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彤, 蔣振鵬, 王斌
(山東高新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在測繪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GPS系統通過接收衛星信號并進行精確地測量,能夠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在測繪數據獲取中,高精度GPS 技術可以用于測量地理坐標、高程和時間等參數,為測繪工程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在實際應用中,高精度GPS 技術常常與測量儀器結合使用,如全站儀、電子水準儀等。通過將GPS 接收器與測量儀器進行連接,可以實現測量數據的實時采集和處理。這種組合技術可以在不同的測繪任務中發揮作用,例如測量地點的經緯度坐標、控制點的位置、地形特征的高程等。
遙感技術是通過獲取、解釋和分析衛星或航空平臺上獲得的遠距離傳感器數據,以獲取地表信息的一種方法。在測繪工程中,遙感技術廣泛應用于獲取大范圍、高分辨率的地表數據。遙感技術在測繪數據獲取中的應用包括但不限于:①土地覆蓋分類:通過對遙感影像進行圖像處理和分類算法,可以將地表特征分類為不同的土地覆蓋類型,如森林、農田、水域等。這對于土地利用規劃和環境管理具有重要意義。②地形和地貌分析:遙感技術可以提供地表高程信息,從而實現地形和地貌特征的提取和分析。例如,可以通過獲取數字高程模型(DEM)數據,生成地形剖面、坡度圖和等高線圖等,為地形分析和工程設計提供基礎數據。③災害監測與評估:遙感技術可以實時監測自然災害如洪水、地震和森林火災等,及時評估災害影響范圍和損失,為救災和重建提供支持。
激光雷達測量技術是一種通過發射激光束并測量其返回時間來獲取地表數據的高精度測量技術。激光雷達系統可以提供高密度、高精度的點云數據,廣泛應用于測繪工程中。激光雷達測量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包括但不限于:①地形建模:通過激光雷達測量獲取地表點云數據,并使用地面提取算法,可以生成高精度的地形模型。這對于地形分析、工程設計和水資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②建筑物三維建模:激光雷達可以精確測量建筑物的形狀和結構,實現高精度的三維建模。這在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③森林資源調查:激光雷達可以快速獲取森林的垂直結構信息,如樹高、樹冠密度和林分結構等。這對于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案例一:道路測量和規劃
在道路測量和規劃中,高精度GPS 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結合GPS 接收器和測量儀器,可以實現道路幾何參數的快速測量和數據采集(見表1)。
通過使用高精度GPS 技術進行道路測量,可以獲取每個測量點的經度、緯度和高程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用于生成道路的幾何特征圖,并為道路規劃和設計提供準確的地理信息支持。
案例二:土地利用規劃
在土地利用規劃中,遙感技術提供了大范圍土地覆蓋分類和變化監測的能力(見表2)。

表2 土地利用分類數據示例
利用遙感影像數據和圖像處理技術,可以對土地覆蓋進行分類和統計。表2展示了一個土地利用分類的示例,包括不同類別的面積和百分比。這些數據在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價值。通過上述案例和數據展示,可以進一步說明高精度GPS技術、遙感技術和激光雷達測量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2]。這些技術的應用為測繪工程提供了準確的數據和空間信息支持,促進了測繪工作的效率和精度提升,同時也為城市規劃、環境管理和資源開發等領域提供了有力的決策依據。
在測繪數據處理與分析中,數據的準確性和質量是關鍵因素。GIS提供了一系列數據預處理和質量控制技術,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一致性。①數據清理與去噪:通過去除數據中的異常值、離群點和錯誤數據,可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常用的方法包括平滑、濾波和插值等。②數據匹配與糾正:將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匹配和糾正,以消除數據間的偏差和不一致性。例如,將GPS 測量數據與地理坐標系統進行轉換,確保數據在同一坐標系統下一致。③空間插值與填充:對于缺失或不完整的數據,可以使用插值方法進行填充,以生成連續的數據表面。常見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離加權插值、克里金插值等。
公式1:反距離加權插值公式
式(1)中:表示了反距離加權插值方法中,目標位置x0處的數值Z(x0)由周圍n個已知點的數值Zi加權平均得出,權重wi根據目標位置與已知點的距離計算而得。
GIS 提供了豐富的空間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工具,可以從測繪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支持決策和規劃過程。①空間查詢與選擇:通過空間查詢操作,可以根據特定的空間關系從數據集中篩選出感興趣的要素。例如,基于空間范圍進行篩選或基于空間拓撲關系進行選擇。②空間統計分析:利用空間統計方法,可以分析空間數據的分布、聚集性和相關性等特征。常用的空間統計分析方法包括空間自相關分析和點模式分析等。
公式2:莫蘭指數計算公式
式(2)中:表示了莫蘭指數的計算方法,其中Zi和Zj分別表示要素i和j的屬性值,wij是權重矩陣中的元素,Z是所有要素屬性值的均值。空間模型構建:基于空間數據分析結果,可以構建空間模型來模擬和預測地理現象的變化趨勢和空間分布。常見的空間模型包括地理加權回歸模型和空間插值模型等。
地形分析和地貌特征提取是測繪工程中重要的應用領域。GIS 提供了多種工具和算法,用于從測繪數據中提取和分析地形和地貌特征[3]。①地形剖面分析:通過提取地表高程數據,可以生成地形剖面圖,展示地表的高程變化情況。這對于道路設計、地質勘探和水資源管理等具有重要意義(見表3)。

表3 地形剖面數據示例
②坡度和坡向分析:通過計算高程數據的坡度和坡向,可以獲得地表的陡峭程度和朝向信息。這對于土地利用評估和自然災害風險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公式 3:坡度計算公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GIS在測繪數據處理與分析中的應用,下面將提供一個具體案例分析,并展示相關數據。
案例三:洪水風險評估
在洪水風險評估中,需要進行水流路徑分析、洪水淹沒模擬和災害風險評估等工作。通過GIS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功能,可以實現對洪水風險的全面評估(見表4)。

表4 洪水淹沒模擬結果示例
通過分析地形數據、降雨數據和水流模型,可以模擬洪水的淹沒情況,并評估不同區域的洪水淹沒程度。表4 展示了洪水淹沒模擬的結果示例,包括不同區域的淹沒面積和淹沒程度。這些數據對于洪水風險管理和應急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通過以上案例分析和數據展示,可以看到GIS 在測繪數據處理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數據預處理和質量控制技術,可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而空間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能夠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支持決策和規劃過程。此外,地形分析和地貌特征提取能夠深入了解地理現象。這些應用使得GIS成為測繪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通過對GIS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提供了具體案例和數據展示,展示了GIS 在數據獲取、處理與分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GIS 在測繪工程中仍面臨一些挑戰。其中技術挑戰包括數據質量和一致性、數據處理與分析算法以及技術更新與培訓等方面。這需要持續關注技術發展,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工具和算法,以應對復雜的數據處理需求。同時,數據安全與隱私問題也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護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相信GIS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可以期待GIS 在數據獲取、處理和分析方面的進一步提升,為測繪工程師提供更多更強大的工具和技術支持。同時,也需要不斷關注技術挑戰,并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推動GIS在測繪工程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