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霞
摘 要: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建設情況是其服務能力的重要體現。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以及人們文化素質的顯著提升,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新的發展背景之下需要公共圖書館以承擔文化傳承為出發,依托當代讀者的實際需求不斷加強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以更好地支持和弘揚地方文化、傳承地方文化、創新地方文化。文章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文化傳承視野下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對策,希望通過研究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文化傳承;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途徑
中圖分類號:G253;G258文獻標識碼:A
公共圖書館作為地區重要的文化服務機構,保存和傳承了人類文明,在發展大眾服務過程中,必須承擔文化傳承的重要職責和神圣使命,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條件、環境、人才以及社會地位等多方面的優勢,加強文化傳播、文化弘揚和文化創新,以地方文化更好地推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文化自信、文化創新和文化發展,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但可以使中華數千年的文化得以凝聚和弘揚,還能夠為書香社會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切實提高大眾的文化素養和文化水平,增強大眾文化自信,為中華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提供有力的支持。圖書館作為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在文化傳承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滿足大眾的多樣化文化需求,為推動文化創新發揮公共圖書館應有的作用。
一、文化傳承概述
文化傳承是指將一個國家、民族或地區的文化成果、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傳承給后代,使之得以繼承、發展和繁榮。文化傳承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個方面。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建筑、遺址等物質文化遺存,如長城、故宮、秦始皇兵馬俑等,主要是通過保護和修復文物、遺址以及合理利用和開發旅游業等方式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一個國家、民族或地區世代相傳,并不斷發展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間文學、傳統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技藝以及風俗習慣等,主要是通過傳承人(民間藝人、手工藝人等)的傳承、教育和培訓以及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賽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等形式。文化傳承對于一個國家、民族或地區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因此,文化傳承被認為是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都應積極參與和支持。
二、文化傳承視野下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現實意義
1.有利于公共圖書館履行文化傳承職責
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平臺,肩負著保存文化遺產、傳播先進文化、推廣閱讀的重要職責。在文化傳承視野下,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公共圖書館是收集、整理、保存和傳播各種文化資源的重要機構,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使得圖書館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收集和保存本地區的文化遺產,為后世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圖書館整理和展示地方特色資源可以為讀者提供了解和傳承本地文化的機會,激發讀者對本地文化的興趣和認同感,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此外,公共圖書館通過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可以提供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服務,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特色資源的建設和推廣不僅有助于提高圖書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讀者前來學習和交流,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和影響力。
2.有利于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影響力
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其服務質量和影響力直接關系文化傳承的效果,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有利于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影響力。同時,地方特色資源建設能夠滿足讀者對地方文化需求的關注,為讀者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化的服務。圖書館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提高圖書館的使用率和影響力。此外,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還有助于公共圖書館與其他文化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圖書館通過與其他圖書館、文化機構的合作可以共享地方特色資源,進一步擴大其服務范圍和影響力,有助于促進文化傳承的深入開展,加大文化傳承的力度和廣度。
3.有利于促進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創新
首先,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有利于促進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民俗、風情和傳統,這些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圖書館收集、整理和展示地方特色資源能夠為讀者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使讀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賞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其次,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有助于推動文化創新。地方特色資源中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智慧和文化創造力,為文化創新提供了寶貴的素材和靈感。公共圖書館通過整理和數字化地方特色資源,可以將其轉化為創新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激發文化創意產業的活力,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最后,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還有助于加強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地方特色資源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圖書館的收藏和展示,可以有效傳承和傳播地域文化,提高公眾對地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也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和關注,促進地域文化的活躍交流和互動,進一步推動地域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4.有利于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首先,公共圖書館通過收集、整理和保存地方特色資源,為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提供豐富的歷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本地的發展優勢和潛力,為決策提供參考。同時,各類型的地方特色資源還可以為本地企業提供技術創新和市場開發的靈感,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其次,加強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圖書館還能夠更好地滿足讀者對本地歷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圖書館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以此來提高圖書館的利用率,為公眾提供一個了解和傳承地方文化的平臺,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
最后,公共圖書館收集和保存地方特色資源還能夠有效地保護和傳承地方的歷史、文化、民俗等特色,維護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傳承,提升地方文化的軟實力,增強地方的文化自信,為地方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最為重要的是,公共圖書館通過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可以與其他圖書館和文化服務機構展開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擴大地方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為地方與其他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和機會。
三、文化傳承視野下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對策
1.明確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定位,制定長遠的建設目標
在文化傳承視野下,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明確定位并制定長遠的建設目標。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定位是指明確圖書館在地方文化傳承中的角色和功能,將地方特色資源建設與地方文化發展、歷史文化傳承、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突出地方特色,傳承地方文化。公共圖書館應深入研究和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包括地方歷史文獻、地方志、地方文學作品、地方藝術作品等,通過收集、整理、保存和展示這些資源,圖書館可以成為地方文化的集散地,為地方文化傳承提供有力支持。同時,進一步加強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與開發,通過數字化、網絡化等技術手段,提高地方特色資源的利用率和影響力。例如,可以建立地方特色資源數據庫,開發地方特色資源檢索系統,使地方特色資源更加便捷地服務于公眾。此外,公共圖書館還應積極開展地方特色資源的研究和推廣活動,如舉辦地方文化講座、展覽、研討會等,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地方文化傳承,與地方政府、文化機構、學校等合作,共同推動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和發展。在制定長遠的建設目標時,公共圖書館應考慮地方文化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結合國家戰略和地方規劃,設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標。例如,可以制定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五年規劃或十年規劃,明確建設的重點領域、關鍵任務和預期成果。
2.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
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支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都可以在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從政府角度來講,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例如,可以為參與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企業或社會組織提供稅收優惠、資金補貼等激勵措施。通過加強對公共圖書館的投入,確保圖書館有足夠的資金用于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企業和社會組織可以通過捐贈資金、提供資源等方式參與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還可以將其擁有的地方特色資源捐贈給圖書館或者與圖書館合作共同建設特色資源。社會組織可以通過組織志愿者參與圖書館和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活動,提供人力支持。社會大眾也可以通過捐贈個人收藏的地方特色資源、參與圖書館志愿者活動等方式,為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作出貢獻。此外,圖書館還可以設立捐贈渠道,鼓勵公民個人捐贈地方特色資源。
3.打造專業的人才隊伍
文化傳承視野下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需要打造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這支隊伍應具備圖書館學、情報學、歷史文化以及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有效展開地方特色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首先,公共圖書館應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其專業素質和能力。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內部培訓、參加行業研討會、學術交流等方式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鼓勵員工參加相關專業的學歷教育和專業證書考試,提高專業水平;其次,公共圖書館應引進具有相關專業背景和經驗的人才,充實到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工作中。應該招聘具有圖書館學、情報學、歷史文化以及信息技術等專業背景的畢業生,或者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作為顧問或兼職工作人員;再次,公共圖書館還可以與高校、研究機構等合作,建立人才培養和交流機制。通過與這些機構的合作,公共圖書館不僅能夠獲得更多專業人才的支持和參與,還為其提供了實踐和發展的機會;最后,公共圖書館應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工作。通過設立專門的獎勵制度、晉升機制等方式來激勵員工積極學習和提高專業能力,為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4.建立地方特色資源庫
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重要平臺,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挖掘、整理和保護地方特色資源。地方特色資源庫的建立,既可以保存地方文化的精髓,又可以提供給讀者深入了解地方文化的機會,從而加深讀者對地方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首先,建立地方特色資源庫需要挖掘和整理地方特色資源。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開展地方文獻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動,系統地收集和整理地方特色資源,包括但不限于地方歷史、地理、民俗、藝術以及文獻等資源,將這些獨特的地方特色資源納入地方特色資源庫中;其次,在特色資源庫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公共圖書館利用數字化、網絡化等手段,保存和傳播地方特色資源。通過將其轉化為數字化資源,可以有效地保存,將其更廣泛地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地方文化;最后,公共圖書館還可以通過舉辦各類展覽、講座、活動等形式,推廣和傳播地方特色資源,進一步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公眾對地方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5.加強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政策制度保障
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是其核心職能之一。為了更好地推動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需要從政策制度層面實施保障。政府層面應該加大對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投入力度,確保圖書館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地方特色資源的建設。要持續加強對圖書館的硬件設備設施、數字化建設、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投入,特別是對那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圖書館,政府應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以縮小地區間的差距。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制定和完善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相關法規和政策,明確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責任。通過立法手段,確保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得到法律保障,提高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法制化、規范化水平。同時,建立健全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評估機制,將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納入圖書館評估體系中,對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成果展開定期評估,以促進其健康發展。此外,還應加強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的指導和培訓,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地方特色資源建設能力。圖書館可以組織各類培訓、研討會等活動,增強相關工作人員對地方特色資源的認識和理解,提升他們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中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地區的重要文化服務機構,在弘揚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文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期,為了更好地滿足大眾的文化需求,實現文化的創新發展,需要加強地方特色文化建設,有效推動地方文化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加強民眾文化教育,促進地方文化的宣傳推廣,助力文化傳承。為此,公共圖書館需要深入探討當前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建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不斷完善建設方案,制定長遠發展目標,引導社會力量全面參與,打造專業的人才隊伍,建立地方特色資源庫,為地方文化的傳承、弘揚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張 吉,郭 晶.高校圖書館數據庫采購談判中涉及的法律法規問題芻議[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1,39(4):36-42.
[2]李培卓,高景祥.高校圖書館數據庫政府采購流程優化管理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2,42(6):57-59.
[3]劉 軍.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數據庫建設實證探析——以司馬相如數據庫為例[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1(1):30-32.
[4]崔云紅.基層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文獻建設的現狀調研及分析[J].當代圖書館,2020(3):51-57.
[5]劉 佳.安徽省公共圖書館地方特色文獻資源建設探析[J].晉圖學刊,2020(5):24-29.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