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燕霞



摘? ?要:以素養為導向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注重對大單元內容整體思考,注重前后知識的整合,更好地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領會從統一和整體的視角展開單元數學知識的研究方法與路徑,促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大單元教學;數學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1 ](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以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根據學科特點對課程結構進行優化,關注知識主線,精心設計內容,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四大主線,分別是函數、幾何與代數、概率與統計、數學建模與數學探究活動,每個主線又由一些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數學單元知識構成.《課程標準》是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為大單元教學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大單元教學能夠實現《課程標準》的意圖和要求.
1? 高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1.1? 從高中數學學科特點的角度看
數學源于對現實世界的抽象,教學中大量抽象的數學概念,讓學生覺得單調、枯燥,不好理解,令很多學生望而卻步. 數學知識是前后緊密聯系的,假若某個概念沒真正掌握,那么將嚴重影響后面的數學學習.為了創設生動有趣又可以讓學生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大單元教學并把大單元教學落實到位.
1.2? 從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角度看
《課程標準》以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為目的,指出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在數學學習、應用數學的過程中按照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循序漸進地形成和發展的,具有連續性、階段性和螺旋式等特點[ 2 ].因此,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并弄清每一核心素養水平在教學中的具體要求. 設計時,應該站在知識的高位,整體地把握教材內容;不但要關注課時教學目標,也要關注單元教學目標和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中要注重數學本質、設計教學活動. 大單元教學是落實當前數學教學的重要保障,可以避免教師對一些教學內容產生膚淺和瑣碎的理解,可以把教學落實得更清楚、更完整,更好地讓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落地.
1.3? 從學科育人的角度看
過去的教學以傳授知識為主,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不但要傳授知識,更要學科育人;要培育科學精神、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教學由“怎么教”轉向“怎么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是從整體出發,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和開發,通過設計相關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努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的思維習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
2? 高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的實踐
為防止知識碎片化現象,大單元教學設計根據教材章節或者單元中不同的知識點,把一些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知識點綜合在一起設計,更加注重整體思考,重視前后知識的整合,完善知識結構.在關注知識與技能掌握的同時,更加注重數學本質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掌握,不但增加了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還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此,以下以“圓錐曲線”中“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2)”為例,談談核心素養導向下如何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
2.1? “圓錐曲線”單元教學要素設計案例[ 3 ]
2.1.1內容及其解析
(1)內容本質:圓錐曲線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板塊之一,在解析幾何知識體系中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和承前啟后的作用.數形結合思想及坐標法貫穿整個學習過程.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了“直線與圓的方程”后,再次經歷利用坐標法研究幾何問題的過程.運用坐標法研究圓錐曲線,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和掌握“以數解形”“以形助數”這一數形結合思想,也讓學生初步確立了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
(2)蘊含的思想和方法:數形結合、特殊與一般、轉化與化歸思想.坐標法是基本方法.
(3)知識的前后關系:首先是研究內容方面,是繼學生學習“直線與圓的方程”后,進一步對于解析幾何的研究;其次是研究方法方面,是進一步運用代數方法(坐標法)建立數與形的聯系.
(4)育人價值:整章注重用代數運算研究幾何圖形,讓學生感受運算與推理的完美融合.圓錐曲線與方程的對應關系,能引導學生進行細致、嚴謹的思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5)教學重點:圓錐曲線的定義及其標準方程、幾何性質;圓錐曲線的簡單應用.
2.1.2目標及其解析
(1)單元目標:通過大單元學習,幫助學生掌握三種圓錐曲線的概念、建立標準方程、認識幾何性質,了解橢圓、拋物線的簡單應用.
(2)目標解析:通過學習,運用類比方法幫助學生認識三種圓錐曲線的幾何特征,建立它們對應的標準方程;利用代數方法進一步研究它們的幾何性質;親歷從實際情境抽象出橢圓的過程;親歷數學中三種語言的相互轉化過程;感受類比方法學習一類知識的優勢;感悟數形結合思想的魅力,發展數學抽象能力素養.
2.1.3問題診斷
問題1:由橢圓的幾何特征得到方程后,如何化簡方程?是很多學生的一個難點.
問題2:利用坐標法求圓錐曲線的標準方程時,由于拋物線與前面所學兩種圓錐曲線在圖形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何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位置建系,得出簡潔、對稱的方程?
問題3:雙曲線漸近線的理解.
2.1.4課時安排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2課時;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1課時;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1課時;橢圓、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各2課時;拋物線的簡單幾何性質1課時;圓錐曲線的初步應用2課時.
2.2? 課時教學設計案例
2.2.1 課時教學內容
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2).
2.2.2課時教學目標
(1)繼續熟悉雙曲線的幾何性質;
(2)能對漸近線問題作必要的拓展;
(3)再次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線性質的基本方法.
2.2.3教學重點
雙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
2.2.4教學難點
(1)漸近線的理解;
(2)離心率與雙曲線形狀間的變化關系.
2.2.5教學過程設計
(1)知識梳理
(2)典例案例
設計意圖:借案例分析,幫助學生更深入領會實半軸a、虛半軸b、半焦距c、離心率e與雙曲線特有的漸近線之間的關系,掌握應用這些元素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的路徑,能靈活遷移到解決其他相關問題.
(3)學習評價
意在檢測學習情況,了解學生領會理解雙曲線的性質,掌握利用重要元素之間的關系解決具體問題的水平層面.
(4)歸納總結
本節課主要是運用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雙曲線的漸近線與焦距、離心率之間的聯系,雙曲線的點到漸近線的距離等,為后續拋物線的研究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體會利用方程研究曲線的幾何性質的特點.
2.2.6 目標測試設計
(1)課前測試:設計學生自主學習的報告單:復習簡單的幾何性質;
(2)課堂訓練:圍繞教學環節,策劃好課堂上的目標練習,檢測教學效果,及時反饋與評價;
(3)課后測評:命制好課時測評題組練習.
3? 大單元教學評價與反思
“四新”背景下倡導素養為本的教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是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保障.設計時,要整合、優化教學內容,整體設計“圓錐曲線”的大單元教學.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各種問題,慢慢引導學生,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完善過程;教學中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學中主要突出兩個方面:一是突出運用雙曲線的幾何性質剖析綜合問題的主線任務;二是典例分析,通過對典型問題的分析解決,幫助學生提升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
在教學設計及其實施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大單元教學與課時教學之間的“兼容”關系.大單元教學與課時教學是宏觀與微觀的關系,且各課時教學之間具有嚴謹的邏輯關系;大單元教學由幾個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課時教學組成,它體現了知識的完整結構.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3.
[2] 史寧中,王尚志.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1.
[3] 章建躍.《普通高中教科書·數學(人教A版)》單元——課時教學設計體例與要求[J]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旬),2019(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