺病機、病因分析,可在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階段予以葶藶大棗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5-6]。葶藶大棗瀉肺湯作為中醫組方,由炒葶藶子、大棗配伍而成,具備瀉肺行水,降氣平喘等功效,炒葶藶子藥性大寒,歸肺、膀胱經,味辛、苦,多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脅脹滿等癥治療中,具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等功效,從現代藥學角度分析,炒葶藶子中所含物質能夠作用于心血管系統,同時具備抗菌功效,因此具有強心、降壓、抗心衰及抗感染、消炎等現代藥理作用。大棗作為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佳品,在中醫疾病治療中,可治脾虛證、血虛萎黃、婦女臟躁證,主脾、胃經,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等功效;做現代藥學分析,大棗具有抗腫瘤、抗Ⅰ型變態反應、抑制中樞神經等功效。桂枝茯苓丸為中藥制劑,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等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癥等功效,選擇以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桂枝茯苓丸給予肺脹痰瘀阻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治療,進行辨證分析,葶藶大棗瀉肺湯組方隨證加減,由桂枝茯苓丸輔助葶藶大棗瀉肺湯發揮藥性,以保障患者慢阻肺能夠得到對癥治療,用藥后,其急性加重階段慢阻肺病癥反應、病情等可顯著改善[7]。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桂枝茯苓丸的使用,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急性加重階段慢阻肺病情,原因在于,葶藶大棗瀉肺湯、桂枝茯苓丸中所用中成藥有抗炎、抗氧化、鎮咳、祛痰、解除支氣管痙攣、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等藥效[8]。
綜上所述,治療肺脹痰瘀阻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使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桂枝茯苓丸,發揮組方藥效后,患者肺功能及炎癥指能夠得到顯著改善,且用藥安全性、遠期療效等均良好,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