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盡美,原名王瑞俊,字灼齋,山東省莒縣枳溝鎮北杏村(今屬濰坊諸城市)人,山東黨組織創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
1898年6月,王盡美出生于一個佃農家庭。1918年,王盡美考取了位于濟南的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的風潮波及全國,王盡美被推舉為山東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之一,領導開展學生運動。1920年3月,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后,王盡美被發展為外埠會員。同年11月,他與鄧恩銘等人發起成立勵新學會,出版《勵新》半月刊,積極研究宣傳新思想、新文化。
1921年春,王盡美、鄧恩銘發起創建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還有王翔千、王象午等。同年7月,他和鄧恩銘代表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并把名字改為王盡美,意為“盡善盡美唯解放”,抒發了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獻身的信念。會后任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分部主任。
為了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1921年5月,王盡美等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組織了濟南勞動周刊社,在濟南《大東日報》副刊上創辦了《濟南勞動周刊》,是中國共產黨組織創辦最早的報刊之一。此后,他奔走于濟南、青島、淄博及津浦、膠濟線兩側的許多廠礦、學校,探索和傳播革命思想。在此期間,他參與主辦了《晨鐘報》《現代青年》《十日》等報刊。在辦報過程中,王盡美日以繼夜,撰稿、編輯編排,有時甚至還要自己上街賣報。他的文章論理正確深刻,文筆生動清新,深刻地揭露了黑暗勢力的各種罪行及其偽善面目,有力地喚醒了沉睡的人民群眾,極大地鼓舞了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同反動派進行殊死斗爭的勇氣,使他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4年10月,王盡美不幸染上了肺結核病。1924年12月,因連日演講,勞累過度,王盡美吐血暈倒。1925年8月19日,因長期積勞成疾,王盡美在青島病逝。
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毛澤東在青島視察工作時,特意向山東黨的負責同志講起王盡美說:“你們山東有個王盡美,是個好同志。”1961年,董必武乘列車經過山東時感慨萬千,寫下一首《憶王盡美同志》:“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舟泛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
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一代志士王盡美在齊魯大地上用青春和熱血傳播了先進的共產主義思想,為尚在革命征程中摸索的人們,點亮了一盞指路明燈。 2009年9月,王盡美被評選為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編輯/馬宇琪
Wang Jinmei: A Pioneer in Spreading Communist Ideas
Wang Jinmei, formerly known as Wang Ruijun and courtesy name Zhuozhai, was a native of Beixing Village, Zhigou Town, Juxian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todays Zhucheng City), one of the founders of Shandong Party Organization and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rst CPC national con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