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蘭



Changshou District: Striving for the Best Business Environment
營商環境是衡量一個地方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營商環境越好,市場主體獲得感就越強,經濟發展的成色就會更足。
重慶長壽以營商環境之優,謀高質量發展之進,在優化環境中激發活力,在制度創新中積蓄動力。通過“一網、一門、一次”改革的縱深推進,線上線下環境的系統重構,聚力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為實施“3113”項目攻堅行動計劃、推進“兩地一城”建設集聚強勁動能。截至目前,長壽已成功創建重慶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政務承諾+信用履約”機制獲評全國信用承諾優秀案例,并被新華社刊載推介。
改革引路? 營商環境“向陽開”
長壽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以優化營商“軟”環境,強健經濟“硬”體格。補齊短板弱項、疏通難點堵點,建立長效機制、夯實制度基礎,是長壽立足當下、著眼長遠,答好優化營商環境這道必答題的解題思路。為此,長壽堅持聚焦問題、對標一流,營造服務暖商、法治安商、政策重商、氛圍崇商的濃厚氛圍,構建親不逾矩、清不遠疏、有為有畏的新型政商關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高標準的環境“硬支撐”。
“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踐,是長壽通堵點、解難點、消痛點的創新舉措。全面深化準入準營一體化改革,打破部門界限、流程整合再造,實現“一表申請、一窗辦結、一網通辦”,構建起以區級政務服務中心為主體、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為基礎、村(社區)便民服務站為延伸的政務服務體系。企業印章刻制、稅務發票、社保登記、銀行開戶、住房公積金等業務實現同步辦理,34個部門700余項事項實現“一次取號,一窗受理”。2023年,全區共辦理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企業開辦“一件事”、婚育“一件事”等7000余件。
拓展“川渝通辦”范圍,是長壽持續推動市委“一號工程”走深走實的務實行動。長壽先后與四川簡陽、廣安等毗鄰地區簽訂“川渝通辦”政務服務合作協議,通辦事項在區域內實現無差別受理和同標準辦理,2023年累計辦理“川渝通辦”事項7900余件,實現以便民服務“加速度”收獲群眾“滿意度”。
“倍增、壯骨、紓困”三大行動,是長壽擴增量、提質量、優結構、增效益的重要抓手。聚焦天然氣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三大產業集群、十條產業鏈,全面實施“十百千萬”領航行動和“扶弱、扶小、育精、育新、培優、培強”市場主體培育行動,助推市場主體量質齊升。2023年,全區新增市場主體12832戶,同比增長46.37%。新培育科技型企業289家、高新技術企業54家、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40家、農業龍頭企業18家;新增上云上平臺企業24家,“升規上限納統”市場主體105家,稅收超千萬元“四上”企業增至91家。
一個個硬核舉措、一組組亮眼數據,折射出長壽優化營商環境所取得的進展與成效,反映出各類市場主體對長壽營商環境提升的滿意值、投下的信任票。
數字賦能? 政務服務“指尖辦”
數字賦能已成為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推手、強大助力。與傳統的營商環境相比,營商環境數字化具有突破時空限制、實現精準管理、提升辦事效率、促進公平公正等優勢,更高效推動商事制度與國際標準實現有效銜接。
近年來,長壽積極踐行數字中國戰略、加快推進數字重慶建設,以打造中國西部數谷為統攬,聚“數”成勢、以“數”賦能,全力推動數字賦能政務服務。
在此過程中,長壽積極構建數字生態系統,成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以數據資源開發和數字賦能為主線,構建規劃咨詢、方案解決、技術實施、資源整合4大功能場景,形成數字技術供給、數字化轉型方案提供、發展資源對接、商業機會發現、數據交易支持等五大綜合服務能力,在全市率先實現數據資源化、資源產品化、產品資產化,并完成全市首單數據資產入表。
長壽著力提升干部“懂數、用數、管數”能力,開啟了有史以來范圍最廣、規模最大、人數最多、時間跨度最長的干部素養提升行動,線上開辟學習專欄專區,整合中央及省市縣干部學習在線資源以及高校企業精品課程資源,打造一站式學習門戶;線下舉辦“數字大講堂”,邀請數字化行業領軍人物、高校教授、專家學者舉辦論壇、講座、專題培訓等,干部隊伍數字意識、數字思維、數字素養得到極大提升。
如今,政務服務駛入了數字化轉型“快車道”,“渝快辦”移動端政務服務長壽專區、“長壽暢快辦”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常態運營,實現窗口端、PC端、移動端、自助端“四端聯動”;“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全力推進,2023年共運行集成服務75項。
數字化技術與政務服務的高位銜接、深度融合,實現了政務服務“掌上辦”和“指尖辦”,提升了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體驗感,還最大限度地激活了經濟發展的“整盤棋”。
服務助力? 企業辦事“幫忙跑”
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企業轉,政府只有做到政企溝通“零距離”、解決問題“零停滯”、政策落實“零障礙”,對損害企業利益行為“零容忍”,才能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發展活力。
“走出去”做好企業洽談,“引進來”做好企業服務。長壽圍繞天然氣化工新材料等十條重點產業鏈,建立以區委書記、區長、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為總鏈長,相關區領導為鏈長,龍頭企業為鏈主,相關部門為責任單位的“鏈長制”組織體系,精準解決影響產業發展的各種難點、堵點、卡點,推動穩企惠企政策落地落實落細。
依托長壽經開區、長壽高新區,長壽把完善產業載體、搭建產業發展平臺、強化周邊配套,作為打造一流產業的“硬環境”;將服務企業思路從“不是我辦、不知哪里辦、不會辦、不能辦”轉變成“告知誰辦、帶去哪里辦、指導辦、想辦法辦”,作為實施“3113”項目攻堅行動計劃、推進“兩地一城”建設的“軟支撐”。
為此,區行政服務中心組建專職幫辦代辦隊伍,走出柜臺“一對一”“肩并肩”服務,在19個鎮街、2個園區設立21個市場主體幫辦導辦服務窗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公開舉報電話,聘請11名政務服務監督評議員,為市場主體提供“手把手”服務,全面提升中心服務水平和政務服務效能。同時,深化“政務+郵政”合作,免費代辦涉企經營和民生服務事項近40項,設立郵政代辦點18個,讓政務服務動起來。如今,辦事難、多頭跑、來回跑、體驗差等問題在長壽已成為歷史。
營商環境向陽開,政企同心向未來。如今的長壽,來往客商絡繹不絕,彰顯出了高質量發展的“速度”和“熱度”。優質企業欣然奔赴,創新舉措深度加持,企業產值高速躍動,成為長壽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的生動注腳。
圖/長壽區政府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