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濤
中圖分類號:S436.631.1+1文獻標識碼:B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4.01.019
葡萄氣灼病也叫縮果病,是因為在葡萄生長季節出現特殊氣候而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其發病機理是由于特殊氣候條件而導致葡萄樹體水分供應失調,近年來隨著葡萄栽培面積的擴大和特殊氣候的頻繁出現,氣灼病普遍發生,個別年份發病非常嚴重,尤其是套袋的鮮食葡萄,如果在果實套袋后出現氣灼病,會給果農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在生產上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1 危害癥狀
葡萄氣灼病主要發生在葡萄幼果期,一般從落花后30 d開始發病,至果實轉色期結束,果穗封穗前是發病高峰。
發病初期在果實表面表現為淺褐色小斑點,伴隨出現失水萎蔫的癥狀,類似于開水燙一般,病斑面積迅速擴大或增多,發病突然且發病速度快(有資料介紹,氣灼病從發病到病斑形成只需2 h),發病部位沒有規律性,在果粒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出現病斑,發病嚴重的果粒上可出現幾個病斑,導致整個果粒失水干枯,形成干果,發病不嚴重的在果實表面形成干疤(枯死斑)。整個果穗會出現數量不一的受害果粒,嚴重影響果穗的完整性,降低葡萄的商品價值。
2 發生規律
葡萄氣灼病由于是特殊的氣候條件導致的葡萄水分生理失調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所以不具有傳染性。該病害發病后沒有治療方法,只能前期預防。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品種、田間操作等都有可能引起氣灼病的發生,需要加強田間綜合管理才能預防此類病害的發生。
2.1 氣候條件 天氣出現連續陰雨,田間土壤處于積水狀態或雖然土壤沒有明顯的積水但是土壤處于水分飽和狀態,葡萄根系處于浸泡狀態,無法正常吸收水分,樹體處于一種相對的缺水狀態,此時如果天氣突然變晴,氣溫突然升高,葉片的蒸騰作用驟然加大,致使樹體內的水分相對過度蒸發,樹體處于缺水狀態,造成水分失調,從而引起果實的失水,導致氣灼病的發生。
2.2 根系狀態 生長季節偏施氮肥,架面枝條徒長,副梢修剪不及時,導致架面郁閉,或者根系上年度遭受到肥害,根系生長受阻,以上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根系生長發育不良或葉片蒸騰水分過多,引起樹體水分失調,導致葡萄氣灼病的發生。
2.3 品種差異 不同品種之間,根系發育程度(是否發達)和果皮的厚度存在差異,根系發達程度直接影響地下水分的吸收,果皮的薄厚和保水性能也直接影響氣灼病的發病程度。通過田間調查發現,紅地球、瑪瑙(馬奶)、美人指等品種氣灼病發病嚴重。
2.4 田間作業 在葡萄氣灼病發病季節,應該盡量避免早晨和中午高溫時段前進行副梢處理、疏果穗、疏果粒等造成傷口的田間操作,因為在高溫時段植株傷口容易造成水分的過度流失,會加重葡萄氣灼病的發生,建議在下午氣溫降低后進行上述田間操作。
2.5 土壤因素 土壤粘重、地勢比較低洼容易積水、有機質含量低的土壤,這些因素均容易導致土壤的透氣性降低,從而加重葡萄氣灼病的發生,生產上一切能夠提高土壤通透性的措施,都可以減輕葡萄氣灼病的發生。
2.6 田間灌溉 高溫季節葡萄樹體水分蒸發量較大,需要及時補充樹體水分供應,如果在中午高溫時段用地下水進行大水漫灌的話,會導致根系周圍的土壤溫度降低,影響根系對水分的吸收,很容易導致氣灼病的發生。
2.7 高溫季節田間施肥 在氣灼病容易發生的高溫季節田間施肥(化學肥料),如果施肥量過大或者施肥范圍過于集中,會導致根系周圍肥料濃度過高,影響根系生長發育和對水分的吸收,造成根系吸水困難,容易引起或加重氣灼病的發生。
3 預防方法
3.1 培育健壯的葡萄根系 只有健壯發達的根系,才能正常的進行水分吸收和傳導,才能供應植物體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葡萄定植時進行定植溝土壤的改良,客土回填,為今后根系健壯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每年秋季要開溝增施有機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的通透性,確保根系健壯生長;合理限制產量,保持樹勢中庸健壯,切勿使樹勢偏弱;科學進行地上和地下部分病蟲害防治工作,保證葉片、根系生長正常,既為根系的健壯生長提供充足的有機養分,又為枝條、葉片和果實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無機營養;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施肥,誘導根系越長越深,越長越遠,提高根系的抗逆性,千萬不要出現根系上浮現象,否則根系的抗逆性大大減弱。
3.2 保證葡萄樹體正常水分供應 葡萄封穗前是氣灼病的高發時期,此時既要保證樹體不能缺水,又要保證土壤不能積水,采用新型的節水灌溉方式(如滴灌、小管出流等)是最佳的灌水方案,對葡萄樹適度灌水,保證正常的水分供應;如果采用大水漫灌,在傍晚或晚上進行灌溉,切勿在中午高溫階段灌溉,同時要注意灌水量不宜過大。
3.3 科學進行病蟲害防治,確保水分正常傳導 如果枝條和穗軸出現病害(如穗軸褐枯病、灰霉病及霜霉病等),會直接阻礙根系吸收的水分向果粒正常傳導,所以在開花前至封穗期要進行科學規范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枝條和果穗正常生長,可降低葡萄氣灼病的發生。
3.4 保證正常的根系功能 果園的日常管理中,避免果園雨后長時間積水,及時中耕除草,確保表層土壤疏松,增強土壤的透氣性,讓葡萄的根系正常呼吸,才能確保根系正常的吸水功能,可避免和減少葡萄氣灼病的發生。
3.5 保證樹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協調 合理控制葡萄產量,合理控制新梢(含副梢)的數量和長度,及時進行副梢摘心,保持合理的葉幕厚度,可有效降低地上部的蒸騰強度,避免植物體內水分的過度蒸發,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協調平衡,均可有效降低葡萄氣灼病的發生程度。
3.6 密切關注天氣預報,盡量避免果穗套袋后出現降雨 對葡萄果穗進行套袋,即可提高葡萄果實的商品價值,又可降低果實病害的發生,減少用藥成本,避免果實農藥污染,現已成為鮮食葡萄生產上普遍采用的栽培措施,通過田間生產發現,葡萄套袋后如果出現高強度的降雨氣灼病發病嚴重,可能與套袋后改變了果穗的生長環境有關,因此,在葡萄套袋前一定關注天氣預報,如果預報有降雨天氣,可推遲套袋時間,待降雨天氣過后,對發生氣灼病的果粒進行人工剔除,再進行果穗套袋,確保葡萄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