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卓君
一提到“墨香”,中國人便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文字。它由淡香清雅的墨書寫,一排排文字組合在一起,便成了句子;一個個句子組合在一起,又成了段落;一個個段落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篇優美的文章。
我小時候就在父母的培養下,喜歡上了讀故事、讀文章,直到現在,我也一有空就會習慣性地捧起一本書來讀。
記得小時候,最令我期盼的,就是那每晚睡前必有的十分鐘故事。每天晚上洗完澡后,媽媽會讓我鉆進暖融融的被窩里,她呢,則拿起一本睡前故事書,開始給我讀故事。她輕輕地翻著頁,慢慢地讀著書上的故事。并不明亮的燈光在地板上投下我倆拉長的黑影,伴著一個個神奇優美的字音,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溫馨的記憶。那些書中故事的角色也格外吸引著我:因缺少警戒心和愛玩,差點被大灰狼吃掉的小紅帽;因愚昧和虛榮而被騙子欺騙的愛穿新衣的國王;因玩世不恭和放蕩不羈而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古今中外的那些故事里,一個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形象,給了我一個充滿無限遐想的童年。每個夜晚媽媽走后,我都會再細細品味那個故事,想著想著,聞著枕邊那幾本故事書散發出來的絲絲“墨香”,我就慢慢地進入了甜蜜的夢鄉。媽媽知道后,笑著說我是個“書呆子”;我的朋友們知道后,也說我是個十足的“書蟲”。
而不知從何時起,我又迷上了那一個個仿佛有生命的方塊字——由毛筆書寫而成的方塊字。
若單是一點、一豎、一撇或是一鉤、一捺,并不能令人沉醉其中,只有那些簡單的筆畫組合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個靈巧的小精靈。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中國古人寫的毛筆字,端正的楷體,渾身透露出一股莊嚴的氣息;豪放的草書、行書,行筆流暢,看上去就感覺筆下生風,讓人忍不住嘖嘖稱奇;而隸書、篆書,又是那么古雅,端莊秀麗的筆畫使人心中莫名感到安靜舒暢。
我徹底愛上了它們,不可自拔。
在我的軟磨硬泡下,爸媽總算給我報了一個書法班,從此我正式開始學習書法。剛開始學時,我還是一腔熱血,興致高昂,但沒過多久,興奮就被日復一日的練筆畫給硬生生練成了一片死灰和不耐煩。那時的我,對書法早已失去了當初的興趣,只覺得它枯燥乏味,書寫狀態也卡在了瓶頸處,練了很久還是提不上去。軟綿綿的字,讓我毫無精神,我更找不到最初那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感覺。于是我便產生了一個從沒有過的念頭:放棄。但一想到書上那一個個靈動的、有生命的字,想到如果我不放棄,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去練,有朝一日也能練到這種水平,便咬咬牙堅持住了。
漸漸地,我的筆法越來越嫻熟,字的結構也越來越正確,筆力遒勁,越來越美觀,在書法課上也得到了老師的多次表揚,這激勵著我更加用心地練習。
如今的我,已是有著六年學齡的學姐了,早已告別當初青澀稚嫩的筆法。以前是我艷羨地看著學長學姐們寫字,現在輪到學弟學妹們驚嘆地看著我寫字啦!
不過我一旦寫久了,就容易忘了時間。記得有一次我臨“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從第一行“永和九年,歲在癸丑”開始,我就好像進入了這本字帖里,忘記了一切。也不知過了多久,我覺得手有些酸,打算起身拿杯水喝,無意間瞥了一眼鐘表,才驚覺已過了一個小時。
辛勤的付出總是會有收獲的。上學期學校要布置教室,老師第一個點我的名,讓我帶書法作品到學校。當我把作品帶到學校里的時候,同學們驚嘆不已,連老師們也紛紛贊嘆,夸我是個“小小書法家”呢!這可把我驕傲壞了,心中是滿滿的成就感。
每天走進家里的書房,我都能聞到一股淡淡的墨香。它是我小時候的最愛,也是我長大后的驕傲,更是我人生的導師。這“墨香”,帶我進入一個充滿著墨韻書香的世界,成就了現在的我。是那幾縷淡淡的墨香,讓我的生活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