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
2024年元旦,我受邀參加了一場意義特別的“同學會”。聚會的是一群意氣風發,青春盎然的“孩子”。十八歲的年紀,我能看到那一雙雙眸子里迸發的燦爛的光芒。應邀而至的,是我這個曾經把他們抱在懷里,為他們講故事、擦鼻涕的老師。
十五年前,這群三四歲的孩子走進了我的班級,讓我在最美好的年紀與他們相遇。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把一本又一本繪本捧在手里,把一個又一個故事,裝進了春、夏、秋、冬每一個平凡而燦爛的日子里……
時光如沙漏,孩子們離開了“童年的院子”走進了心慕的“象牙塔”,但他們依舊記得小時候為他們講故事的人。他們依舊記得那個夏天,教室外明亮的光線,風在黃葛樹的枝頭嬉戲,蟬在不知名的地方喧囂。他們躺在小小的床上,聽著繪本里的故事,享受著童年中一段幸福的小時光。那個為他們講故事的男老師,從“鵬鵬哥哥”變成了“鵬鵬叔叔”,那些留在時光中的聲音,成為了他們追憶童年的鑰匙。見到這個講故事的人,便能想起那份窩在心里的小確幸。那些在繪本中輕吟的呢喃、歡騰的慶悅、跳動的炫彩;那些在繪本中流動的光影、延展的畫境、交織的生命。在每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牽過他們的指尖也傳遞著歷久彌新的暖意。
如今,我也成長了。再不是十五年前那個愣頭小伙。從一名一線的教師走上了園長的管理崗位。教育的理念在變、方法在變,但為孩子們講繪本、講故事的習慣卻成為了我未曾變過的信念。那個幼兒園里“講故事的男老師”變成了給不同城市小朋友“講故事的男園長”。帶著繪本和繪本里滋養童年的文圖話語,前往未來更多的四季。
和這群十八九歲的孩子聊天,我問他們:“現在長大了,再回憶起那些童年里的圖畫書,有什么感覺?”一個女孩告訴我:“那時候不識字,每次看到繪本里那些精彩的畫面就好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于是就開始自己編起來,在我印象里那些繪本每看一次都可以編一個故事。”一個男孩說:“我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你給我們講故事,有時候看到自己小時候聽你講故事的照片,所有人的眼睛里都裝著屏幕。”
是啊,繪本就像是兒童腦海中的“留聲機”把時光的聲響裝進了成長的記憶中。很多年后,他們可能不再記得那個曾為他們講故事的人,也不再記得繪本確切的姓名和繪作者,但他們會感受到那些深藏在心里的快樂。那些從故事里生長起的同理心,那些在畫面中升騰起的驚與喜。那些為他們翻開一頁又一頁故事,走進一個又一個世界的人,會成為智慧和好奇心的播種者,將孩子們的心扣響。那些講故事的人,會為童年播撒種子,站在時光的彼岸靜候兒童的成長。有一天,當孩子站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回望,他們能感受心底拂煦的暖意亦能看見生命中洋溢的光彩。
從教十余年,我把一本又一本繪本講給不同的孩子們聽。我把那些愛不釋手的繪本推薦給無數家長和從教者。我常常說:“繪本不是什么靈丹妙藥,不會讓孩子讀了幾本‘大智慧就變成學業優異的學霸。更不會因為孩子看了幾本‘好習慣就成為懷瑾握瑜的圣賢。繪本是湔潤兒童之心的霽光,潤養著童年。那些讀著繪本、講著故事、相伴一起的歲月,會沉淀為我和孩子們彼此難忘的時光。那些圖文繾綣、情境交融的圖畫書,會凝結成親子間美好的素時錦年。而這一切,便是我們送給孩子童年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
時光之于我,是辦公桌上一屆又一屆畢業生的照片。留在光影中的歡笑,是對青春最美的紀念。時光之于我,是圖畫書中一個又一個精彩的世界。流淌在書里書外的情誼,是我們對每一個孩子的祝福與心愿。愿孩子們帶著童年的美好,奔赴未來和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