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朋
(河北中色華冠巖土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201)
我國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的發展,為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基礎結構的質量,它的穩定性直接影響整體巖土工程的安全性和實用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我國在深基坑支護方面引進了較為先進的技術,可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
在整體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會涉及眾多內容以及施工環節,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深基坑施工,這是保證房屋建筑穩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礎,同時也是保證整體建筑質量的前提條件。因此,在進行深基坑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施工環節的規范性和合理性,同時也要保證整體施工的安全性,進而提升后續建筑施工質量,保證建筑應用的穩定性。比如說,在實際進行建筑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對施工環境進行勘察,了解施工區域的水文地質情況,并分析水文情況,避免對整體工程造成不良影響。通過嚴密的地質勘測,可以做出更為合理的判斷,并對數據加以分析研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并制訂應急預案。一般來說,在巖土工程深基坑施工過程中,水文情況不可避免會對整體施工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需要對施工進行相應的調整,并加強防護,通常會應用結構圍護支撐以及局部防水進行處理,同時要保證方法應用的有效性,進而提升深基坑支護處理執行效果。而且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深基坑支護發揮了自身的應用價值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同時也可以避免出現安全事故,提升了整體工程的安全性[1]。
在對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工程方案進行設計之前,需要對巖土工程深基坑施工區域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了解施工地區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勘察的過程中,需要對土質進行抽樣分析,這樣才能為后續的支護設計提供理論支持,這也是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基礎工作內容。但是從當前實際施工情況來看,工作人員并沒有意識到地質勘察的重要性,部分施工企業為了“趕工期”,忽略了此項工作,雖然大部分施工企業進行了地質勘察工作,但是部分工作人員在面對較為復雜的施工環境,縮短工作時間,只是簡單地進行隨機抽樣,但是這并不能代表整體施工區域的地質情況,甚至部分施工企業在進行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只是依靠施工區域現有的地質資料編制勘察報告,當然,這項報告缺乏可靠性和準確性,對后續施工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實際情況加以設計,并滿足施工的實際需要,保持極限平衡。雖然當前在此項設計方面,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經驗,但是在開展工作的實際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后續施工與設計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極限平衡更偏向于靜態,但是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工程主要以動態為主,而動態與靜態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最終導致實際施工與設計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設計人員一定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了解,并進行實地考察,隨后根據相關的數據,對深基坑支護進行設計,保證整體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實用性,同時也需要依靠自身的經驗,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而提升設計質量,保證工程的有效實施。
本次項目為大型商場施工項目,總占地面積36 800 m2,建筑基底占地面積為18 600 m2,樓層高度為6 層,同時也需要配套建設服務公寓,樓層高度為24 層,并建設2 層地下停車場和2 層裙帶樓。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應用框剪結構。本次施工建設區域的原地貌為沖積地貌,位于下游沖積平原,相對來說地勢較低,在沒有施工建設之前是一片耕地,而后進行人工回填,目前場地較為平整,可以進行工程建設。
在進行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之前,需要進行地質勘察,進而了解施工地區的水文地質實際情況。由于施工工藝的特殊性,需合理利用巖土工程勘察技術,根據當前地區地質勘察資料了解地質結構,并結合實際設計以及施工要求,對當地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勘測,明確地質結構以及地基土的實際性質,為后續明確施工工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
本次工程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總平面布置為基礎,同時也需要考慮到周圍環境的復雜性,對影響施工建設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隨后再進行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設計。為了提高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的有效性,保證后續建筑應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該工程采用了不同的設計理念,具體內容如下:(1)基坑東南側,設計方案為旋挖灌注樁結合內支撐支護,為了保證整體支護應用的有效性,對旋挖樁外側進行了更為細致的設計,在其外側布設1 排水泥攪拌樁截水帷幕;(2)基坑北側和東北側的設計與東南側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差異,北側和東北側的設計利用復合土釘墻支護方式(2 排攪拌樁+微型注漿鋼管樁+2 道預應力錨索+ 土釘墻)具有一定優勢;(3)其余部位采用相同的支護方案,即旋挖灌注樁結合預應力錨索,同時也需要在旋挖樁外側布設1 排水泥攪拌樁截水帷幕。
本次工程項目工期規定為90 d,因此,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各部門需要密切配合各不同分項進行施工。
4.4.1 復合土釘墻階段
在此階段施工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針對水泥攪拌樁進行施工,隨后進行放坡處理,防止發生坍塌事故,保證整體施工的安全性。其次,針對微型鋼管樁頂標高處進行施工,對鋼管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處理,與此同時,也需要對放坡面進行施工,如鋼筋網噴混凝土、樁頂層錨索等。最后,需要對錨索(見圖1)進行張拉鎖定,值得注意的是,此項工作需要保證錨索灌漿強度以及要求強度達到相應的標準 (設計強度的75%)。

圖1 錨索結構圖
4.4.2 開挖施工
在進行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開挖施工,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需要分層分段進行。在通常情況下,每次開挖的長度需要保持在20~30 m 的范圍內,開挖深度為土釘或者是錨索之下20~30 cm 的位置,在完成一層開挖之后,需要進行土釘或者是錨索、鋼筋網噴混凝土以及腰梁施工,然后針對錨索進行張拉鎖定,在完成一系列的施工工藝之后,才能進行下一層開挖施工,每層開挖施工過程相同,直至開挖至基坑最底部[3]。
4.4.3 樁錨支護階段
在樁錨支護(見圖2)施工建設的過程中,也需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和標準進行操作,保證整體施工建設的規范性,從而使流程更加順暢。首先,需要針對水泥攪拌樁進行施工建設;其次,進行開挖施工,開挖深度要嚴格遵守圖紙設計要求;再次,進行放坡面施工,如鋼筋網噴混凝土以及冠梁層錨索等施工;最后,進行張拉鎖定,此時需要注意,其強度達到設計標準的75%才能進行工作。在完成一層施工之后,再進行下一層施工,直至基坑底部。

圖2 樁錨支護
4.4.4 樁撐支護階段
樁撐支護階段需要先進行水泥攪拌樁施工,隨后對旋轉樁以及支撐立樁進行施工建設,緊接著需要進行開挖施工,開挖至標注的樁頂位置,利用小型機械或者人工進行開挖。
水泥攪拌樁具體施工流程如圖3 所示。在實際進行水泥樁施工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測量放線,為后續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隨后再進行具體的水泥樁施工。在完成施工或者是暫停施工時間較長時,需要針對施工的設備設施進行清理,保證設備設施的整潔性。

圖3 水泥攪拌樁施工流程
綜上所述,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主要依靠設計圖紙以及設計方案,因此,設計人員一定要保證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實用性,進而保證工程建設的工期,同時也可以保證整體施工建設的安全性,提升建筑應用的穩定性。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從整體入手,加強前期準備工作,并且明確各個不同位置支護方案,隨后進行施工建設設計,明確施工工序內容,保證整體施工的規范性和流暢性,進而提高巖土工程施工質量,保證整體施工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