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新能源運營管理面臨較多挑戰。文章首先針對“雙碳”目標與新能源發展進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雙碳”目標下新能源運營管理的挑戰,主要包括技術不成熟、投資成本高、政策與市場風險等多方面的挑戰。針對這些挑戰,本文提出了對應的策略,這些策略有助于降低新能源項目的投資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雙碳”目標與新能源發展概述
“雙碳”目標的含義與意義 “雙碳”目標是指在本世紀中葉,將我國建成為全球首個“碳中和”國家,即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要在達到其峰值之后逐年下降,碳中和目標意味著我國將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從源頭上推動能源結構優化。這一目標的實現,一方面有利于我國加速經濟增長速度與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強度,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程度。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提出“雙碳”目標是落實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國家行動方案,具有重要的全球意義。
新能源的種類與特點 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其中,太陽能、風能是目前全球利用最廣泛的新能源。
新能源在“雙碳”目標中的作用與地位 能源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促進綠色發展的關鍵所在。面對氣候變化挑戰,傳統能源的過度依賴造成了生態環境、氣候災害、經濟社會發展等諸多問題。世界各國紛紛提出“碳中和”目標,以期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要實現“碳中和”,我國必須走低碳、零碳、負碳的新型能源轉型之路。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運營管理的挑戰
儲能技術、智能電網等技術不成熟 技術進步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尤其是新增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新能源裝機容量增長迅猛。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增光伏并網裝機容量為5488萬千瓦,達到歷史新高。隨著光伏發電技術不斷進步、成本持續下降,特別是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政策支持和行業自律機制的逐步建立,光伏發電正逐步實現平價上網。然而,當前我國新能源產業還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待解決。一方面是由于新能源行業作為新興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行業內標準和規范還不完善。以儲能技術為例,我國對儲能的相關技術標準尚不完善,當前主流的儲能電池主要是鋰離子電池和壓縮空氣電池。另一方面是由于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特點以及波動性對電網造成了沖擊。在電網中接入大量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后,電網對其調峰、調頻等能力要求大幅提升。但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間歇性等特點,容易造成電網頻率波動、電壓波動及電壓越限等問題。在保障新能源發電穩定性方面,儲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不可或缺。當前我國儲能行業發展較快,但其規模化應用仍面臨成本較高等問題。在未來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情況下,儲能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
初期投資大,回報周期長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行業將面臨更大的投資壓力。一方面,在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上,國家逐步放開了核準權限,而風電、光伏、儲能項目的核準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前置審批,因此從前期項目的立項到開工建設都面臨較大的審批難度。另一方面,隨著風電、光伏項目不斷投產,平價上網時代將到來。目前行業普遍認為平價上網是風電、光伏項目發展的終極目標。在此背景下,行業內普遍存在投資成本高、回報周期長的情況。
在投資成本高方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土地成本高。由于新能源項目屬于新事物,行業內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因此用地指標稀缺;二是融資成本高。由于新能源項目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進行開發建設,因此資金成本較高。由于新能源行業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因此前期投資規模大、投資回收期長成為行業內普遍現象。三是運營成本高。新能源項目投入運行后需要長期運營維護,因此運營成本較高。為降低投資成本、縮短投資回收周期、提高收益水平,新能源企業在降低資本投入、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質量等方面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
政策變動、市場需求不確定性等風險較大 新能源運營管理涉及政策、市場等多方面因素,不可控風險較大,尤其是新能源行業所處的電力市場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各種不確定因素較多。一是政策風險。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各種促進新能源發展的政策措施,如風電和光伏補貼退坡、綠色電力交易試點、碳市場建設等。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新能源的裝機規模和開發節奏。二是市場風險。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快速增長,市場供需形勢發生變化,新能源消納情況不穩定。首先是消納空間有限。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特點,且由于發電出力具有不確定性和波動性,需要通過相應的電網調度措施來保障電力系統穩定運行。而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快速增長,電網接納新能源的能力將逐步減弱,并可能面臨消納空間不足等問題。其次是價格波動風險。三是需求風險。我國“雙碳”目標提出后,電力市場建設持續推進中。隨著可再生能源占比的逐步提升以及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電力用戶將逐漸形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電力消費格局。風電、光伏發電作為新能源利用方式的主體地位將逐步提升。
土地、水資源等資源限制較大 在土地資源方面,受國家土地政策的限制,項目前期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通過調整規劃、做好設計等方式為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創造條件。而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項目可研階段對資源論證不充分,導致后續建設成本高企。此外,在土地資源緊張的區域,項目建設用地審批也更為嚴格。在水資源方面,多數地區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較低,尤其是部分缺水地區。企業在項目選址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周邊水資源情況。對于施工用水、生產用水等方面,企業需提前做好相應的規劃設計工作。此外,由于發電設備對溫度、濕度的要求較高,部分項目無法利用自然條件進行保溫處理。
應對“雙碳”目標下新能源運營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加大新能源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 首先,政府和企業應加大對新能源技術研發的投入。這不僅包括對光伏、風能等主流新能源技術的研發,還要關注儲能技術、智能電網等關鍵支撐技術的研發。通過提高技術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新能源的競爭力。其次,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是推動新能源技術發展的有效途徑。企業可以與高校、研究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這種合作模式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加速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縮短從研究到市場化的周期。此外,引進國際先進技術也是提升國內新能源技術水平的重要手段。通過與國際先進企業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可以快速吸收國際上成熟的新能源技術,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充分利用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創新融資方式 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是推動新能源發展的關鍵政策工具。政府可以通過提供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降低企業在新能源項目上的投資成本。這些政策可以針對不同的新能源領域和企業類型,以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政府補貼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直接補貼、貸款貼息、獎勵等。這些補貼可以覆蓋新能源項目的初始投資、運營成本、研發費用等方面,降低企業的經濟負擔,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稅收優惠措施,如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稅種,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除了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外,創新融資方式也是降低企業在新能源項目上的投資成本的有效途徑。金融機構可以為新能源項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服務,如綠色金融、碳交易等。這些融資方式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緩解資金壓力,使更多的企業有能力參與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和建設。除了降低投資成本外,提高運營效率也是企業在新能源項目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企業應加強新能源項目的運營管理,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降低維護成本。這可以通過采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加強設備維護和檢修、優化運營流程等方式實現。
提高政策與市場風險的應對能力 政策風險管理對于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運營至關重要。由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受到政策的大力推動,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的影響深遠。因此,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對政策變化進行及時的分析和預測。這要求企業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監測和分析機制,對國內外政策進行跟蹤和研究,以便提前預見政策調整的可能性和影響。為了降低政策變化對企業的影響,企業需要制定靈活的經營策略。這包括根據政策調整企業的投資計劃、產品研發和市場策略等。例如,在政策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時期,企業可以加大投資力度,擴大產能;而在政策調整或限制的時期,企業可以調整產品結構,研發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能源產品。
除了靈活經營策略的制定,企業還可以積極參與到政策制定過程中。通過與政府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企業可以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建議和意見。這不僅可以增強企業對政策的敏感度和參與度,還可以使企業在政策制定中發揮一定的影響力,為企業的發展爭取更有利的政策環境。
除了政策風險管理外,市場風險管理也是企業在新能源領域需要關注的重要方面。由于新能源市場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競爭對手的策略調整都可能對企業的經營產生影響。因此,企業需要加強對市場需求的分析和預測,了解市場變化趨勢。通過深入的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企業可以及時發現市場機會和潛在風險,從而調整銷售策略和產品定位,保持市場競爭力。為了降低單一市場變動對企業的影響,企業可以采用多元化市場戰略。通過開拓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企業可以分散市場風險,增加經營的穩定性。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雙碳”目標下,企業需要更加注重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特別是在土地資源和自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企業應采取創新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手段來實現資源的集約利用。首先,在土地資源方面,光伏電站和風力發電場的建設需要大量土地。通過集中建設這些設施,可以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其次,在水資源方面,新能源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企業可以通過優化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例如,在光伏發電項目中,可以利用冷卻技術來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在風力發電項目中,可以通過合理的選址和設計來降低對水資源的需求。最后,拓展國際市場也是企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的一種選擇。通過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企業可以獲得更豐富的資源供應和先進的技術支持。企業還可以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和模式,提高自身的資源獲取能力和資源利用效率。
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新能源運營管理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包括技術不成熟、政策風險、市場風險等。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這些對策有助于降低新能源項目的投資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盡管本文已經探討了“雙碳”目標下新能源運營管理的挑戰與對策,但仍有許多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未來可以進一步研究新能源技術的創新發展、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的應對策略、資源整合與共享的優化方案等。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有望實現“雙碳”目標,推動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