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玭 程瑞 鄭雪瓊
根管治療是牙齒感染、損傷或壞死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 旨在清除根管內的感染物質, 充填和密封根管空腔, 以恢復牙齒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狀態。隨著現代牙科技術的不斷發展, 根管治療領域涌現出各種不同的器械, 如K 銼、尖細針和超聲器等, 這些器械旨在提高治療效果和減輕患者的疼痛感[1]。目前, 磨牙根管治療對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療效最好, 磨牙根管治療術一般分為根管預備、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三步進行。根管預備作為根管治療的一個重要環節, 旨在通過機械清除、化學清理等手段去除根管內的微生物和感染牙髓, 同時塑造適宜充填的根管形態并保持根管原來的解剖走向[2]。完美的根管預備包括根管成形和根管清理兩部分, 要想實現好的根管預備, 除需操作者經驗與技巧之外, 還需器械本身具有較好的特性。然而,對于磨牙根管治療中使用不同器械對治療效果的影響,目前仍存在許多爭議和不確定性。因此本文對磨牙根管治療中不同器械對治療效果的影響進行研究,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 月~2023 年7 月在本院進行磨牙根管治療的7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到不同的器械組, 包括K 銼組(23 例)、尖細針組(23例)和超聲器組(24例)。其中, K銼組中有男性13例,女性10 例, 年齡在23~56 歲;尖細針組中有男性12 例,女性11 例, 年齡在26~67 歲;超聲器組有男性13 例,女性11 例, 年齡在24~65 歲。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年齡范圍為18~70 歲的患者;②需要進行磨牙根管治療的患者;③患者提供相關病史和臨床檢查結果。
1.2.2 排除標準 ①年齡<18 歲或>70 歲的患者;②全身性嚴重疾病或正在接受其他特殊治療的患者;③不滿足進行磨牙根管治療指征的患者;④有口腔感染或其他口腔疾病的患者;⑤缺乏相關病史和臨床檢查結果的患者;⑥其他不適合參與本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K 銼組 ①根管探查與通暢:使用小號K 銼(例如8 號或10 號), 以輕微的手部壓力將銼尖插入根管口, 進行初步的根管探查。緩慢旋轉并輕輕推進K 銼, 感受根管內的阻力變化, 同時評估根管的彎曲程度和走向[3]。接著, 通過輕柔的上下提拉動作, 確保根管通暢, 去除初步的牙本質碎屑和堵塞物。②根管預備:根據根管的初步探查結果, 選擇合適號數的K 銼進行根管預備。將K 銼插入根管, 旋轉并輕輕向下壓力, 以去除根管壁的牙本質, 逐步擴大根管的直徑, 采用冠向下法, 先用較大直徑的K銼預備冠部根管,然后逐漸使用較小直徑的K 銼向根尖方向預備, 保持根管的連續性和錐形形態。③根管形態塑造:使用適當號數的K 銼, 通過旋轉和提拉的動作, 塑造根管的形態, 使其光滑、連續, 并去除任何不規則區域。定期檢查K 銼的工作端是否磨損或變形, 必要時更換新的K 銼以確保預備效果。
1.3.2 尖細針組 ①根管沖洗:將尖細針與注射器連接, 抽取適量的沖洗液(如次氯酸鈉溶液), 將尖細針插入根管內, 盡量深入根尖區域, 緩慢注入沖洗液。通過上下移動和旋轉尖細針, 將沖洗液均勻分布在根管壁上, 幫助溶解和清除殘留的感染物質和碎屑。②根管內藥物輸送:將所需藥物(如氫氧化鈣糊劑)放置在根管口附近, 使用尖細針蘸取適量藥物, 然后將其插入根管內, 將藥物推送到根尖區域[4]。緩慢拔出尖細針,同時觀察藥物在根管內的分布情況, 確保藥物能夠充分覆蓋根管壁。
1.3.3 超聲器組 ①根管內清理:將超聲根管銼或工作尖安裝到超聲手柄上。啟動超聲設備, 將超聲銼或工作尖插入根管內, 利用高頻振動能量去除根管壁的牙本質、鈣化物和感染物質。通過調整超聲設備的功率和振動頻率, 控制清理的深度和范圍, 避免對根管壁造成過度損傷[5]。②根管內蕩洗:在進行超聲清理的同時, 通過超聲器械的側孔或專用注射器引入沖洗液, 利用超聲振動產生的聲流效應, 將沖洗液深入根管系統的各個角落, 幫助清除殘留的感染物質和碎屑。定期檢查并更換沖洗液, 保持其清潔和有效性。③根管再治療:對于需要再次治療的根管, 使用超聲器械輔助去除原有的根管充填材料。通過調整超聲設備的功率和振動模式, 將超聲銼或工作尖放置在充填材料上, 利用振動能量將其破碎并清除[6]。清除完原有的充填材料后, 進行根管的再次預備和充填, 確保治療的成功。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三組患者的根管清理度、根管充填質量、治療時間進行記錄與比較, 采用如下評價方法。
1.4.1 根管清理度 ①顯微鏡觀察:使用高倍顯微鏡或牙科顯微鏡觀察根管內部的情況, 包括殘留物、壞死組織、細菌等。根據觀察結果對根管清理的程度進行評估。②X 射線片檢查:通過拍攝根管區域的X 射線片, 評估根管內是否存在未清除的殘留物。X 射線片可以顯示根管的形態和充填情況, 進一步判斷清理度。③根管內洗滌溶液的收集與觀察:在治療過程中,收集根管內洗滌溶液, 并觀察其渾濁程度、顏色等指標。較少的渾濁度和更清澈的顏色可能表明清理效果較好。
1.4.2 根管充填質量 ①X 射線片檢查:通過拍攝根管區域的X 射線片, 評估充填材料的分布情況和密封性。充填材料應均勻分布在根管內, 并與根尖及側壁緊密接觸。②觸感評估:由臨床醫生使用探針進行觸感評估, 檢查充填材料是否緊密充填根管, 并與根尖和側壁接觸良好。根據檢查情況給予賦分, 滿分10 分,分值越高, 根管充填質量越好。
1.4.3 治療時間 ①計時:記錄從開始治療到完成治療所需的時間, 包括根管預備、沖洗、干燥、充填等各個步驟的時間。使用計時器或記錄儀器確保準確計時。②臨床經驗評估:由臨床醫生根據治療過程中的感覺和操作流暢度評估治療時間的長短。醫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治療時間是否在合理范圍內。
1.5 統計學方法 收集并整理所有數據, 并輸入SPSS22.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①K 銼組的根管清理度高于尖細針組及超聲器組,超聲器組的根管清理度高于尖細針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②尖細針組的根管充填質量評分高于K 銼組及超聲器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K 銼組與超聲器組的根管充填質量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③超聲器組的治療時間短于K 銼組及尖細針組, K 銼組的治療時間短于尖細針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的根管清理度、根管充填質量評分、治療時間比較( ±s)

表1 三組患者的根管清理度、根管充填質量評分、治療時間比較( ±s)
注:與K 銼組比較, aP<0.05;與尖細針組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根管清理度(%) 根管充填質量評分(分) 治療時間(min)K 銼組 23 90.4±1.5 8.5±1.2 30.0±2.2尖細針組 23 80.3±2.0a 9.1±0.4a 35.4±2.5a超聲器組 24 85.5±1.5ab 8.0±1.5b 25.2±1.8ab tK 銼組與尖細針組 19.375 2.275 7.777 PK 銼組與尖細針組 0.000 0.028 0.000 tK 銼組與超聲器組 11.195 1.258 8.202 PK 銼組與超聲器組 0.000 0.215 0.000 t尖細針組與超聲器組 10.112 3.402 16.104 P尖細針組與超聲器組 0.000 0.001 0.000
根管治療術是現代牙科領域中一項常見且有效的治療方法, 特別適用于牙髓和根尖周病[7]。根管治療的目標是預防患牙根尖周組織的進一步損傷, 并減輕臨床癥狀, 以確保患牙能夠遠期修復并獲得良好的臨床預后。一般來說, 根管治療的治愈率為90%左右,說明其在臨床實踐中具備較高的成功率[8]。根管治療遵循生物學原則, 這意味著必須徹底清除根管系統中的微生物, 并密切充填以治療牙髓和根尖周疾病。隨著現代根管治療器械和設備的不斷發展和應用, 根管治療的成功率逐漸提高[9]。
磨牙根管治療是一種常見的牙髓治療方法, 對于保留有感染或受損牙髓的患者具有重要意義。該治療方法通過清除牙髓組織, 并充填根管, 以消除感染并恢復牙齒功能。然而, 在磨牙根管治療中, 選擇合適的器械對治療效果至關重要[10]。為了探討不同器械在磨牙根管治療中的影響, 并為臨床醫生提供參考依據, 本研究選擇了70 例需要進行磨牙根管治療的患者, 并將其隨機分配到三組:K 銼組、尖細針組和超聲器組。這些組別的選擇是基于它們在根管治療中的廣泛應用和相關研究的支持。首先, 通過對觀察指標的評估, 研究了根管清理度, 根管清理度是衡量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次, 評估了根管充填質量, 根管充填質量是確保根管內無空隙并防止再感染的重要因素。最后, 考察了治療時間。治療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就診體驗和醫生的工作效率。通過對觀察指標的評估, 包括根管清理度、根管充填質量、治療時間, 研究得出了以下結果。
首先, 根管清理度是評估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清除根管內的壞死組織和細菌是根管治療的關鍵步驟, 直接影響治療的成功與否。根據研究的觀察結果,K 銼組的根管清理度達到了(90.4±1.5)%, 顯著優于尖細針組和超聲器組。這可能是由于K 銼具有特殊的設計和材質, 能夠更好地清除根管內的殘留物, 并使根管內壁光滑。尖細針組和超聲器組的根管清理度分別為(80.3±2.0)%和(85.5±1.5)%, 雖然稍低于K 銼組, 但仍在臨床可接受范圍內。因此, 在選擇治療器械時, 應考慮K 銼的優勢, 尤其對于復雜病例或需要高度清潔的情況。其次, 根管充填質量也是評估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根管充填質量直接影響著根管內的密封性和治療結果的穩定性。根據研究的觀察結果, 尖細針組在根管充填質量方面表現最佳, 獲得了(9.1±0.4)分,顯著優于K 銼組和超聲器組。這可能是由于尖細針的形狀和靈活性更利于根管充填物的緊密充填, 減少了漏封的可能性[11]。K 銼組和超聲器組的根管充填質量分別為(8.5±1.2)分和(8.0±1.5)分, 仍然在可接受范圍內。因此, 在進行根管充填時, 應考慮尖細針的優勢,尤其對于需要高質量充填的情況。此外, 治療時間也是影響治療效果和患者舒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根管治療時間的長短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療效率。根據研究的觀察結果, 超聲器組在治療時間方面表現更加高效, 僅需(25.2±1.8)min 即可完成治療, 明顯優于K 銼組和尖細針組。這可能是由于超聲器的震動和振動作用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更徹底地清除根管內的殘留物, 并加速根管的擴張。K 銼組和尖細針組的治療時間分別為(30.0±2.2)min 和(35.4±2.5)min, 仍然在合理范圍內[12]。因此, 在選擇治療器械時, 應考慮超聲器的高效性, 尤其對于需要快速治療的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樣本數量相對較小, 可能影響結果的可靠性和普適性。進一步的大規模研究仍然需要進行以驗證本研究的結果。其次, 本研究僅觀察了治療過程中的短期效果, 長期隨訪和評估對于評估治療效果的穩定性也是必要的。
綜上所述, 不同器械在磨牙根管治療中對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影響。K 銼組在根管清理度方面表現最佳,尖細針組在根管充填質量方面優于其他組, 而超聲器組在治療時間方面更加高效。在進行磨牙根管治療時,臨床醫生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器械, 綜合考慮根管清理度、根管充填質量和治療時間等因素, 以提高治療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