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一首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可是我心中的偶像,他人長得帥,還那樣多才多藝。去年暑假我去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觀,有幸看到了李白的真跡,聽說是筆跡鑒定專家通過李白的字跡判斷出李白是一位英俊瀟灑的大帥哥。
其實,我是看了《長安三萬里》才對李白感興趣的。我們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他的《古朗月行》《贈汪倫》《靜夜思》,二年級學習了《望廬山瀑布》《夜宿山寺》,三年級又學習了《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直到電影《長安三萬里》的上映,我才認真查閱了李白的詩,那時我正讀四年級,學習了《獨坐敬亭山》。
今天陸小豆問我:“‘小百度,怎樣才能學好古詩文呢?”我說:“你的學霸精靈會告訴你。”陸小豆一臉無奈地對我說:“別提了,學霸精靈可不是啥時候都好用的,它需要我無限做題才能補充能量。寒假時剛把閱讀題弄明白了,這到了五年級又要開始學習更難的古詩文了,我可怎么辦?說實話,有時你比學霸精靈還‘學霸。”
低年級的時候,我也是死記硬背古詩的,一遍一遍反復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后來我發現如果能了解到詩人寫這些詩歌的背景,甚至通譯全篇,那就更容易記住這些古詩內容。于是,我就準備了一個“文言文通譯本”,用來記錄所有學過的古詩和文言文。
有時我會拿著通譯本去媽媽那里顯擺顯擺,媽媽看后說:“是李白穿越了嗎?感覺像是李白在用我們現在的語言講述他的詩。”得到媽媽的表揚,我心里非常高興。
當我把這些古詩都翻譯完以后,我覺得我的老師瞬間變成了李白,我在和一位叫作李白的老師學寫作。
我把我的這個學習小秘密告訴陸小豆以后,他非纏著我,讓我把那個通譯本拿給他看。在他的軟磨硬泡下,我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篇送給了他。
“老朋友(孟浩然)離開了西邊的黃鶴樓,在三月春光正好的時候,他要到揚州去。那片船帆的影子遠遠地消失在青天上,只見長江水滔滔地向天邊奔流。”
陸小豆看完我的通譯本后,似乎覺得好簡單,還不屑一顧地反問我:“翻譯這個有什么用嗎?”我真想賜他“豬隊友”稱號,不過想想還是好人做到底吧,我耐心地對陸小豆解釋說:“當你翻譯了古人的作品,你的文氣能跟他相通。處處對應之后,你的水準就會向他接近,你的風格就會接近于他,要知道這些古文古詩的作者可是在我們出生之前最會寫文章的人了。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古詩文意思的基礎上,再背也就特別容易了。”
陸小豆似乎聽明白了,他迫不及待地馬上就把以前學的所有古詩都通譯一遍。希望陸小豆厚積而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