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身心成長迅速,面臨諸多挑戰。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數學教師應該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本文將介紹構建初中數學新課堂的原則和策略,提高數學課堂效果,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以生為本的原則
教師要采用以生為本的原則優化數學課堂,根據初中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能力特征構建新課堂。以生為本的原則也體現了新課程改革思想對于課堂教學的指引,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2.實踐性的原則
在初中數學課堂的知識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秉承實踐性的原則,即讓學生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不同問題。學生在利用數學知識實踐探索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成效,培養科學的思維意識,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延展性的原則
數學課堂中所教學的知識內容需要教師通過延伸和拓展來豐富學生的視野,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數學知識,進而提升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
1.融合生活元素,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教師應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并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將學習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的作用與價值。通過融合生活元素,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的角度進行學習和思考,從而將目光從書本轉移到實際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實際應用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從生活中選取不同類型的案例。通過這些案例幫助學生完成相關數學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從而提高數學學習質量和效果。最終,學生將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深刻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例如:教師以“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為題,讓學生了解數學,并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不同的長方體形狀的紙盒包裝,如牙膏盒、餅干盒、肥皂盒等為出發點。首先教師讓學生觀察并收集一些長方體紙盒包裝。隨后,讓學生為生活中的常見物品設計出新的長方體形狀包裝。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長方體形狀的紙盒包裝的優勢,如在給球類設計包裝時使用長方體包裝盒,可以減少球類物品容易滾動的問題,方便運輸。
2.構建多元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主要推動力。良好的學習興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端正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知識學習。教師通過構建多元化課堂,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了解所學內容,使學習過程不再枯燥乏味,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應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核心知識點,并采用如微課視頻、情境創設、評價討論等不同方式突出重點,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從多角度理解知識,還能拓寬學生視野,培養發散性思維。其次,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為學生設計由易到難的學習流程,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識,為后續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例如:在相交線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燈光秀,讓學生了解相交線。利用微課視頻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在黑暗的環境中不同顏色的燈光相交在一起所呈現出的視覺效果,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合理利用相交線完成舞臺燈光設計”,以筆和紙模擬相交線的舞臺燈光秀設計。不同顏色的筆代表不同的燈光,紙張代表舞臺。借此,通過微課視頻、創設情境等多元化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相交線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3.融合鼓勵教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良好的心理環境能夠讓學生保持優質的精神狀態,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從而為后續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鼓勵教育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促進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可學生的進步,肯定學生的努力和表現,使學生的內心得到滿足,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首先,教師應根據鼓勵教育的目標來制定一些“獎項”,如進步獎、冠軍獎等。同時,教師應細心觀察學生的日常表現,系統收集學生數據,如課堂參與度、考試成績等。當學生有進步或付出努力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正面反饋與鼓勵,這種鼓勵教育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主動深入探究學習內容,還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從而有效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為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做好準備。
例如:初中數學新課堂中,評價方式主要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學生自評是引導學生自主評價自己在數學課堂中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取得了怎樣的進步。學生互評是互相評價不同學生的表現,吸取學習經驗。教師評價是教師針對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計算基礎的提升情況、難點知識的突破情況、延展內容的拓展情況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如“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列式”“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實際問題解決和實際知識利用”等相關方面的學習情況進行精準有效評價,并實施鼓勵。另外,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知識延展情況的評價,指引學生通過網絡查詢、書籍閱讀等不同方式,對數學知識進行拓展。教師及時關注學生的知識延展情況,評價學生的拓展思維,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實踐,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
初中數學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需求,構建初中數學新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有效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同時維護其身心健康,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