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
福建省泉州市中醫院產科,福建泉州 362000
妊娠期循環血量和腹壓明顯增加,故而該時期內機體的心血管負荷較大,因此妊娠高血壓發生風險較高。近年來,居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飲食結構的不斷改變,故而部分妊娠期女性營養攝入過多且缺乏鍛煉,無形中加重了心血管負荷,因此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呈逐年攀升趨勢[1];目前臨床尚未明確具體病因,但研究發現,該病發生率的增高與慢性高血壓、肥胖等多因素有密切關系。而高齡產婦年齡較大,自身的心理壓力較重,所以極易在治療中受負面情緒的影響,而導致血壓水平大幅波動[2]。臨床研究發現,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及病情的持續發展,會造成胎盤早剝而影響新生兒,導致其出現缺氧、發育畸形,最終嚴重影響母嬰生命健康,因此需在確診后接受對癥治療,良好控制機體血壓水平的同時改善母嬰結局。目前臨床治療妊娠高血壓的常用藥,以硫酸鎂最為典型,降壓效果顯著但用藥局限性較大,因此需聯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拉貝洛爾降壓效果緩和,用藥安全性較高[3]。為探究硫酸鎂+拉貝洛爾治療妊娠高血壓的效果,本文回顧性選取2019 年3 月—2022 年5 月福建省泉州市中醫院的100 例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選取本院的100 例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治療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每組50 例。對照組年齡26~42 歲,平均(33.33±5.15)歲;體質量65~86 kg,平均(75.78±3.58)kg;孕周33~38 周,平均(35.49±1.14)周。 觀 察 組 年 齡25~42 歲,平 均(33.53±5.33)歲;體 質 量65~85 kg,平 均(75.36±3.23)kg;孕周32~38 周,平均(35.26±1.03)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單胎妊娠、資料完整;治療依從性良好;完善全身查體,與臨床表現、體征相結合,確診妊娠高血壓。
排除標準:妊娠前就存在高血壓者;肝腎功能異常者;認知、溝通障礙者;合并存在急慢性感染者;心肺功能障礙者;合并存在惡性腫瘤者。
對照組:硫酸鎂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7636)常規治療。治療前完善對患者的信息評估,指導其日常休息取正確體位,遵醫囑接受低流量吸氧,日常還需補充營養物質。后取硫酸鎂注射液,實施靜脈注射治療,初始劑量20 mL;60 mL 硫酸鎂注射液+1 000 mL 葡萄糖注射液,充分稀釋、靜脈推注;速率2 g/h,1 次/d。
觀察組:硫酸鎂聯合鹽酸拉貝洛爾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6121,規格:2 mL∶25 mg)治療。硫酸鎂基礎上增加拉貝洛爾治療;重度患者,取鹽酸拉貝洛爾注射液2 mg/kg+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速率2 mg/min,后根據情況調整劑量,直至其血壓穩定;指導患者口服鹽酸拉貝洛爾片(國藥準字H32026120),100 mg/次,2~3 次/d。兩組患者直至分娩前停止用藥。
臨床療效:與治療前相比,藥物使用后患者體征基本消失,血壓下降幅度>90%,血流動力學恢復正常為顯效;用藥后患者體征有所改善,血壓下降幅度55%~90%,血流動力學恢復正常為有效;藥物治療后患者血壓水平無明顯變化,血流動力學異常,臨床癥狀加劇為無效[4]。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血管內皮功能:主要通過血漿內皮素(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進行分析。治療前后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 后進行離心處理,取血清后進行檢測。
血壓控制水平:治療前后需要借助便攜式血壓計測量。
炎性應激反應:主要通過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來分析。治療前后清晨,對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 進行采集,后借助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以上各指標含量[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主要統計惡心嘔吐、面色潮紅、多汗乏力以及嗜睡的發生情況。
母嬰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包括產后出血、產后感染以及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的發生情況。
數據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分析,血管內皮功能、血壓控制水平以及炎性應激反應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行t檢驗,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母嬰不良結局發生率為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血管內皮功能比較,觀察組ET 水平較低,NO 水平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比較(±s)
注:ET:血漿內皮素,NO:一氧化氮;組內治療前后比較,aP<0.05;組間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ET(ng/L)NO(mmol/L)治療后(785.56±56.22)ab(688.45±35.56)a 10.322<0.05治療前95.66±12.36 95.55±12.12 0.044>0.05治療后(55.11±10.33)ab(68.56±6.31)a 7.856<0.05治療前518.55±25.33 518.33±25.45 0.043>0.05
治療后,與對照組血壓水平比較,觀察組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控制水平比較[(±s),mmHg]
注:組內治療前后比較,aP<0.05;組間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收縮壓舒張壓治療后(83.00±2.10)ab(87.45±2.52)a 9.592<0.05治療前152.33±5.33 151.56±6.12 0.670>0.05治療后(120.22±2.12)ab(133.36±2.25)a 30.055<0.05治療前99.55±5.41 99.23±5.12 0.303>0.05
治療后,與對照組炎性應激反應比較,觀察組IL-6、TNF-α 以及MDA 水平更低,SOD 水平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應激反應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應激反應比較(±s)
注:IL-6:血清白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組內治療前后比較,aP<0.05;組間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IL-6(ng/L)治療前42.36±6.33 42.12±6.56 0.186>0.05 TNF-α(μg/L)治療前25.56±4.25 25.36±4.11 0.239>0.05治療后(23.22±4.56)ab(28.56±4.33)a 6.004<0.05治療后(12.12±2.11)ab(17.45±3.22)a 9.789<0.05 MDA(mmol/L)治療前22.12±4.36 22.25±4.11 0.153>0.05治療后(11.02±2.14)ab(16.36±3.23)a 9.745<0.05 SOD(U/mL)治療前53.33±7.56 53.22±7.45 0.073>0.05治療后(125.36±15.44)ab(105.56±10.11)a 7.586<0.05
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與對照組母嬰不良結局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母嬰不良結局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母嬰不良結局發生率比較
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證實了治療妊娠高血壓患者時, “鎮靜、解痙、降壓、利尿” 為基本原則。口服硫酸鎂常用于治療便秘或作為瀉劑。當硫酸鎂用于外敷時,可通過皮膚滲透到皮下組織[6]。這種方式主要用于消炎和消腫,例如對于肌肉疼痛或扭傷。靜脈注射硫酸鎂可迅速進入血流,并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抑制作用。硫酸鎂可幫助放松平滑肌,從而減輕血管痙攣。因此,它經常被用于治療高血壓危象或其他與血管痙攣相關的疾病[7]。但硫酸鎂單獨且大劑量使用,會導致患者出現中毒風險。拉貝洛爾是現階段臨床比較典型的一種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藥物使用后可對α1 腎上腺素受體進行選擇性地拮抗,繼而在舒張血管的同時對腎素的分泌進行有效抑制,最終在減少外周血管阻力的同時將患者的血壓進行降低[8]。本研究結果顯示,硫酸鎂用藥為基礎,聯合拉貝洛爾使用,可對乙酰膽堿和鈣離子的釋放進行有效抑制,繼而拮抗腎上腺素受體等不同途徑,確保兩藥發揮協同作用[9]。
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壓的主要發病機制之一是 “血管內皮功能受損” 。血管內皮對血管的擴張和收縮起著關鍵作用。ET、NO 是兩種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質,在正常情況下,ET、NO 的平衡維持著血管的正常功能。但是,當血管內皮功能受損時,ET 的合成會增加,而NO 的合成會減少,這就會導致血壓異常升高。因此,保護和修復血管內皮功能是治療妊娠高血壓的重要策略之一[10]。治療后,觀察組ET較低且NO 水平較高(P均<0.05)。提示硫酸鎂的使用可有效抑制內皮素的合成,繼而降解血管緊張素反應,而與拉貝洛爾聯合,可解除血管痙攣、增加冠狀動脈血流灌注,繼而有效降低ET 并升高NO 水平[11]。TNF-α 會激活氧自由基,誘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IL-6 會激活血小板、誘導血小板聚集,繼而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使機體血壓異常升高[12]。MDA 能直接反映組織中自由基水平,SOD 可防御機體氧自由基破壞;而硫酸鎂的使用,可抑制神經末梢乙酰膽堿的釋放繼而舒張血管[13]。拉貝洛爾可促進血管擴張,以上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發揮多靶點治療效果,繼而降低患者血清IL-6、TNF-a 以及MDA 水平,且提高SOD 水平[14]。治療后,觀察組IL-6、TNF-α 及MDA 水平較低,SOD 水平較高(P均<0.05),提示硫酸鎂基礎上聯合使用拉貝洛爾,可拮抗炎癥浸潤、緩解氧化應激,繼而提高療效并改善患者預后。本結論與董高霞等[15]研究基本一致:接受硫酸鎂+拉貝洛爾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IL-6、TNF-α 及MDA 水平較低,SOD 水平較高(P均<0.05)。
綜上所述,硫酸鎂+拉貝洛爾治療妊娠高血壓療效顯著,但本研究樣本少、時間短,故而在今后研究中還需予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