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飛 葉友友 林焱斌
便秘通常指排便形狀改變、排便干燥、次數減少、且排便不暢。骨折患者因創傷刺激、手術麻醉、術后長期臥床、止痛藥物的使用、疾病的心理影響等因素的影響, 使得骨折圍手術期便秘的發生率高達50%~70%[1]。相關研究表明, 便秘影響骨折患者的病情恢復、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不利影響[2]。大量研究表明, 中藥厚樸排氣合劑可有效促進腸道排便、排氣,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提高臨床治療滿意度。中藥厚樸排氣合劑經過研究及長期的臨床應用, 證實了其治療便秘具有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小、經濟實惠等優勢。
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記載厚樸三物湯,其中包括姜厚樸、大黃、枳實, 在此基礎上加木香配制成厚樸排氣合劑[3]。該方以厚樸為君, 木香為臣,大黃、枳殼為佐使。君藥厚樸除滿行氣, 大黃清熱瀉下、蕩滌胃腸, 木香順氣消積, 枳實消痞散結。全方行氣除滿, 泄熱通便, 可有效緩解骨折圍手術期患者便秘的發生。
2.1 便秘的含義 便秘即大便秘結不通, 可獨自成病,亦可并發于它病之中。但中醫早期并沒有便秘這一名稱, 歷代醫家所著之書均是描述便秘的癥狀, 之后隨著對其認識的加深, 才逐漸將其視為一種疾病, 在此過程中, 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描述[4]。如《素問》在太陰厥證中提到“后不利”, 指出排便困難的臨床癥狀。也有后世醫家稱之為“大便秘”, “大便不通”, “閉證”, “燥證”, “大便堅”。唐代的《備急千金要方》提出了“大便難”和“大便不通”, 并根據便秘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做進一步的區分?!氨忝亍币徊∽畛跤擅鞔摹稄V嗣紀要》提出, 并一直沿用至今;但直到清代《雜病源流犀燭》的問世, 才最終明確“便秘”病名。歷代醫家對便秘有諸多稱謂, 各醫家見解不同, 或言癥狀, 或指病名, 發展到如今, 統稱為“便秘”。
2.2 便秘的病因病機 歷代醫家對便秘的病因病機有不同見解?!吨T病源候論》:“大便不通者, 由三焦五臟不和……故令糟粕否結, 壅塞不通也?!笨梢娢迮K六腑皆可令人便秘[5]。如《靈樞·邪客》言:“心者, 五臟六腑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毙闹魃裰? 為君主之官, 神明之府, 是五臟六腑之大主。魄門的啟閉也依賴于心的主宰。中醫認為心與小腸互為表里, 小腸主受盛化物, 飲食入胃, 經脾胃初步運化后吸收精微, 飲食下入小腸, 小腸泌別清濁, 大腸受盛食物殘渣, 糟粕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如小腸泌別清濁功能失調, 可導致大腸干燥, 形成便秘。東漢時期張仲景認為便秘的發生主要病機是脾輸布津液的功能受到制約, 因此稱之為“脾”。《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指出大腸乃“傳導之官”, 大便傳導主要依賴大腸的功能, 功能正常則將糟粕排除體外, 功能失常則便秘形成, 發為便秘[6]?!端貑枴そ浢}別論》中提到食物經口入胃, 經胃之腐熟,脾之運化, 將精微散布、排除糟粕, 即為大便。若脾失健運, 胃失和降, 必然導致大便改變, 或結或溏[7]?!鹅`樞·口問》中亦提出如果人體中氣不足, 二便均亦可因之改變。明代秦景明《癥因脈治·大便秘結論》:“諸氣佛郁, 則氣奎于大腸, 而大便乃結。”肝臟是身體內的樞紐, 主管疏泄, 制約著情志活動, 調解內臟氣機,肝余之氣轉化為膽汁, 幫助消化[8], 大便得通。是“以肝性發揚而渣滓盈滿……行其疏泄, 催以風力, 故傳送無阻”。《本草述鉤元·五果部》載 :“肺與大腸為表里, 賁門主往來, 魄門主收閉, 為氣之通道?!狈文c生病,影響氣機。因而大便的通暢與否和肺的功能正常與否也息息相關。腎開竅于前后二陰, 故大腸傳導糟粕的功能依賴于腎氣的溫煦與推動作用, 便秘的形成與腎氣的推動與溫煦密切相關。正如東垣云:“腎主五液,津液盛則大便如常”, 《養生四要·卻疾》曰:“腎虛則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則大便干澀不通”[9]?!端貑枴ぶ琳嬉笳撈访餮浴安”九c腎”, 大便困難與腎關系密切。總結古今中醫典籍,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 肺能主治節, 肝能主升發, 脾胃主升清降濁, 腎主五液, 大腸主濁氣出, 小腸泌別清濁。便秘與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有直接關系, 也與心、脾胃、肺、肝、腎等臟器密切相關。
2.3 中醫學治療便秘的優勢 中醫學在治療便秘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中醫對疾病的治療講究從整體出發, 從調節臟腑的氣血陰陽入手, 在便秘的治療中, 要遵循辨證原則, 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出了便秘總的治療原則:“其下者, 引而竭之, 中滿者, 瀉之于內,其實者, 散而瀉之[10]”以全身氣機升降的調解為重點,促進大腸傳導功能的恢復, 然而, 不可只用攻下藥物,這符合李東垣《蘭室秘藏》言大抵治病必究其源。中醫經過歷代發展總結出潤腸通便、瀉熱通便、行氣通便、溫里通便、補虛通便、祛風通便等治法。中藥厚樸排氣合劑治療便秘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核心準則, 主要從瀉熱、行氣等方面治療便秘。本方寬中除滿, 行氣消脹, 對于圍手術期的腹脹、腹痛、無排氣排便等并發癥都有很好的療效[11]。方中厚樸行氣除滿, 運脾消積;木香辛開苦降, 善行氣以助大腸通行;枳實性辛味苦, 破氣消積, 善行中焦之氣, 推動大腸排除糟粕;大黃苦寒, 清熱瀉下, 蕩滌胃腸, 善通降, 主治腹中脹滿。
厚樸排氣合劑中共包含四味藥物, 即姜厚樸、大黃、枳實與木香。從現代藥理學角度的分析, 厚樸中不僅含有對胃酸起到抑制、抗潰瘍作用的厚樸酚, 還有很多功效, 如鎮靜、抗菌等[12]。常玉雙[13]相關研究表明厚樸及其揮發油能刺激味覺, 反射性的引起胃腸蠕動加快, 從而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大黃是中醫中傳統的瀉藥之一, 大黃素和番瀉苷等是致瀉的主要成分, 其中以番瀉苷作用最強, 大黃具有興奮胃腸平滑肌的作用, 除了可以對機體微循環狀態進行改善, 提高腸胃蠕動能力, 同時, 無論是對細菌在腸胃內的移位,還是對毒素在腸胃中的吸收, 都可以起到抑制作用,治療便秘療效肯定[14]。其次, 木香水煎劑能提高小腸推進率, 有明顯的促進小腸蠕動、調節胃腸運動的作用[15]。從藥理成分上來看, 枳實可以促平滑肌收縮,提高機體消化能力, 改善胃腸氣。而厚樸排氣合劑應用于圍手術期,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況, 促進排出,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圍手術期便秘的癥狀[16]。全方合用, 可使患者術后胃腸蠕動加強, 腹滿解除, 促進排便或排氣。諸藥合用, 對腸道神經進行多靶點刺激,促進胃內容物排出, 降低腹腔內的壓力。
4.1 單方應用 厚樸排氣合劑臨床應用廣泛, 療效肯定。楊弋弋[17]觀察厚樸排氣合劑在術后恢復胃腸功能的作用, 研究結果表明, 厚樸排氣合劑用于術后便秘有明顯的效果, 總有效率高達95.50%, 而未使用厚樸排氣合劑的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僅有30.95%。李雷等[18]將病例隨機分為兩組, 治療組口服厚樸排氣合劑50 ml, 2 次/d, 對照組口服聚乙二醇4000 散劑10 g,3 次/d;療程均為2周, 2 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7%, 對照組為74.1%, 差異顯著, 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中表示, 在便秘的治療中應用厚樸排氣合劑, 與聚乙二醇4000 散劑比較, 可以提高腸胃蠕動能力, 減少胃腸內潴留, 糞便停留時間短, 研究認為厚樸排氣合劑治療便秘是安全有效的, 且療效肯定。戴麗婷[19]探討厚樸排氣合劑治療術后便秘的臨床效果, 對照組予術后常規西藥治療, 治療組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厚樸排氣合劑治療, 結果表明, 對比排便困難情況, 觀察組排便困難、排便不盡、排便次數評分明顯更優;對比糞便性狀評分, 體現觀察組最優(P<0.01)。證明厚樸排氣合劑的應用能夠對圍手術期發生便秘的癥狀進行改善, 降低并發癥風險, 促進患者預后的改善, 相比于常規西藥治療, 該藥劑效果更優,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4.2 聯合應用 厚樸排氣合劑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聯合其他中醫治療共同應用, 如針灸、推拿等, 且經臨床證實效果顯著。
4.2.1 針灸 針灸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合中藥湯劑治療便秘在臨床應用由來已久。二者聯合應用在治療圍手術期便秘方面有顯著優勢, 針灸通過選定穴位采用普通針刺或電針, 以達到調理脾胃、舒筋通氣等作用, 聯合厚樸排氣合劑行氣止痛、利濕消滯、通便瀉熱的功效, 可有效縮短胃腸道排氣、排便時間, 對提高骨折圍手術期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心理壓力具有重要價值。如廖潔慈等[20]研究對比針灸聯合中藥湯劑治療便秘, 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 干預組予針灸聯合厚樸排氣合劑治療, 對照組不進行任何處理,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腸鳴音次數, 結果顯示, 干預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第2 次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術后6、8 h 腸鳴音次數均多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表明, 針灸聯合厚樸排氣合劑在圍手術期應用可縮短排氣時間, 對促進患者胃腸功能、術后恢復具有重要價值。
4.2.2 推拿 厚樸排氣合劑聯合推拿手法治療骨折圍手術期間便秘也是中醫中藥的特色, 在患者的經絡腧穴直接作用, 能夠對氣血進行梳理, 促進其生理機能恢復至正常。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記載“法之所施, 使患者不知其苦, 方稱為手法也”。醫生在治療疾病時采用傳統推拿, 通過穴位疏通脈絡,在減少治療痛苦的同時, 促進療效提升, 這就是推拿的意義。通過推拿治療圍手術期便秘是指傳統治療手法作用于不同的穴位, 改善患者便秘癥狀, 手法:按揉、擦法等;穴位:中脘、足三里等。張鵬等[21]以103 例胃腸功能異常的圍手術期患者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方式分組后, 對照組51 例患者予常規治療, 觀察組52 例患者予腹部推拿按摩并加用厚樸排氣合劑口服。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 90.38%,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51%(P<0.05)。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腸鳴音恢復、首次排氣、首次排便、腹脹消失的時間均更短。厚樸排氣合劑聯合腹部推拿按摩治療便秘的療效較好, 能促進患者圍手術期的胃腸道功能恢復, 在改善便秘臨床表現、中醫證候、生活質量、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復發率方面表現良好, 值得肯定。
歷代醫家對便秘的認識不同, 但總體觀點主要是大腸傳導糟粕, 糞便長期在大腸停留, 水分被過量吸收而導致糞便硬結, 其發生除與五臟六腑功能相關外, 與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外邪犯胃、稟賦不足等亦有密切關系。中醫治療便秘更注重整體協調性, 強調人體陰陽平和, 五臟生理功能協調, 在治療疾病同時要兼顧他癥。中藥經方厚樸排氣合劑能夠促進胃腸蠕動、消積通便, 標本兼治, 注重臟腑協調, 氣血并用, 本方副作用發生風險低, 便于服用。伴隨著相關研究的日漸深入, 該方的功效也在不斷得被挖掘, 換而言之, 厚樸排氣合劑的應用價值在不斷得開發, 并得到廣泛利用。但在臨床應用當中不可能遇到完全貼合病證的情況,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制宜, 審察病機, 靈活把握方藥的辨證論治, 必要時舍脈從證或舍證從脈, 異病同治,才能靈活運用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