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彬 李 鵬 楊雪亮
(山東能源集團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30)
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內部的建設工程逐漸增多,但由于城市內部環境復雜,受空間、環境制約,傳統施工方法難以滿足施工需要[1-2]。逆作法先進行臨時柱施工,在進行上部水平結構施工,與圍護結構形成共同承擔土壓力的支撐體系,再將臨時柱通過混凝土澆筑形成永久柱。由于施工中基坑不裸露,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且可以上下部同時施工,施工速度快,因此,在城市中施工場地較為狹小、周邊環境復雜的工程中,逆作法逐漸被應用[3-5]。
逆作法在施工中,首層和下層樓板作為施工期間的水平支護結構,受到的荷載較大,因此鋼筋多、梁柱節點復雜,由于臨時柱在之后將被作為結構柱,承受將梁板所受荷載傳遞到基礎的重要作用,所以梁柱節點施工是逆作法施工中的重要部分[6-7]。因此,本文以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工程項目為背景,對復雜勁性混凝土梁柱節點施工提出優化方案,以期為后續類似項目提供參考。
某商業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為6051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24598㎡,地下建筑面積為35917㎡,地下共3 層,地上為24 層,兩棟主樓及配套用房,屋面標高為72.8m。該項目采用框架結構,多數柱采用勁性混凝土,基礎采用樁基、筏板基礎,工程樁為混凝土灌注樁。由于該項目位于市區繁華階段,施工場地狹小,周邊環境復雜,因此采用逆作法進行施工時,型鋼柱作為逆作法的臨時支撐柱,通過導向架插入灌注樁匯總,結構柱尺寸為900mm×1200mm、1200mm×1200mm兩種,如圖1所示。

圖1 型鋼混凝土柱類型
(1)逆作法施工時型鋼柱作為臨時支撐使用,逆作結束后型鋼柱通過混凝土包裹形成結構柱,結構柱中型鋼所占比重較大,鋼筋安裝時梁筋難以錨固、穿過,無法進行梁筋安裝[8-9]。
(2)部分框架梁梁筋較多,包括上部鋼筋、下部鋼筋、架立筋、抗扭鋼筋等,鋼筋密集、鋼筋連接困難、施工難度大,通過在型鋼板腹開孔的方式將造成型鋼截面尺寸變小,影響型鋼柱的承載力。
(3)由于逆作法先澆筑梁板后澆筑柱,在結構柱混凝土澆筑時梁板已澆筑,混凝土難以通過已施工的梁板進行澆筑振搗,導致混凝土質量出現問題。
項目主要采用勁性混凝土結構,型鋼柱作為臨時柱支撐,在梁柱節點施工時,型鋼柱腹部為實心,梁筋無法貫穿,當框架梁的鋼筋較多時,在型鋼上開孔過多容易造成型鋼截面面積變小,引起質量問題。因此,在梁柱節點施工時,以減少開孔或不開孔的原則進行處理[10-12]。本文針對不同尺寸的結構柱采用不同的節點處理方式,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提高施工效率。
針對尺寸為900mm×1200mm的結構柱僅與一根梁的兩跨相連的情況,結構梁截面較小,梁筋相對較少,采用鉆孔連接。鉆孔連接就是在型鋼板腹區域定位開孔,將梁筋穿過型鋼,鋼筋安裝完畢后將孔洞用滿焊填充,如圖2所示。型鋼板腹開孔直徑不得過大,應略大于鋼筋直徑且不超過10mm,孔洞大小與鋼筋直徑的相互關系宜選用表1 所示數據。該種方式施工快速、方便,但僅限于型鋼板腹穿過鋼筋少、梁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數量≤5根的情況。

表1 開孔直徑

圖2 鉆孔連接處理
針對尺寸為900mm×1200mm的結構柱僅與一根梁的兩跨相連但梁筋較多、梁柱節點鋼筋較多的情況,采用焊接附加鋼板的方法進行連接,如圖3所示。附加板焊接就是在梁受力筋與型鋼連接范圍內焊接一塊附加鋼板,將附加鋼板焊接在型鋼柱上,再將梁受力筋與附加板焊接,使二者連成整體,附加鋼板選擇角鋼,角鋼翼緣寬度不小于50mm,焊接式將梁受力筋擱置在角鋼側翼上,鋼筋根部與角鋼焊接,端部50mm 范圍內與角鋼翼緣焊接,加大鋼筋與型鋼柱的接觸面積[13]。與鉆孔連接類似,但焊接質量要求嚴格,附加鋼板焊接完成后,應對焊接質量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圖3 附加鋼板焊接
900mm×1200mm結構柱與之連接的框架梁截面相對較小,采用加腋方式對梁柱節點進行處理,以擴大梁柱交接部位的接觸面積,從而將鋼筋進行避讓連接,如圖4所示。通過加腋的方式,框架梁角筋、腰筋均可繞過型鋼柱從柱側面通過,上部鋼筋與下部鋼筋通過在型鋼柱上開孔穿過,開孔大小應略寬于鋼筋直徑,鋼筋安裝完成后,將開孔處滿焊填充,以保證型鋼截面尺寸[14-15]。其中,加腋區域寬度不小于150mm,以寬長比不小于1:6 確定加腋長度,即長度為900mm,同時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不低于30mm,當保護層厚度不滿足相關規范要求時,可進行并筋處理。該方式既能保證梁柱鋼筋安裝完整,同時對型鋼柱破壞較小,不影響型鋼柱的承載力。

圖4 梁柱節點加腋處理
對于1200mm×1200mm 結構柱,截面尺寸較大,柱四邊均有型鋼板,與之相連的框架梁鋼筋密集,通過開孔處理或加設附加鋼板均難以保證施工質量,通過梁柱加腋也難以穿過型鋼柱進行連接。因此,針對規格尺寸較大、鋼筋連接復雜的梁柱節點,采用焊接加勁板和鋼筋接駁器進行連接,如圖5所示。
首先,在框架梁上下部受力筋內側焊接厚度≥25mm 的加勁板,加勁板應定位準確,加勁板焊接完成后對梁筋進行定位,在加勁板上做好定位標記,將鋼筋接駁器焊接加勁板上,再將梁筋擰入到鋼筋接駁器中,最后進行梁筋的搭接、綁扎。鋼筋接駁器擰入時應保證鋼筋表面清潔無雜物,擰入深度和扭矩應根據規范確定,且不得超擰,鋼筋接駁器與加勁板焊接應滿焊,焊縫外觀無缺陷,焊縫高度不小于8mm。該措施施工較為復雜,加勁板、鋼筋接駁器焊接位置定位難,但梁柱節點的整體性較好,能夠保證節點處具有較好的承載力。
由于逆作法施工先澆筑梁板,梁板澆筑完畢后再進行結構柱施工,導致梁柱交接點施工完成后,結構柱混凝土澆筑困難。因此,在結構板施工時,靠近結構柱處應預留直徑150mm的澆筑口,同時在梁底下部、結構柱模板上部留出澆筑口,澆筑時直接從上一層結構板處進行澆筑振搗。澆筑前為避免骨料下沉堆積,可在結構柱下部設置注漿口,預鋪300mm高、與混凝土同強度的水泥砂漿?;炷翍诒WC強度的情況下調整配合比,選用流動性較好的自密實混凝土。
由于逆作法梁柱不同時澆筑,結構柱上部和根部均存在施工縫。當結構柱為邊柱、角柱時,應對施工縫處進行鑿毛清理,施工縫處應設置止水鋼板,止水鋼板寬度至少300mm,并在施工縫內部設置膨脹止水膠帶。
該項目采用逆作法施工,對于不同梁柱節點情況提出四種優化措施,在滿足施工質量要求的同時做到了針對性處理,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通過鋼筋掃描儀和超聲波檢測等措施對梁柱節點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均滿足施工質量要求。
(2)針對結構柱與框架梁鋼筋不密集的節點,采用施工簡單的鉆孔連接和附加鋼板焊接,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相較于采用加勁板加鋼筋接駁器的處理措施,節省工期將近1個月。
(3)通過對梁柱節點進行加腋處理、焊接加勁板并用鋼筋接駁器進行節點處理的方式,有效保證了復雜情況下梁柱節點鋼筋安裝的施工質量。
(4)通過在結構板預留澆筑孔,框架梁下、結構柱頂預留澆料口,底部鋪設素漿的混凝土澆筑方式,有效解決了結構柱澆筑困難、容易發生質量通病的問題。
綜上所述,勁性混凝土梁柱節點處理一直是逆作法施工中的難點,為解決這一問題,以某商業中心項目為例,對該項目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采取了四種逆作法下勁性混凝土梁柱節點的優化措施,具體如下:針對梁柱交接部位鋼筋情況不復雜的情況,可采用鉆孔連接及附加鋼板焊接的方法;針對梁截面尺寸小于結構柱截面尺寸超過150mm的情況,可采用加腋方式處理;針對梁柱節點鋼筋連接復雜的情況,采用加勁板加剛進接駁器的方式固定鋼筋;在梁柱節點鋼筋優化的同時,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以上措施經該項目實際驗證,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良好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