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雯儀
寫話是學生從口語表達向書面語表達轉變的起點,值得教師重視;如果讓學生在起點上學得不扎實,就會給后續的習作教學埋下隱患。因此,教師在寫話教學中,需要根據教學要求和學情,及時搭建多種支架幫助學生解決寫話遇到的各種問題,保護學生寫話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表達的信心,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寫話訓練。
在第一學段,學生學習寫話往往需要支架,常見的形式有看圖寫話,實際上圖的出現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幫助構思的支架,能夠解決學生寫什么的關鍵問題。那么,在非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搭建構思支架,幫助學生有效積累寫話所需的素材。
1.以觀察單引導積累素材
在沒有圖片提供表達對象的寫話訓練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觀察的方式直接面對表達對象。由于第一學段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都處在初步發展中,因而觀察周圍事物時顯得能力不夠,需要教師適時搭建構思支架,設計觀察單幫助學生在觀察中獲取寫話所需的素材。如教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寫話“我的好朋友”,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提示設計簡明的觀察單,讓學生根據觀察單內提出的觀察目標,按照一定的順序對好朋友進行認真觀察并記錄觀察的結果,完成寫話的素材積累。
2.在引導比較中選擇素材
進入具體寫話時,對于此前用觀察單記錄的大量寫話素材,學生會面臨一個選擇的問題:是不是要把所有的素材都寫出來?如果不是的話,應該寫哪些素材呢?在需要寫的素材中,有沒有重點?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比較的策略,讀一讀積累的素材,思考哪些素材與寫話的話題有緊密聯系,完成素材的選擇。仍以“我的好朋友”這個寫話訓練為例,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觀察單中記錄的素材,指導學生進行選擇。如從不同學生的觀察單中提取對好朋友五官觀察的結果組成兩個句子:一是“頭發烏黑發亮,有兩只美麗的大眼睛,鼻子高高的,好看的嘴巴里有兩排白白的牙齒”,二是“他習慣閉著嘴巴,因為他怕人家笑話他掉了一顆門牙;他笑的時候臉上有兩個小酒窩。”學生通過比較就會發現第一個句子中人物的五官都寫到了,卻不能給人留下什么印象;第二個句子重點寫了嘴巴及酒窩的情況,抓住掉了一顆門牙的情形,寫出了好朋友的特點。
有了寫話素材并進行選擇后,學生的寫話還不能一蹴而就,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怎么在寫話時完成符合要求的表達同樣是個考驗。對此,教師要適時為學生搭建表達支架,提供適宜的寫話方法,讓學生順利進行表達。
1.以圖表搭建支架
圖表是第一學段閱讀教學中經常運用的一種提示性支架,尤其是在理解文本內容、講述故事中,圖表可以實現思維過程的可視化,學生能夠借助圖表中的關鍵詞句,領悟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聯系和故事的思路,達到把握課文整體架構的目的。教師在寫話教學中搭建這樣的圖表支架,同樣能夠激活學生的寫話思維,有效建構寫話的架構。如二年級上冊的寫話“學寫留言條”,教材中在例文的左側用批注的方式呈現了寫留言條的先后順序與內容,教師據此可以建構起更清晰的寫話流程圖:先寫稱呼,接著寫留言的事由,最后寫留言人的姓名與時間;還可以在流程圖的相應位置用括號標出注意事項,如寫稱呼要注意“頂格寫,加冒號”,寫“留言的事由”需要換行寫,第一行的開頭空兩格,事由要寫清楚,寫“姓名和日期”注意寫在右下的位置,各占一行。有了這樣的圖表支架,學生寫起留言條來就得心應手了。
2.用范例引導遷移
范例支架也是第一學段語文教學中常用的助學工具,能夠為學生提供仿照的對象,使學生學起來有明確的參照物。在寫話教學中,以范例為支架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適宜仿寫的句式、段式,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相應的寫話需要朝著哪個方向進行,也為學生在寫話中遷移方法搭建了平臺。仍以“學寫留言條”為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研讀教材提供的范例。一是在稱呼上,范例是小新寫給媽媽的留言條,稱呼就是“媽媽”,可見寫稱呼時,一般口頭上怎么稱呼就直接寫什么,給老師寫留言條就稱呼“X老師”,給同學寫留言條就稱呼“XX同學”等。二是事由的寫作,范例中用兩個句子表達,也說了兩件事,一是告訴媽媽不在家吃午飯,二是告訴媽媽晚上可以少做點兒菜,具體原因都是外婆在電話里說的;學生由此明確寫留言條時,需要用一個句子把一個事由說清楚,多個事由需要用多個句子說清楚。三是姓名和日期的寫法,從范例看,可以直接寫上自己的名字,如果是給老師留言,可以在前面加上“學生”。這樣學生就能從范例中學習寫留言條的具體方法,按照要求寫出留言條。
學生的寫話訓練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幫助學生提高寫話質量。在評價活動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寫話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反思。
1.對照自評表修改
在確立了寫話的具體目標后,教師可以根據目標逆向設置寫話的評價標準,并以條目的形式呈現評價支架,讓學生借助評價支架明確寫話的內容、方法方面的目標要求。仍以“我的好朋友”為例,教師可以根據“長什么樣子”和“經常做的事情”兩個方面的要求,制定此次寫話的評價標準:一是能否認真觀察表達對象(好朋友),有沒有寫清楚好朋友是誰、長相上有什么特點;二是能否寫出與好朋友經常做的事情。學生在完成寫話后,可以先對照條目自主進行評價,看看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后同桌之間進行互評,肯定寫得好的方面,也要提出需要修改的方面。
2.創設情境引導分享
對于第一學段的寫話評價,教師還可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分享寫話內容,同樣能夠達到調動學生寫話積極性的目的。如在學生完成“我的好朋友”寫話訓練后,教師可以創設“猜猜寫了誰”的游戲情境,選擇比較優秀的寫話內容,讓學生猜猜作者寫的是誰。這樣一方面可以看作者有沒有真正寫出好朋友的特點,另一方面可以讓其他學生說出自己猜的理由,幫助作者完善寫話內容。
總之,在第一學段寫話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寫話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采取搭建多種支架的策略,切實幫助學生掌握寫話的基本方法,提高表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