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根
“斗雞斗雞,觀戰不饑。”這是豫北老家觀看斗雞比賽的一種評說。雖然有點夸張,但也從側面反映了斗雞的激烈程度和故鄉人喜歡觀看斗雞比賽的堅定與執著。
斗雞是因善打善斗、供競賽和娛樂而聞名的一種珍禽,又稱打雞、咬雞、軍雞。其身如鴕鳥,體型魁梧,體質健壯,筋肉發達,頭小頸長,目光銳利,皮厚腳大,毛短而稀,性格強悍,打起架來非常兇猛,有的甚至戰至最后還剩一口氣,也臥而不走,寧死不屈,堪稱血性十足的“戰斗機”。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馴養斗雞的國家,利用斗雞競賽和娛樂盛于春秋時期,到唐代達到高峰。《列子》就有? ?“紀渻子為周宣王養斗雞”的記載。鄭州市出土過一塊漢畫磚,磚畫上展現了兩只雄雞交頸相斗,兩個頭戴高冠、身著長服的人各自指揮著自己的雄雞進攻對方的場景。《全唐詩》提及“斗雞”一詞多達50多處。
老家是戰國時期衛國所在地,一望無際的豫北大平原,氣候適宜,四季分明,人杰地靈,物阜糧豐。厚重的歷史文化,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傳承,書寫了一幕幕精彩的歷史畫卷,斗雞實際上就是歷史畫卷中的一個微小片段。
興宇是村里有名的斗雞愛好者,今年將近80歲。他從小就喜歡斗雞,對斗雞的生性特點、飼養方法、馴化要領研究得頭頭是道。他年輕時,正值生產隊時期,集體管理比較嚴格,不允許個人大規模養殖家禽,那時,他都是在自家院中建個雞窩,養上幾只斗雞過過癮。我們經常聽他講,訓練斗雞主要有“攆、溜、轉、跳、推、拉、打、抄、揉、絞、擾”11種方法。為了讓斗雞在比賽時戰力強勁,平時他總是在斗雞腿上綁上沙袋,以訓練它的起跳力。同時,加大搏斗技巧訓練力度,培養斗雞穩、準、狠的戰斗作風,因此,村里人都稱他為“斗雞專家”。
小時候,物質生活條件不好,文化娛樂活動更少,村里稍有一點熱鬧,都會一陣風似的傳遍全村,引來不少人觀看。斗雞比賽也是如此。每到春節,興宇就和其他斗雞愛好者在村廣場舉辦斗雞比賽。此時的斗雞,經過一年半載的訓練,已具備決斗條件。我和小伙伴總是不顧寒冷,提前到場,一屁股坐在冰涼的地上,等待比賽開始。圍觀的人自然是里三層外三層,男女老少皆有,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每次比賽,興宇都是像抱著黃金似的,把斗雞抱在懷里,直至比賽開始才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地上。
斗雞比賽的場面非常震撼,兩雞相斗時,先是各自試探對方虛實,選擇攻擊時機。一旦瞅準時機,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撲過去,廝打開來,但見一個白鶴展翅,一個餓虎撲食,一個游蛇出洞,一個老鷹啄兔……霎時間,你進我退,你糾我纏,殺氣騰騰,難解難分。有的斗雞決戰精神極強,一斗就是一兩個小時,直到把對方打趴下,或嚇得對方瑟瑟發抖、落荒而逃,自己才倒下小憩。而戰敗的斗雞,則會產生一種“戰場恐懼癥”,很難再上場取勝,飼養者多會把它賣掉換成零錢,補貼家用。
在古代,斗雞者為增加勝算,不惜在雞頭上涂上貍膏油,在羽翅上撒上芥末粉,在雞距上裝上金屬刀。雞最怕狐貍,對方聞到貍膏味就會膽怯;芥末粉散發出強烈的氣味,可以刺激對手打斗;雞距上裝上金屬刀,可以增強踢力。北周庾信《斗雞詩》中“貍膏熏斗敵,芥粉埃春場”,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但興宇斗雞從來不這樣,按照他的說法,斗雞斗的是原始的本能,不需要那樣做。
興宇酷愛斗雞還有一段小插曲,25歲那年的相親途中,他碰到一位去供銷社賣雞的老漢。老漢帶的雞中有一只斗雞,長相好,鷹嘴、鵝頸、高腿、大爪、稀毛,只是精神有點萎靡,興宇一看就是營養不良造成的。于是,馬上和老漢商量要買下這只斗雞。老漢說:“不知道雞多少斤,怕你吃虧。”興宇說:“聽你的,你說多少就多少。”最后,老漢要了四塊錢,興宇爽快地給了老漢五塊錢,做成這筆交易。因去相親,來不及把斗雞送回家,興宇只好帶著斗雞前往。到了媒婆家,姑娘見他帶著一只斗雞進屋,沒說幾句話就借故離開了,姑娘覺得興宇玩斗雞不務正業,便沒有答應這門親事。后來,村里人都說興宇缺心眼,不該帶著斗雞去相親,有個調皮的后生還為這事編了一句歇后語:“興宇帶斗雞相親――純粹胡鬧。”后來,一傳十,十傳百,四鄰八鄉都知道興宇好玩,沒有一個姑娘愿意嫁給他。興宇不以為然,斗雞有什么見不得人的,老一輩人都在玩,它是勇敢、堅忍和不屈的象征,圖的是個高興。后來,直至35歲,他才找了一個外鄉姑娘結婚。
受興宇影響,他的兒子振河后來也玩起了斗雞,不過他兒子的相親沒有因為玩斗雞而告吹,其對象反而支持他飼養斗雞。他妻子說,現在,農民和過去不一樣了,都有自己的承包地,吃喝不愁,玩玩斗雞,讓老少爺們兒樂和樂和,也挺有意思的。
到了興宇孫子智博這一輩,就更愛玩斗雞了。智博在省農業大學畢業后和妻子回村種植晚秋黃梨,辦起晚秋黃梨生產合作社,并在梨園里散養了幾十只斗雞。后來,夫妻倆對斗雞的飼養和應用作了一個市場調查,發現了商機。斗雞作為一種傳統風俗和民間技藝,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一只品種優良、訓練有素的斗雞售價不菲,至今在一些地方仍作為娛樂項目受到觀眾鐘愛。同時,斗雞營養豐富,肉質鮮美細膩,脂肪含量少,各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雞種,有滋補壯陽之功效。夫妻倆認為斗雞品種獨特,發展潛力很大,便在梨園旁邊建起了雞舍,開始規模化養殖。智博不僅每年在村里舉辦斗雞比賽,而且還帶著斗雞去外地切磋交流,擴大其影響,拓寬斗雞開發利用的空間。現在,故鄉養殖斗雞的人越來越多,成了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玩斗雞還真玩出了大名堂。(作者單位:河南省自然資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