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成華區民政局
老年助餐服務是備受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出臺老年人助餐服務工作管理辦法,全力推進老年助餐服務網絡建設。截至目前,全區有各類老年食堂53家、服務覆蓋85%以上的社區;2023年服務4萬余人次,群眾滿意度達98%以上。
聚焦“辦得近”,著力優化老年助餐服務網絡。一是完善老年助餐服務設施。搶抓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機遇,利用國有資產、閑置房產或結合老年活動場所改造,建設老年助餐設施,打造“家門口”老年助餐服務體系。二是制定老年助餐標準規范。會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出臺《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老年助餐環境和設施設備標準指南》等規范性文件及配套保障措施。三是創新老年助餐服務模式。構建以養老服務機構為主體、信息化服務平臺為依托、就餐配餐服務相結合的老年人助餐服務網絡,不斷優化“中央廚房+老年食堂十配送站點+鄰里互助”的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助餐服務。
聚焦“辦得好”,著力打造老年助餐服務環境。一是優化就餐環境。每年選取3~5個點位進行特色亮點打造,設置公共休閑、就餐等功能區域,設立愛心專座,懸掛“成華區歲月廚香老年助餐服務”標識,最大程度滿足老年人用餐。二是智慧系統支持。老年助餐點均配置人臉識別等智能設備,建立老年助餐服務信息系統,實現統計、結算、管理等全流程信息化;對助餐點操作間、庫房、配餐間等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實時監控,實現“明廚亮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開通助老熱線電話,收集老年人意見建議并接受社會監督。三是提供就餐優惠。對享受就餐服務的老年人實施就餐分類和差異化補貼,并鼓勵企業提供普惠性助餐優惠,讓老年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四是加強安全監管。對老年助餐點統一備案,強化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行業監管和街道、社區屬地責任,建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第三方評估+數字化管理”全鏈條監管機制,并將安全、運營績效、滿意度與資金補貼掛鉤,確保老年人用餐安全。
聚焦“辦得實”,著力拓展老年助餐增值服務。一是提供適老營養餐食。部分老年助餐點聘請專業營養師,結合本地飲食習慣、特殊需求等進行配餐。二是疊加為老服務。發揮助餐點陣地作用,利用非就餐時間在點位開展讀書會、棋牌會等各類老年公益活動。三是探索醫養增值服務。以助餐送餐服務為抓手,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礎照護、健康管理、探訪關愛、精神慰藉、委托代辦等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鏈接專業醫療資源,打造嵌入式社區醫養結合服務點。
聚焦“辦得久”,著力推進老年助餐服務高質量發展。一是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力量作用,引導社會組織、餐飲企業等參與經營、管理和建設老年助餐點,實現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點位規模及供餐能力,給予每個點位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建立助餐質效考核機制,月均就餐300人次以上、測評滿意率達到95%的助餐服務點位,在運營滿一年后,給予長壽食堂不高于10萬元、助餐點不高于5萬元的運營補貼。三是探索持續運營模式。通過建立志愿者助餐服務積分兌換制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餐食配送服務,將老年助餐點商用水電氣按民用水電氣價格收取,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