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燊

爺爺說1990年北京亞運會是舉國歡慶的大喜事,當年村里好幾戶人家為了收看亞運會專門置辦了電視機,咱家也不例外。一臺14英寸的西湖牌黑白電視機被歡天喜地迎進了門。
媽媽說那年她才9歲。記得那時左鄰右舍圍坐在一起看電視,大家激動得手掌都拍紅了。當國旗升起的那一刻,媽媽和小伙伴們大聲唱起了國歌。
爸爸說那一年他上四年級,當時最流行的是亞運主題曲——《亞洲雄風》,大街小巷四處傳唱,愛唱歌的爸爸特地把歌詞抄錄下來,偷偷練唱……受亞運會的影響,他也開始注重體育鍛煉。
33年后,同樣在電視機前,當中國隊奪得榮譽時,我們?nèi)視粽茪g呼;當運動員披上國旗的那一刻,我們感受到無上榮光;當杭州亞運會閉幕式上歌星韋唯重唱經(jīng)典時,爸爸媽媽也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我們亞洲,樹都根連根……那天,我們?nèi)胰艘黄鹂磁?500米自由泳決賽。其他選手陸續(xù)抵達終點,而越南選手還有100米沒有游完,我真為她著急。我看到其他選手一直在終點等待,和觀眾們一起為她吶喊加油,當她到達終點的那一刻,全場送上了熱烈掌聲。我被深深感動了:“堅持到最后就是勝利,要是我,可能早就放棄了!”爸爸贊同地點點頭:“超越自我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不論成敗,都是英雄啊!”
說來慚愧,體育一直不是我的強項,特別是跑步,一站上跑道我的雙腿便像灌了鉛般沉重,沒跑多久就會氣喘吁吁。我常常擔心跑最后一名會被同學嘲笑,我也曾謊稱病假逃避晨跑和體育課。但我的爸爸卻是一名馬拉松長跑愛好者,他參加過很多次全馬賽事,獲得了無數(shù)獎牌。2018年諸暨西子馬拉松的場景,我至今還歷歷在目。那天的天氣非常惡劣,比賽時還下起了鵝毛大雪,我和媽媽穿著厚厚的棉服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fā)抖,可爸爸卻“面帶冰霜”地堅持跑完了全程。本以為他完賽后又冷又累,肯定會趕緊回家,沒想到他卻說天氣特殊,作為“東道主”,他要為更多的外地跑友提供幫助和服務!看著他忙前忙后的身影,我想這就是真正的體育精神吧!
我決定向爸爸學習,向那些可敬可愛的運動員學習,磨煉自己的意志,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爸爸對于我的想法和改變非常支持,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帶我去江邊跑步,每當我想放棄時,總會想起亞運會的一幕幕,然后咬咬牙告訴自己:“超越自己,你就是第一名!”
我相信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會變得更強大!
(指導老師:王晗軍)
點評
通過1990年北京亞運會和33年后的杭州亞運會的對照,作者向我們展示出了亞運會的精彩瞬間和一家人對體育事業(yè)的熱愛。如果僅僅停留在這里,文章便流于俗套了。小作者從亞運會聯(lián)系到自己的生活,在爸爸的帶動下,認識到“磨煉意志,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從而升華了文章的立意。這是非常巧妙的構思方法,特別是寫到比較宏大的題材時,善于結合生活實際,才會讓文章“接地氣”。
(姜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