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缺血性心臟病疾病負擔變化趨勢與發病預測分析

2024-04-29 23:37:37蘇未張穎馬爽
中國全科醫學 2024年19期

蘇未 張穎 馬爽

基金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GLB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2023-JYB-PY-004)

引用本文:蘇未,張穎,馬爽. 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缺血性心臟病疾病負擔變化趨勢與發病預測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4,27(19):2375-2381,2387.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98.[www.chinagp.net]

SU W,ZHANG Y,MA S. Trend and prediction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disease burden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and Worldwide from 1990 to 2019[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4,27(19):2375-2381,2387.

?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4.0 license.

【摘要】 背景 缺血性心臟病是全球公認死亡率最高且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致使我國居民的疾病負擔不斷加重。進行疾病負擔的變化趨勢及預測分析是醫療衛生政策關注的重要議題。目的 比較分析1990—2019年中國與全球缺血性心臟病的疾病負擔與風險因素,預測其變化趨勢,為開展缺血性心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據。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GBD 2019)數據庫,采用Joinpoint對數線性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缺血性心臟病疾病負擔的變化趨勢,并進行趨勢檢驗,借助R 4.3.0進行2020—2035年中國缺血性心臟病疾病負擔預測。結果 1990—2019年,我國缺血性心臟病標化發病率、標化死亡率和標化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率均低于全球水平,但總體均呈上升趨勢,而全球均呈下降趨勢。中國及全球缺血性心臟病的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DALY率多發于老年人群。2020—2035年中國缺血性心臟病疾病負擔預計整體呈下降態勢[發病率、死亡率、DALY率的年均增長率(AAPC)分別為-0.400、-1.167、-1.318,P<0.001],中國和全球男性人群各指標的降幅均較女性更大。結論 我國缺血性心臟病防治形勢嚴峻,男性和老年人群的疾病負擔尤為沉重;由傷殘所致的疾病負擔較重;高收縮壓、高低密度脂蛋白是重要風險因素。未來應當關注我國缺血性心臟病的疾病負擔增長趨勢,重點加強男性及老年人群的預防干預。

【關鍵詞】 缺血性心臟病;疾病負擔;全球疾病負擔報告;風險因素;預測分析

【中圖分類號】 R 541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98

Trend and Prediction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Disease Burden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and Worldwide from 1990 to 2019

SU Wei,ZHANG Ying,MA Shuang*

School of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MA Shuang;E-mail:18810560657@163.com

【Abstract】 Backgrou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s recognized as the most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 worldwide,resulting in an increasing burden of disease on our population. Conducting trend and predictive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burden of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concern for health care policy.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burden of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and globally from 1990 to 2019,to predict the trend of change,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arrying out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Methods Based on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2019),the log-linear model in Joinpoin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s of the burden of disease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and globally from 1990 to 2019,and trend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predict the burden of disease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from 2020 to 2035 with the help of R 4.3.0. Results From 1990 to 2019,the 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and standardized DALY rate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were lower than the global level,but all of them showed an overall increasing trend,while all of them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globally. The high incidence,mortality,and DALY rate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and globally are mostly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and the overall burden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decrease from 2020 to 2035 (AAPC for morbidity,mortality,and DALY rates are -0.400,-1.167,and -1.318,respectively;P<0.001),with greater decreases in all indicators in men than in women in both China and globally. Conclusion The situation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China is severe,and the disease burden is particularly heavy in the male and elderly populations; the disease burden caused by disability is high; hig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ar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In the futur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disease burden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an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in men and the elderly population.

【Key words】 Ischemic heart disease;Disease burden;GBD;Risk factors;Forecasting analysis

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的疾病,是全球公認的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1],其死亡率水平高居全球首位[2]。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IHD患病率、死亡率不斷攀升,當前已成為公共衛生領域僅次于肺癌的頭號挑戰[3]。總體來看,當前國內外對IHD的研究側重臨床與治療,其疾病負擔相關的研究數量較少。同時,現有相關研究的視角單一,多聚焦于單項風險因素歸因、局部地區和特殊人群,對我國IHD整體流行趨勢與疾病負擔進行描述分析的研究較為空白,更加缺少縱向視角的趨勢分析與預測。事實上,疾病負擔研究是醫療衛生政策研究的重要議題,能夠呈現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人群與社會背負的疾病負擔及其發展軌跡,是實施疾病長期控制行動的基石,有助于精準把握防病重點并實施干預[4]。

基于此,本文整理分析了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的統計數據,對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的疾病負擔與危險因素及其變化趨勢進行比較分析。同時,本研究對我國及全球的IHD疾病負擔未來趨勢進行了預測,為我國未來有關政策制定提供實證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數據庫。GBD 2019囊括了1990—2019年全球204個國家(或地區)的369種疾病(或傷害)和87種風險因素的疾病負擔評估結果,該公開數據統一、可比[5]。

1.2 研究方法

通過發病率、患病率、死亡率、過早死亡損失壽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傷殘損失壽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等疾病負擔指標,體現疾病對人群的健康影響與致死危害程度。其中,發病率表示新發病例出現的頻率,反映疾病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大小,死亡率能夠衡量疾病致死危險的大小;YLL為死亡人數乘以各年齡的標準預期壽命所得;YLD通過預估患病率乘以疾病和傷害相互排斥的后遺癥殘疾權重來計算[6];DALY由YLL和YLD相加所得,將過早死亡和失能合并考慮,表示自發病到死亡的全部健康壽命年[7],用以衡量疾病引起的人群壽命減少和造成殘疾的程度。本研究選取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的疾病負擔及風險因素相關數據納入整理范圍。借助GBD數據庫發布的2017—2100年全球人口預測數據及其所對應的標準人群結構數據[8]進行各指標標化率的預測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利用Excel完成數據的初步整理。通過發病率、死亡率、YLL率、YLD率、DALY率和危險因素對應的標化死亡率、標化DALY率等指標,描述中國和全球IHD的疾病負擔與風險因素情況。采用折線圖對1990—2019年流行情況和疾病負擔的變化趨勢進行展示;考慮到本研究所涵蓋數據的分布特點,選用對數線性模型,借助Joinpoint 5.0.1,對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疾病負擔變化趨勢進行分析,計算各標化指標的年均增長率(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并進行趨勢檢驗;運用雙向分組條形圖呈現我國及全球1990年和2019年不同性別人群各年齡段的疾病流行情況和疾病負擔;利用R 4.3.0的貝葉斯年齡-時期-隊列分析(Bayesi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BAPC)包和集成嵌套拉普拉斯近似(integrated nested Laplace approximation,INLA)包,實現BAPC,依托INLA算法直接逼近后驗邊緣分布[9-11],預測2020—2035年中國和全球的發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運用ggplot2包繪制圖形。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流行情況對比分析

2.1.1 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發病水平:1990—2019年,中國與全球IHD發病數、發病率皆呈上升趨勢;年齡標化后,中國標化發病率雖然一直遠低于全球發病率,但縱向來看標化發病率整體呈上升趨勢,而全球標化發病率則整體呈現出下降態勢。2019年,中國標化發病率為197.39/(10萬人·年),全球標化發病率為262.39/(10萬人·年)。對比來看,中國占全球總發病人數比例從10.74%增至16.51%,中國發病率增幅則超全球5倍。從性別來看,中國和全球男性人群較女性的標化發病率明顯更高。見圖1和表1。

表1 1990年和2019年中國與全球IHD發病水平

Table 1 Level of morbidity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and the world in 1990 and 2019

年份 發病數 發病率 標化發病率

數值(例) 男/女 數值[/(10萬人·年)] 男/女 數值[/(10萬人·年)] 男/女

中國

1990年 1 262.23 1.36 106.64 1.28 177.10 1.47

2019年 3 500.28 1.21 246.09 1.16 197.39 1.45

AAPC 3.58 0.89 2.93 0.90 0.37 0.79

P值 <0.001 — <0.001 — <0.001 —

全球

1990年 11 752.03 1.42 219.67 1.40 316.40 1.69

2019年 21 203.48 1.45 274.04 1.44 262.39 1.68

AAPC 2.03 1.03 0.73 1.13 -0.67 1.03

P值 <0.001 — <0.001 — <0.001 —

注:AAPC=年均增長率;—表示無此項數據。

2.1.2 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死亡水平:1990—2019年,中國與全球IHD死亡數、死亡率皆呈增長趨勢;但是,年齡標化后,中國標化死亡率總體增長,而全球總體大幅下降,中國1990年標化死亡率遠低于全球水平,而2019年則達到116.41/(10萬人·年),與全球水平[117.95/(10萬人·年)]接近。見表2。

具體來看,由標化死亡率折線圖(圖1)可以較為直觀地看出,1990—2019年中國與全球IHD標化死亡率均呈現男性高于女性的特點。其中,中國標化死亡率的波動幅度較全球更大,中國男性人群的波動尤為明顯。自2011年以來中國總人群與女性人群的標化死亡率均基本與全球水平保持一致,而中國男性人群于2010年超出全球水平后,近年來數值有所降低,又逐漸趨近于全球水平。

表2 1990年和2019年中國與全球IHD死亡水平

Table 2 Level of mortality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and the world in 1990 and 2019

年份 死亡數 死亡率 標化死亡率

數值(例) 男/女 數值[/(10萬人·年)] 男/女 數值[/(10萬人·年)] 男/女

中國

1990年 607.76 1.19 51.34 1.11 98.98 1.41

2019年 1 874.00 1.21 131.75 1.16 116.41 1.63

AAPC 3.96 1.04 3.31 1.07 0.56 3.23

P值 <0.001 — <0.001 — <0.001 —

全球

1990年 5 695.89 1.13 106.47 1.11 170.45 1.45

2019年 9 137.79 1.19 118.10 1.18 117.95 1.52

AAPC 1.62 1.12 0.36 1.76 -1.24 0.88

P值 <0.001 — <0.001 — <0.001 —

注:—表示無此項數據。

2.2 1990年和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疾病負擔對比分析

總體而言,全球總人群的標化YLL率和標化DALY率水平較中國更高,而全球的標化YLD率則整體低于中國。1990—2019年,中國人群的標化DALY率基本保持不變,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整體上略有上升,而全球標化DALY率整體呈下降態勢。分性別來看,中國和全球男性人群的標化DALY率均高于女性,其中,中國女性在這30年內標化DALY率水平基本不變,中國男性的水平波動較為明顯;全球男性、女性則保持標化DALY率平穩下降。見圖2和表3。

2.3 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患者年齡分布

在流行情況方面,總體而言,中國與全球IHD的發病率、死亡率均伴隨年齡的增長不斷上升。其中,老年人群的發病率、死亡率高于中青年人群。1990年,中國各年齡層人群的發病率、死亡率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2019年中國8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死亡率均反超全球平均水平,中國85歲以上人群的死亡率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中國9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則達到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見圖3。

在疾病負擔方面,從整體來看,中國與全球IHD的DALY率均伴隨年齡的增長不斷上升。其中老年人群的發病率、死亡率高于中青年人群,最高年齡組人群DALY率水平超最低年齡組水平300倍。中國15~69歲的人群DALY率有所下降,而70歲以上人群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其中85~94歲人群的DALY率增幅接近50%;全球各年齡層人群DALY率均呈下降趨勢,50歲以上人群DALY率的降幅保持在(30%±5%)范圍內浮動。1990年,中國各年齡層人群的DALY率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2019年中國80歲以上人群DALY率均反超全球平均水平,中國90歲以上人群的DALY率超全球平均水平1.5倍。

2.4 1990年和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風險因素

對比1999年和2019年,中國和全球IHD前兩位的風險因素始終保持為高收縮壓與高低密度脂蛋白。顆粒物污染和吸煙在中國保持在第3、4位的排名;在全球保持在前5名內。1990—2019年,中國和全球由固體燃料所致的家庭空氣污染排名持續下降;環境臭氧污染和高BMI在中國和全球排名均平穩上升。相較于全球,高鈉飲食這一風險因素對中國人群的IHD疾病負擔影響較大。見表4。

2.5 2020—2035年中國及全球IHD流行情況與疾病負擔預測

根據模型數據,預計2020—2035年中國發病率整體呈下降趨勢,全球發病率總體較為平穩、略有上升。自2020—2035年,中國男性將由236.76/(10萬人·年)降至217.36/(10萬人·年),中國女性由2020年的164.86/(10萬人·年)降至157.44/(10萬人·年);全球男性由333.78/(10萬人·年)升至337.67/(10萬人·年),全球女性由199.22/(10萬人·年)升至203.96/(10萬人·年)。中國人群發病數有所減少,而全球人群發病數則有所增加。見圖4。

在死亡率方面,在此后的15年間,中國和全球的死亡率整體保持下降趨勢,中國降幅較全球更大。中國男性由159.02/(10萬人·年)降至128.34/(10萬人·年),中國女性由96.17/(10萬人·年)降至78.88/(10萬人·年);全球男性由141.82/(10萬人·年)降至130.11/(10萬人·年),全球女性由94.73/(10萬人·年)降至89.08/(10萬人·年)。中國人群死亡數有所減少,而全球人群死亡人數基本與往年持平且略有上升。

在疾病負擔方面,在此后的15年間,中國和全球的DALY率整體保持下降趨勢,中國降幅較大,全球DALY率水平較為平穩。中國男性由2 537.98/(10萬人·年)降至2 061.23/(10萬人·年),中國女性由? 1 389.01/(10萬人·年)降至1 066.31/(10萬人·年);全球男性由2 289.79/(10萬人·年)降至2 744.04/(10萬人·年),全球女性由1 638.70/(10萬人·年)降至1 561.18/(10萬人·年)。中國人群DALY數值有所減少,而全球人群DALY數值大小略有上升。

總體而言,中國男性3項指標標化率的變化幅度明顯高于女性,而全球不同性別間變化幅度差異較小,中國和全球在2020—2035年間依然保持男性各指標標化率高于女性的態勢。

3 討論

3.1 我國IHD防治形勢嚴峻,男性及老年人群疾病負擔尤為沉重

本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中國IHD標化發病率、標化死亡率均低于全球水平,但1990—2019年中國兩項指標整體均呈上升趨勢,而全球則呈下降態勢;中國標化YLL率、標化YLD率、標化DALY率3項指標水平均呈上升態勢,而全球各疾病負擔指標水平均有所下降。這表明我國IHD疾病負擔的加重,與過早死亡和傷殘損失所致的疾病負擔總體皆有所增加相關,且傷殘所致的疾病負擔尤其嚴重。

分性別來看,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男性人群整體由各類風險因素引起的標化發病率、標化死亡率、標化DALY率均高于女性人群。尤其值得高度關注的是,中國男性人群的標化發病率、標化死亡率已反超全球,且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由此可以推測,我國IHD防治形勢嚴峻,IHD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亟待加強對男性群體的關注。在年齡方面,從整體來看,中國和全球的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DALY率均集中于老年群體。這與既往研究中,IHD的高發人群是老年人群的研究結論一致[12]。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13],

這與標化前后中國人群各指標的變化趨向相同。相較1990年,2019年我國老年人群的發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與中青年人群之間的差異更加懸殊;而全球老年人群與中青年人群間的差異相對較小。因而在未來,我國需加強缺血性心臟的三級預防,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將防治重心適當向老年人群傾斜。

3.2 高收縮壓與高低密度脂蛋白是IHD的最主要的疾病負擔

研究結果顯示,在1990年和2019年,高收縮壓與高低密度脂蛋白始終為致使我國和全球高DALY率發生的前兩位風險因素,說明二者是IHD的重要危險因素,與現有研究結果一致[14-15]。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呈上升態勢,其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處于較低水平[16];且成年居民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有所提高[17]。因而,有效開展健康教育,強化居民的自主防治、監測意識;加強基層衛生服務建設,提升社區康養服務水平與居民基本衛生服務接受率[16-19],將有助于降低高收縮壓、高低密度脂蛋白的發生率,從而避免加重其所引起的疾病負擔。

在其他位列前十的風險因素中,顆粒物污染與吸煙在中國和全球均保持在前五位。中國和全球環境臭氧污染與高BMI的排名有所上升;飲食方面,高鈉飲食、低全谷物飲食和低豆類飲食是影響疾病負擔的主要因素,其中我國高鈉飲食較全球水平更高。以往研究顯示,環境中的顆粒物污染、臭氧等氣態污染物、吸煙和二手煙將會加劇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20-22]、加重心肌的負擔[23-24],且彼此存在一定的關聯:高鈉飲食、高BMI、空氣污染均會加大高血壓發生的可能[25-27],進一步對我國IHD的疾病負擔造成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因此,我國需由政府主導,做好大氣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引導居民進行自身生活方式干預[20],健康飲食,適量限制鈉鹽攝入量[28-29];保持規律且強度適宜的運動;戒煙限酒;并做好接觸環境污染的有效防護措施,最終構建起IHD的全社會防治網絡。

3.3 預計2020—2035年我國標化發病率、標化死亡率、標化DALY率有所下降

據本研究預測,2020—2035年中國的標化發病率、標化死亡率、標化DALY率均有所下降,而全球各指標水平較為穩定,除標化發病率略有上升外,另兩項指標均呈下降趨勢。數量方面,中國發病數、死亡數、DALY數值大小均有所降低,而全球各指標均略有上升。這說明我國近年來對IHD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防控工作,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發展[30]、基層管理路徑[31]的實施和疾病救治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居民沉重的疾病負擔,在未來的政策制定與落實工作中,可以結合既往經驗充實完善防治措施,持續對中國IHD疾病負擔實行有效控制。

3.4 小結

1990—2019年中國IHD各疾病負擔標化指標由1990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逐漸轉變為靠近甚至趕超全球疾病負擔平均水平,我國居民尤其是男性人群與老年人群疾病負擔尤為沉重;高收縮壓與高低密度脂蛋白是IHD最主要的疾病負擔;預計2020—2035年,中國和全球的標化發病率、標化死亡率、標化DALY率有所下降。因而,健全我國IHD防治網絡迫在眉睫,可以通過加強健康教育,做好三級預防,將資源在合理范圍內向重點人群傾斜,最終實現全社會共同參與,緩解我國居民的疾病負擔。

作者貢獻:蘇未負責設計研究方案、處理并分析數據、圖表繪制與論文起草;張穎負責背景資料收集、現狀梳理與排版;馬爽進行論文的修訂,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與審查,對文章整體負責,監督管理。

本文無利益沖突。

蘇未:https://orcid.org/0009-0008-5721-5252

張穎:https://orcid.org/0009-0004-6431-3521

馬爽:https://orcid.org/0000-0002-9514-2639

參考文獻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 2021[EB/OL].(2021-06-11)[2023-07-09].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s).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Collaborative Network.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2019) Results[EB/OL]. (2021-06-11)[2023-07-09]. https://ghdx.healthdata.org/gbd-2019.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Health Statistics Yearbook 2020[EB/OL]. (2022-05-23)[2023-07-09]. https://ghdx.healthdata.org/record/china-statistical-yearbook-2020.

MURRAY C J L,LOPEZ A D. Measur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3,369(5):448-457. DOI:10.1056/NEJMra1201534.

屈彥,王天一,楊津,等. GBD數據庫的數據提取方法與流程[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9,11(9):1043-1046.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9.09.04.

GBD 2019 Diseases and Injuries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369 diseases and injurie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90-2019: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Lancet,2020,396(10258):1204-1222. DOI:10.1016/S0140-6736(20)30925-9.

李茜瑤,周瑩,黃輝,等. 疾病負擔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18,34(5):777-780. DOI:10.11847/zgggws1118319.

GBD 2019 Demographics Collaborators. Global age-sex-specific fertility,mortality,healthy life expectancy (HALE),and population estimate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50-2019:a comprehensive demograph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 Lancet,2020,396(10258):1160-1203. DOI:10.1016/S0140-6736(20)30977-6.

RIEBLER A,HELD L. Projecting the future burden of cancer: Bayesi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with integrated nested Laplace approximations[J]. Biometrical Journal Biometrische Zeitschrift,2017,59(3):531-549. DOI:10.1002/bimj.201500263.

楊明,汪舒文,宇傳華. 1990—2019年中國皮膚惡性腫瘤疾病負擔狀況及發病趨勢預測[J].中國腫瘤,2022,31(11):853-861. DOI:10.11735/j.issn.1004-0242.2022.11.A002.

梁珊珊,周智華,李成程,等. 1990—2019年中國糖尿病疾病負擔及發病預測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3,26(16):2013-2019.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09.

曾穎. 老年人心血管風險評估與綜合干預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2.

侯佳偉. 從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看我國人口發展新特點及新趨勢[J].學術論壇,2021,44(5):1-14. DOI:10.3969/j.issn.1004-4434.2021.05.001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概要[J].中國循環雜志,2022,37(6):553-57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6.001.

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修訂聯合專家委員會. 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國循環雜志,2023,38(3):237-271.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3.001.

馬麗媛,王增武,樊靜,等.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關于中國高血壓流行和防治現狀[J].中國全科醫學,2022,25(30):3715-3720. DOI:10.12114/j.issn.1007-9572.

2022.0502.

SONG P K,MAN Q Q,LI H,et al. Trends in lipids level and dyslipidemia among Chinese adults,2002-2015[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S,2019,32(8):559-570. DOI:10.3967/bes2019.074.

謝雨芬,魏紹峰,楊倩,等. 社區康養服務中個性化營養干預對老年人群高血壓的防治效果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23,50(6):1080-1085. DOI:10.20043/j.cnki.MPM.202204604.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修訂聯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J].中國循環雜志,2016,31(10):937-953.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6.10.001.

SUN Q H,WANG A X,JIN X M,et al. Long-term air pollution exposure and acceler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and vascular inflammation in an animal model[J]. JAMA,2005,294(23):3003-3010. DOI:10.1001/jama.294.23.3003.

宋瑋. 吸煙和戒煙對冠心病患者巨噬細胞膽固醇外流的影響[D]. 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2.

徐佳輝,王德征. 大氣顆粒物污染與吸煙對心腦血管疾病影響的

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22,30(6):469-472.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22.06.015.

WU C F,KUO I C,SU T C,et al. Effects of personal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matter and ozone on arterial stiffness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healthy adults[J].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0,171(12):1299-1309. DOI:10.1093/aje/kwq060.

馬艷琴,王俊東. 環境污染與心血管系統疾病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6):800-802.

ENTE A,O'Donnell M J,RANGARAJAN S,et al. Association of urin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excretion with blood pressure[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4,371(7):601-611. DOI:10.1056/NEJMoa1311989.

王琦,杜文雯,宋曉昀,等. 中國成人體質指數軌跡與高血壓及血壓水平關系[J].衛生研究,2023,52(3):354-361. DOI: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23.03.002.

付蘋,李吉慶,司書成,等. 空氣污染暴露與高血壓發病風險的關聯:基于英國生物銀行的隊列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22,26(10):1229-1234. DOI:10.16462/j.cnki.zhjbkz.

2022.10.020.

董洋宏,石治宇,尹新華. 鈉鹽攝入量在高血壓中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8,39(2):190-194. DOI:10.16806/j.cnki.issn.1004-3934.2018.02.015.

張琪,宋曉鵬,任茂佳,等. 低鈉飲食對心血管事件影響的研究現狀[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9,24(5):477-480.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9.05.021.

劉子言,肖月,趙琨,等.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進展與成效[J].中國公共衛生,2019,35(6):657-664. DOI:10.11847/zgggws1121468.

曾益新,祝墡珠,于曉松,等. 中國成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基層管理路徑專家共識(建議稿)[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3):251-261. DOI:10.3969/j.issn.1007-9572.

2017.03.001.

(收稿日期:2023-08-16;修回日期:2023-12-26)

(本文編輯:李婷婷)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 一区二区午夜|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 国产在线八区|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色综合五月婷婷| 青青久久91|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亚洲第一区在线| 制服丝袜一区|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91精品网站|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久久综合色88| 91视频日本| 在线播放91|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人人艹人人爽| 国产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19p| 97在线公开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亚洲h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在线97|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91九色最新地址|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天堂成人av|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VA中文字幕| 91毛片网|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欧美国产综合|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