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
短視頻不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傳播人類文明的媒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行業的不斷發展,在新一輪的媒體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涌入短視頻這個新的戰場。在短視頻平臺的興起下,社交平臺已經改變了人們表達和傳播的方式。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通過短視頻來獲取信息,微信逐漸成為網民們的主要交流軟件。近兩年,短視頻 App火了之后,很多商家和企業都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了自己的短視頻。對于品牌商來說,短視頻已經不是做不做的問題了,而是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通過短視頻宣傳產品,可以拉近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刺激消費,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購物方式。
短視頻在農村發展的背景
隨著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產業邊界日益模糊,跨界融合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升級的大趨勢。新媒體技術是指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媒體具有先天的技術優勢和信息服務功能,是實現網絡經濟與傳媒產業對接的最佳選擇。以抖音、微信、微博等網絡媒體平臺為例,這部分網絡平臺已成為新媒體產業中的主要代表。這些網絡平臺不僅用戶數量巨大、內容多種多樣、行為活躍,而且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域發展。據統計,網絡音視頻作為網絡流量最大的應用領域,占總流量的70%以上。其中短視頻用戶占主流,用戶數量已超過8億。網絡新聞用戶規模為7.25億,占網民整體的77.1%,其中短視頻已成為新聞報道新媒體選擇、電商平臺新標配。
近幾年來,除了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外,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也在迅速崛起。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短視頻、直播、電商三大平臺的結合,使得網絡經濟的商業模式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短視頻平臺以抖音、快手等為代表,成為用戶使用最多的網絡直播平臺。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大視頻網站和視頻軟件的普及,網絡短視頻的商業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短視頻以短時間、低成本、極具吸引力等優勢吸引了大量用戶,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件也會通過數據分析,將用戶感興趣的視頻推薦給用戶。長此以往,短視頻在平臺上的傳播速度會越來越快,用戶對短視頻的滿意度也會越來越高。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短視頻和直播這兩種新興傳播方式在近幾年發展迅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隨著網絡覆蓋率的提高和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網上購物和網絡直播逐漸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網絡直播的模式。同時,因為直播內容的原因,需要用戶沉浸式地觀看,比如美妝直播、游戲直播等,而短視頻則更短,速度更快,更適合現在的生活。隨著直播平臺的不斷增多,主播的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比如游戲直播、愛情直播、美妝直播、美食直播等,五花八門的直播形式滿足了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豐富的內容增強了用戶黏性。
短視頻行業興起的要素
新農村電商是指依托于移動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新型農村產業,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將農產品銷售給消費者,并從消費者手中獲得相應的利潤。新農村電商是一種以城鄉互動為基礎,以農村產業融合為特色,以滿足農民生活消費需求為目的,實現農村產品和服務與城市產品和服務有效對接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短視頻是由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興起的一種新型網絡傳播方式。短視頻具有傳播快、受眾廣、互動性強等特點,能充分滿足受眾的需求。短視頻平臺還具有社交屬性,能夠將用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群體,進而促進新農村電商的發展。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短視頻已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內容傳播形式之一,而新農村電商作為短視頻內容傳播的重要領域,在短視頻內容傳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實上,短視頻的火爆還有很多社會因素、市場因素和技術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一,在政府監管和行業轉型的推動下,直播行業逐漸步入正軌,資本市場更加冷靜,融資節奏進一步放緩,行業門檻也隨之提高。第二,直播平臺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游戲直播、語音直播等細分領域的發展勢頭強勁,尤其是游戲直播、語音直播等。第三,直播市場發展迅速,淘寶直播、聚美直播、京東直播等各種電商直播平臺層出不窮。第四,直播電商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技術創新成為推動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目前移動視頻市場中,短視頻的競爭是最激烈的,直播市場的競爭離不開短視頻,也離不開社交市場。但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短視頻平臺作為連接用戶的平臺,應該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短視頻對農村電商的促進作用
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鄉村企業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了新常態,農村經濟發展處于重要戰略地位,同時農村產品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價格也在不斷提高,大宗農產品的價格普遍高于國際農產品的價格,給農村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帶動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彌補傳統貿易方式的不足,實現信息透明化,降低農產品的產銷渠道成本,提高農民的收入。尤其是農村電商的興起,為農產品網上銷售搭建了平臺,通過第三方平臺、獨立的農產品電商平臺或媒體平臺,為農產品經銷商(企業和農戶)解決農產品銷售中的難題。農村電子商務能夠將農產品供給端與消費者需求端的整體聯系起來,從而使農村生產的農產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對鄉村振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新形式成為農民銷售的新模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上行能力,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同時也提高了農產品上行的市場容量。隨著直銷模式的不斷推廣,農民的經濟收入得到了保障和提高。同時,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電商已成為農村發展的新動力,2018年全國農村網購交易額達到1.37萬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305億元,農村電商在全國范圍內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新農人短視頻拍攝與直播電商為農業帶來了新的商機,政府和電商平臺也在積極鼓勵農戶加入短視頻領域。互聯網+農業的發展,使我國農業的發展更加成熟和完善,為傳統產業的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
短視頻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利用時下最火的短視頻,拍攝家鄉的地理、風土人情、特產等,讓更多的人了解家鄉、了解家鄉的特產。從內容上來看,這些短視頻可分為兩類。一是經貿類,二是文化類。美食類短視頻在內容上比其他短視頻更吸引人,比如內容更有故事性、畫面更美、視頻內容更有創意等。而這種類型主要是以餐飲為主要內容,以生態休閑觀光為主要形式。通過拍攝日常生活中的茶葉、烹飪等細節,向觀眾展現了農村生活、飲食文化、服飾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中國文化,沒有任何關于中國文化的解說和夸耀,也沒有強勢話語的文化植入。
田園生活類短視頻的創作者旨在營造出一種與現代性相反的擬態空間,將傳統手工作品放大后的制作過程變成了一種有效的文化符號,給觀眾一種懷舊的心理體驗,讓他們獲得心靈的放松。這類作品通常包含田園生活圖景、鄉土文化或農村經濟,如農業經濟、村落文化、民間傳說、家族意識等。如《田園生活》視頻創作者秋石在視頻中介紹了中國四大名陶紫陶的制作過程,如純手工制作而成的《仿古龜蓋龍柄鴛鴦提梁壺》《葫蘆壺》《桃壺》等。短視頻雖然短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卻是一種新的視覺藝術。短視頻的長處在于其“短”,其魅力在于其“精”,其價值在于其“新”。視頻制作者必須提高視頻質量,優化視頻內容,學會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抓住短視頻的熱度,在龐大的媒體群中脫穎而出。無論是圖文時代、短視頻時代還是直播時代,優質內容永遠是稀缺的。一般而言,優秀的短視頻節目必須符合“小中見大,平中見奇,見微知著,時短意長”的要求。優秀的短視頻總是時間有限,意義無限;體量不大,能量不小;結構簡約而不簡單;敘述簡潔而不簡單。一般來說,高質量、創意新穎、特效酷炫、實用價值高的內容都能火起來。短視頻可以而且應當追求趣味,但是追求的是風趣、樂趣、意趣和妙趣,絕不追求任何低級趣味。
短視頻帶給農村電商的機遇和挑戰
從總體來看,我國農村電商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基礎設施、市場主體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如:農村物流體系不完善,物流成本高;農民自身素質較低,缺乏專業人才;缺乏品牌意識,產品質量難以保障;信息基礎設施薄弱,網絡覆蓋面小等。隨著新農村電商的發展和短視頻的興起,這一問題越來越凸顯。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媒介,在新農村電商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方面,短視頻可以為新農村電商帶來流量和用戶,為其帶來了良好的口碑和聲譽。另一方面,短視頻可以帶動新農村電商產業的發展。目前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短視頻平臺創業,這為農村電商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為了讓農村電商走得更遠、更好,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應該結合當前短視頻發展現狀及特點,從政府、平臺、企業三個方面制定相應對策。
新媒體的發展促進了鄉村發展,推動了鄉村的振興。但新媒體業也面臨著現階段發展瓶頸,制約著我國鄉村發展。我國鄉村振興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于鄉村產業發展的不足,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但通過網絡平臺的推廣,解決了部分偏遠地區產業發展不能及時有效利用信息的問題。互聯網平臺不僅滿足了信息需求,也為鄉村居民創造了一種便利的生活環境和參與交流的機會。例如在抖音平臺上,有大量農民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農產品銷售信息。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對廣大農村地區產生了積極作用,也帶來了諸多困難及問題,如:產品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以“網紅”為代表的“網絡直播”是數字鄉村發展模式中頗具潛力的一種產業類型,其通過短視頻平臺宣傳推廣當地農產品,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鄉村振興還需要更多相關產業帶動經濟增長。因此,政府應該從國家層面積極引導相關產業做大做強進行帶動性開發利用,不斷提升鄉村地區的經濟質量和產業競爭力。
新媒體為農村發展注入新活力、注入新動力。農村新媒體的發展將成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發展戰略中不可缺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制訂詳細可行的鄉村振興規劃、計劃等文件,將新媒體納入規劃之中。另一方面,新媒體平臺應提高服務水平。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新技術、新平臺不斷被運用到農業生產中,給農民帶來更多經濟收入,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同時,新媒體也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便利條件。而鄉村振興是新媒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應更好地利用“互聯網+”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隨著互聯網技術進一步加速滲透,鄉村振興將得到全面發展。在新媒體快速發展背景下,新媒體應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貢獻力量。
作者簡介:
楊浩,男,山東濟南人,煙臺科技學院攝影專業負責人,國家高級攝影師,全國信息化項目工程師——無人機航拍(高級),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員,出版著作3部,參編教材1部,發表論文5篇,主持參與省、市級課題多項,獲省、市級以上獎項十余項。作者單位:煙臺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