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巴溪灣小學 鄧美琴
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深入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學生思維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思維方法,提高學生語言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力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語文課程教學實效的關鍵所在,對全面培育核心素養能夠起到積極推進作用。但是,目前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力仍然面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目標設計與思維力培養脫節,教學方法死板,導致思維力發展受到限制,教學活動脫離現實生活,影響學生思維成長。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將培養學生思維力作為教學目標,基于學生思維力發展需求,全面革新教學手段,聯系現實生活豐富學生思維體驗,并且在評價體系中體現思維力的核心價值。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力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接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與思維力發展息息相關。通過語文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化,教師能夠從多角度著手做好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在良好語文教學環境下,真正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面對當前語文教學中教學形式單一化、教學手段創新不足等各種問題,教師應當創新管理思路,從學生基本學習需求著手選擇恰當的指導形式,在良好的語文教學設計的推動下,促進學生思維力的不斷提升。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許多小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中,表現出的積極性相對薄弱。由于教學活動組織形式較為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這是限制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原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力,能夠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態度,引導學生調整學習狀態。教師通過對語文教學的優化和設計,使得學生學習動機得到有效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做到積極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探究和解決語文學習問題的動力,在思維力培養取得預期效果的情況下,學生能夠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能夠始終保持對語文知識探索的積極性,在良好的教學環境影響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位發展,讓學生思維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課堂學習效率不高是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整體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圍繞思維力培養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思維發展規律,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措施。同時,也能夠從學生思維發展需求的視角出發,選擇恰當的指導方式,以此為基礎,增強學生學習體驗,為促進學生學習狀態的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提供支持。根據學生思維發展規律及特點,對語文教學中的思維力培養目標設定也要作出相應調整,基于學生思維力表現,針對語文教學的具體問題做好具體分析,使課堂針對性更強,為提高教學實施效果提供有力支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基于較強的思維力解決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并且主動配合教師開展課堂上的各項活動。以此為基礎,實現師生之間的協作與配合,為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全面培育核心素養是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全方位提升的關鍵,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和任務。當前,關于培育核心素養的呼聲越來越高,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的價值和作用也極為重要。全面培育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以及相關教學要素,進行深入剖析。例如,在思維創造能力方面提出要求,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培育核心素養,適應語文課程的各項學習活動。在學生具備較強思維力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學成為學生綜合素質持續提升的動力,在思維力培養的同時,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認知與感悟,為有效保障語文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教學目標設計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實施依據。目前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設計管理,大多強調基本的教學要求,以語文教學的基本知識內容為導向,而忽略了對相關目標設計的持續優化,這是影響評價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學目標需要與學生的自主發展需求相適應,在關注學生思維發展規律的情況下,做好對目標的相應調整。目前教學目標設計大多強調教師對學生的統一管理,而忽略了評價的進一步優化,最終導致評價實施難以達到預期思維力培養效果,無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在目標設計環節,部分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只是以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為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而忽略了教學目標設計和學生思維力培養之間的內在關聯,這也導致學生思維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學生認知與體驗不夠深入。
當前一些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組織方法較為單一,只是強調基本的指導要求,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感知不夠深入,在具體學習過程中體驗與認知不深刻,最終導致學生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提升。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自身的定位不夠清晰,以說教為主要授課形式,只對語文知識進行講解和分析,而忽略了學生的自主反饋,并且教學活動設計創新不足,對學生成長過程缺乏關注,種種因素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受到影響。在單一化的教學手段影響下,學生很難在學習中強化思維力,最終導致學生思維發展受到限制。
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對語文教學的資源開發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許多教師只是從基本的指導要求著手對學生進行指導,而忽略了生活化教學素材的多元拓展,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知識本身是豐富自身學習體驗和生活經驗的重要動力。在語文教學生活化不明顯的情況下,學生思維發展同樣容易受到限制,學生很難基于現實生活經驗,提高解決語文學習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容易導致學生在語文知識探索中,知識應用水平受到較大限制。面對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之間協同關聯不夠緊密的情況,學生語文學習體驗與認知同樣容易受到影響,對生活化教學元素利用挖掘不深入,這樣學生學習能力容易受到限制。在看待問題時,學生的認知與體驗不清晰,極大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升。
評價管理機制結構與小學語文教學實施效果息息相關,評價實施狀況直接關系到了學生的認知水平,但是目前關于評價體系的建設仍然有待優化,許多教師只是從基本的評價管理要求出發對學生指導,而忽略了對評價的多元探索與創新,這樣,評價活動的具體實施難以達到預期的評價推進效果,和預期目標存在差距,這對語文教學質量產生了一定阻礙。在科學評價育人價值無法得到進一步實現的情況下,學生學習能力容易受到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難以取得預期效果。面對評價標準與思維力培養相脫節的情況,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體驗認知不深入,看待問題不深刻,自我認識不清晰。
設計教學目標是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依據,在語文教學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教師應當考慮到培養學生思維力的重要作用,并且在關注學生思維發展規律的情況下,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使得目標設計具有更強的育人導向價值。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力的目標設計需要與具體教學內容相適應,同時,也要將培養學生思維力作為開展教學的整體目標。在把握好學生基本學習需求的情況下,給予學生更加充分的支持。在體現學生成長特點的情況下,讓學生學習狀態得到進一步轉變。實際上,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基于明確的目標方向,才能有效解決遇到的難題。在開展語文教學改革各項工作時,教師需要將思維力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方向,從培養思維力的視角著手,開展適合學生的指導和管理,并且在思維品質方面,真正做好教學目標的分解。不同成長環境下,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認知不同,在語文學習方面的體驗也更不一樣,教師同樣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培養學生思維力的目標作出適當調整,真正體現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并且開展相對應的指導,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位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充分關注學生的思維力,學生的發展需求是優化與創新教學手段的關鍵,教師應當重視對思維力的重要價值和特點的培養。在開展各項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手段和方法。在開展對學生的指導活動時,教師真正強調思維力培養本身的核心價值,并且在具體的活動實施以及教學管理方面提出較高要求,讓學生思維體驗更加深入,為有效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語文教學改革奠定堅實基礎。推進教學方法的創新優化,需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思想觀念碰撞,能夠從學生合作探究的視角出發,選擇恰當的互動形式。在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思考。通過小組合作帶來的深層次思維體驗,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且促進學生思維狀態的及時調整。在良好的思維力培養環境下,幫助學生適應學習環境變化,在互動討論中,實現思想觀念的深層次碰撞與交流。教師還應考慮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境管理,根據學生基本學習狀況對情境做好還原,能夠在體現基本語文知識的同時,對思維力提出較高要求,使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思維認知與體驗更加成熟。除了強調利用傳統教學工具之外,也應關注信息化教學的新嘗試,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語文課堂,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獨立思考,并且在關注學生反饋的情況下,做好教學手段創新,以保障學生學習過程中思維力的進一步提升。
緊密聯系現實生活是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的關鍵。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生活化教學的全面實現,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做好對學生的科學管理。在了解學生基本生活經驗的情況下,真正帶給學生深層次的啟發,以生活化教學為基本導向,促進學生思維體驗的不斷成熟。為了全面突出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力的重要價值,教師還應考慮對生活經驗的不斷總結,能夠將基本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現象呈現在學生面前,并且從生活化教學改革的視角著手,對相關生活元素的呈現方式作出調整,真正利用信息技術呈現多元化的教學素材,讓圖片和視頻等形式的材料成為學生理解語文知識的動力。
此外,教師還應考慮到生活化教學環境下,學生自身的學習體驗與感知,能夠在貼近生活的場景中對學生提出課外實踐的要求,鼓勵學生通過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對語文知識的進一步認知理解,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進一步實現生活化教學應有的效果,讓良好的生活化教學管理成為學生思維品質得到進一步強化的關鍵。
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的評價標準和評價實施方法直接影響到了小學生的自我認知,在關于思維力的評價體系建設中,需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思維發展規律以及成長。教師需要從思維力鍛煉的視角出發,將學生思維發展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但是應考慮到教學評價體系建設本身的重要價值,并且在關注學生基本學習規律的情況下,指導學生主動積極解決問題,從基本的評價管理視角出發,將學生思維力培養活動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有所收獲,并且在不斷提高思維認知的情況下,實現個性成長。
科學評價活動的實施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在語文教學各項活動中能夠將學生語文學習的基本狀況和實際學習特點相結合,并且在全面感知學生語文學習規律的情況下,對評價活動的具體推進作出新嘗試,無論是對評價實施方法的創新,還是對評價實施標準的建構,這些都應體現出學生基本的思維特點。在教師的積極影響下,小學生語文學習體驗更加深入,思維品質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力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有效提高語文課程整體教學質量的前提基礎。在尊重學生客觀認知規律,做好對學生思維品質全面培養的情況下,語文課程能夠成為學生個性成長的平臺,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成長中保持較強的思維品質,并且提高語文教學應有的育人價值。結合語文教學的重要價值和特點,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新嘗試也要落到實處,從基本的語文教學需求著手,對指導活動做出新嘗試,真正圍繞思維力的發育需求做好語文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