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強, 彭英杰, 楊亞帥, 張玲娟, 馮越
(1. 廊坊師范學院;2. 河北師范大學;3. 河北省科技信息和檔案中心)
當前,國外對雙碳建設工作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但國內的關注熱度正在與日俱增[1-4]。文獻[1]討論了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的主要挑戰,分析了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實施路徑;文獻[2]闡述了雙碳背景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文獻[3]指出城市在實現雙碳目標中應居先導地位,并提倡對新形勢下城市引領機制的理論基礎、政策環境變化及優化方案進行系統性思考;文獻[4]指出了城市是落實“雙碳”的重要載體,探索了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的根本路徑。在此情況下,本文對河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必要性和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以期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5],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現代化城市變得日益龐大和復雜。2022 年最新數據顯示[6],截至上一年底,河北省常住總人口為744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4554萬人(相比前一年度增加了7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1.14%(相比提高了1.07 個百分點),具體如圖1所示。從增量看,河北省城鎮化建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人口規模的快速增加,給城市有限的資源、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給河北省城市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圖1 河北省常住人口及城鎮化率的變化情況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日趨成熟,河北省智慧城市建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這些技術的迭代升級不僅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全面進步,也為新型智慧城市的構建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河北省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加強了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7]。此外,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河北省在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同時,也致力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8]。因此,河北省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符合時代變化和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種“城市病”接踵而至。在傳統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很多項目未能充分考慮城市的自身需求和居民的實際利益,導致“千城一面”“重項目、輕規劃”“重建設、輕應用”[9]等問題日益嚴重,加劇了“信息煙囪”和“數據孤島”等問題[10-11]。
為應對此類問題,河北省積極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強調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加大智慧城市的投入力度,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加速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發展。
2021 年9 月河北省智慧城市聯合會發布的《京津冀(河北)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報告2015-2020》顯示,河北省智慧城市發展水平平均得分由2016年的39.55 提升至50.28,整體呈上升趨勢[12]。2021 至2022年,河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仍在全面提速。
現階段,河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為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構建全面、多層次的智慧城市政策體系,為技術應用和城市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導,河北省先后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及相關文件(見表1)。

表1 河北省智慧城市相關政策及方案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以來,河北省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把科技創新作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重要支撐。這一戰略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實現了質的飛躍,為建設創新型河北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最新數據顯示[13],2022年,河北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由全國第25位上升到第20位;技術合同成交總額達到了1300 億元,相比2012 年增長了十倍。此外,技術成果同樣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尤其是在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不僅優化了城市管理,提升了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還有效促進了綠色低碳的城市發展模式,為實現雙碳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在智慧城市核心技術的專利申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截至2022年底,申請人所在省為“河北”的“智慧城市”相關技術專利數量達111件,同比增長14.4%。其中,發明專利授權65件,同比增長15.4%。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科技實力不斷增強、智慧城市建設成果不斷豐富,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強大支撐。
為深入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全面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河北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中心,持續深化城市治理、數字政府、惠民服務、生態宜居[14]等主題應用。
河北省在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過程中,通過建立省級政務云和集成區塊鏈技術與電子證照的系統,顯著提升了政務服務的數字化水平,進一步推進了“一網通辦”“一證通辦”政策,減少群眾現場辦理需求。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河北省各地市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民化水平,并加強數字化城市管理。以廊坊市為例,開發區數字城管系統,去年8月累計接收處置案件達1580 件(環比增加146 件),處置率、按期處置率、結案率、按期結案率四項指標呈“三升一降”良好態勢[15]。同時,智慧消防平臺的投入使用已經整改了6000余處消防隱患,消防事故同比減少20%[16],顯著提升了城市治理能效。
河北省在“互聯網+醫療”領域方面取得突破。通過5G智慧醫院的引入,結合醫療專網和網絡切片技術,省內醫院實現了患者全流程服務覆蓋。5G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并擴大了遠程醫療服務范圍,優化了分級診療體系。目前,全省95%的公立醫院已建有HIS(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和電子病歷系統。2020年以來,132個縣(市、區)的縣級醫療機構和全省8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建設了遠程診室,380 余家二級以上醫院建設了遠程診療系統,進一步優化了醫療資源配置[17],為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和宜居的生態環境打下了堅實基礎。
本文從城鎮化進程、科技發展及傳統智慧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闡述了河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必要性,并從政策、技術及應用三方面分析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現狀。目前,河北省各個領域都開始實施“雙碳”戰略,促進低碳轉型,相信,通過河北省雙碳工作的貫徹落實,能夠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進一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