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穎端
【摘? 要】高中階段,情思共生課堂具體指同時兼顧學生課堂情感體驗和有效思考,創造新課堂,促進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有序發展,幫助學生豐富學習經驗,提高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實現對化學學科素養的培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合理設計情感線,通過問題串與項目任務群的建設創建情思共生課堂,從而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關鍵詞】高中化學;情思共生;情感教學
一直以來,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教師過于重視知識點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課堂設計時往往會考慮學生的解題技巧,學生難以長時間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這樣的狀態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面對這一情況,教師應構建情思共生課堂,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發散學生思維意識,巧妙設計問題串,引導學生基于問題的驅動下實現自主思考。
一、高中化學情思共生課堂建設的重要性
在素質化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實踐建設情思共生課堂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如下:(1)調節學生學習情緒。高中生面對不同的課堂會產生不同的情緒,積極向上的情緒可以激發學習動力,豐富學習體驗,而消極情緒也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體驗。所以,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深刻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不僅如此,情思共生課堂建設可以讓知識點充滿色彩,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減輕學生學習壓力,讓學生在學習期間減少疲勞感。(2)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化學知識點。高中化學情思共生課堂建設環節,學生會實現情感遷移,受某個事物的情感影響而提升學習興趣。教師應向學生介紹豐富多彩的化學現象,通過各式各樣的實驗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在進行思維拓展的同時逐漸投入知識點學習,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二、高中化學情思共生課堂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創設教學情境,合理設計情感線
在情思共生課堂的構建中,首要步驟當屬通過人文關懷和情境創造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探索知識點,強化主動學習意識。以學生能動探究為中心,支持學生科學探究,課上盡可能地還原社會文化場景,用情境驅動并指引學生。構建真實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整個情境創設環節應考慮以下問題:(1)課堂情境是一種課堂導入手段,有利于優化學生當前思維狀態,情境創設應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教師應確保學生可以在一條情感主線下學習,強化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動機。(2)教學情境的設置應按照學生切身生活體驗來展開,幫助學生積累體驗,形成更豐富多彩的感性思考,提升個人學習能力,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情思共生。(3)情境創設的方法有很多,應按照教學內容和教學主題引導學生思考,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例如,生活實物演示、實驗啟發等,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為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主動學習知識點,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喜好與課堂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從而啟發學生化學思維,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課堂問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化學學科的學習樂趣。比如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了解氯氣的化學性質,可通過演示實驗打造教學情境,具體如下:在裝滿氯氣的集氣瓶內放入玫瑰花片,學生觀察后說出實驗現象,并發現花片褪色。接著,教師繼續提問:“為什么紅色的玫瑰花片能褪色,可以說出具體的原因嗎?”學生在思考之后大膽做出猜想,認為這一現象與氯氣的產生有關。教師將提前準備的干燥的紅色紙片花放在集氣瓶內,觀察后,學生發現紙片花沒有褪色,教師提問:“為什么鮮花在集氣瓶內褪色,而干燥的紙片花卻不會?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經過實驗對比,學生思考后找出不同點,以此為切入點進行課堂思考。以學生課堂分析為基礎,學生會意識到鮮艷的真花花瓣內含有水分,而水與氯氣產生化學反應,所以花瓣會褪色。經過這樣的思考,學生對其中的知識點形成理解,在激發個人情感體驗的同時,實現了思維能力的提升。
再如,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教學實踐時,教師提前進行課堂準備,切開一個蘋果,拍攝蘋果變化的全過程,只是幾分鐘的視頻,學生就能看到蘋果的變化,說出蘋果變化是因為被空氣氧化的結論。隨后,教師設計問題:“如何讓發黃的蘋果恢復原樣?”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學生提出猜想,教師引出本節課的知識點,講解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通過生活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巧妙設計問題串,開拓學生思維
實際上,問題串指的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情來設計問題,且各個問題有層次遞進的特點,方便學生認識水平的逐漸提升,為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課堂提問可以帶領學生建構化學知識,改善學生當前情感發育狀態,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串時應盡可能地喚醒學生思維狀態。比如“物質的分類”教學中,教師設計以下問題串:
問題串一:物質的分類
主問題:化學中常見的物資類型主要有哪些?
子問題:化學物質主要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請舉例說明。
問題串二:什么是分類法?
子問題:分類的意義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分類法?
問題串三:
主問題:交叉分類法有什么特點?
子問題:交叉分類法是按照怎樣的標準分類的?
圍繞以上問題串,學生會加深對物質分類和方法特點的研究,再根據教師提供的例題鍛煉自我思維能力,實現對化學學科的深度學習。
(三)構建項目群,確定課堂學習任務
迎合新課程標準,構建項目式學習任務,構建情思課堂教學,教師在梳理單元知識點的同時巧妙設計項目式學習任務,打造項目群,幫助學生明晰教學內容,驅動學生完成知識點的遷移,提升個人化學素養。例如“化學能和熱能”的研究過程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主線設計項目任務,具體如下:
任務一:探究化學反應當中能量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與特點。
任務二:探究影響反應的能量變化因素。
任務三:通過實驗確立守恒觀念,討論吸熱放熱現象。
任務四:根據氫氣和氯氣反應時的能量圖探究化學反應期間能量變化的類型和過程。
任務五:綜合生活案例探究化學能和熱能在相互轉化期間的反應過程。
結合以上項目任務,學生可在任務群內分析能量變化的類型與決定因素,提升自身思維水平,在突破項目任務后獲得良好的學習情緒,從而達到情思共生的目標效果,以便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積累經驗。以“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為主題,對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啟發,促進情感線設計、問題串以及項目任務群的高效統一,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四)開展探究合作,促進“雙主體”互動
構建化學情思共生課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充分意識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進行化學探究,解決“問題串”中的難題,完成“項目群”中的任務。教師應設計合作探究任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主創新,經過雙主體的互動達到情思共生的效果。比如在“化學能與熱能”的研究過程中,根據“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知識點進行邏輯主線設計,教師帶領學生觀察自熱飯盒的加熱過程,感受化學能向熱能轉化的原因和特征,巧妙設計“酸堿中和反應”“鹽酸和鋁片反應”,以及“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反應”等化學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期間教師設計以下問題:“化學反應的用途是什么?”“鋁片為什么一定要用砂紙打磨?”“Ba(OH)2·8H2O晶體和NH4CL晶體混合物攪拌后會產生怎樣的現象?”“最終可以得到怎樣的研究結論。”整個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都是處于獨立思考的狀態,為促進學生合作交流,以5~6人為一組,小組一同進行實驗,再派一名學生發言,闡述反應期間能量變化的原因,通過這種方式豐富學生情感體驗,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增進課上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情感教育形式更加豐富。基于新課程標準,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突出教師的引導者身份,傾聽學生發言,了解其心中所想,根據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教學。重視學生和教師、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其自信心。在彼此交流中引入情感元素,創建情思共生的高效課堂。比如在“保護水資源”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介紹與水有關的知識點,又如,關于水的化學方程式和凈化方程式,學生加深對水資源的理解,以此為前提進行課堂討論,再如“自來水在應用明礬凈化之后會變成什么水?”“自來水用于殺菌消毒的物質是什么?”“引發水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教師設計這類問題,鼓勵學生根據生活實際來思考,經過討論后說出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傾聽學生的發言,對學生予以鼓勵,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構建和諧的課堂環境。
(五)挖掘課程情感元素,做好課堂導入設計
學生已經在初中階段對化學學科有了一定的認知與了解,并對化學的學習形成固定思維,普遍認為化學枯燥乏味,且難度較大。學生面對化學往往會存在抵觸的心理,教師應按照知識點挖掘并引入情感元素,幫助學生感悟學習樂趣,對化學學科產生新的認識,從而更好地達到情感教育目標,推動課堂的情思共生建設。比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時,教師應轉變過去的教學模式,按照元素周期表的內容融入趣味性材料,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悟生活中化學知識點的實用價值。從課堂導入環節開始,教師可引入關于門捷列夫的故事,學生在學習后會對元素周期表產生深層次的了解,尤其是門捷列夫發現無機化學已無法適應當前時代發展需求,所以他開始探索各類化學元素,并創造出元素周期表。教師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發掘情感元素,采用趣味性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設計,讓學生意識到化學學科的研究是不存在偶然的,通過巧妙的課堂活動感受其中的情感元素,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化學教學活動中,情思共生課堂建設有利于幫助學生實現連續性學習,從而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實踐水平。教師應設計一條貫穿于教學全過程的情感主線,按照學生發育特點創建問題串和項目任務群,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深度學習,循序漸進地提升化學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谷金香.論高中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J].試題與研究,2022(35):91-93.
[2]鄭碧芬.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學元素及化合物教學中的滲透[J].名師在線,2022(5):85-87.
[3]李愛鳳.高中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4):101-102.
[4]李坤.高中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研究[J].智力,2020(32):116-117.
(本文系2021年度江蘇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情感線.問題串.項目群:高中化學情思課堂整體建構研究”,課題編號:D/2021/0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