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
(莒縣嶠山鎮衛生院)
現今醫療衛生領域,電子信息工程的應用已成為推動醫院管理現代化的關鍵因素。隨著醫療行業對數據精度和處理速度要求的提高,傳統的紙質記錄和手工操作已無法滿足現代醫療服務的需求,電子信息工程通過引入高效的信息系統,提升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現代醫療行業中,電子信息工程的核心運作內容之一是醫療數據統計,這一領域包含了對多種醫療信息系統的數據采集、轉換與整合。從醫學影像傳輸系統(PACS)、臨床試驗信息系統(LIS)和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中采集數據,是構建綜合醫療信息網絡的基礎。PACS 作為醫學影像的存儲和傳輸平臺,提高了影像數據的可訪問性和交互性,通過高效的數字化處理優化診斷流程;LIS則負責處理和管理實驗室數據,包括生化、血液和微生物等各類檢驗結果,其高度自動化和精準度對臨床診斷至關重要;而HIS 則是醫院運營的信息化核心,是醫院日常工作和決策支持的數據基礎。數據采集和轉換過程中,應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規范化,將不同來源和格式的數據統一到標準化的框架內,以便于數據的整合、分析和應用[1]。數據倉庫存儲大量的醫療數據,支持復雜的數據查詢和分析操作,通過對數據的規范化處理和集中存儲,醫院能高效進行數據挖掘,提取出對臨床決策、醫療服務優化和醫院管理改進有價值的信息。電子信息工程通過復雜的數據處理流程,將分散的醫療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增強了醫療行業的信息化程度,提升了整體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為醫療行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數據驅動力。
現代醫院電子信息工程領域,護理管理系統的實施與優化是其核心運作內容之一,旨在通過高度信息化的手段,提升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確保患者護理過程的安全性和連續性。電子護理記錄作為系統的基礎,實現了護理活動的全面數字化記錄,通過標準化的記錄模板和實時數據輸入,提高了記錄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加強了護理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共享性,系統中的護理計劃管理功能則針對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確保護理活動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患者監護方面,護理管理系統通過集成的監測設備和傳感器,實時監控患者的生理參數和健康狀況,如心率、血壓和體溫等,及時發現患者狀況的變化,如圖1 所示,系統中的臨床決策支持工具,如智能警報和護理建議,可增強護理服務的有效性。

圖1 患者心率監控
智能化績效考核系統通過高度自動化的數據采集、深入分析和綜合整理,實現對醫院日常工作數據的全面評估,進而對不同院系的日程開支與收入進行詳細記錄和評價,建立績效考核平臺,并據此計算績效薪資[2],如圖2 所示。智能化績效考核系統中,薪資計算模式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模式側重于院系經濟活動的成本核算,即對每個院系的開支及管理成本進行獨立核算,將各院系日常活動中的直接成本(如醫療耗材、設備使用等)和間接成本(如行政管理、基礎設施維護等)作為計算基礎,同時考慮每個院系收治患者的各項費用支出,準確評估各院系的經濟效益和財務績效,為績效薪資提供科學依據;第二種模式則更注重技術授權和數據完整性,通過對管理技術的授權,系統確保各院系日常活動產生的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涉及財務數據的收集、工作效率、服務質量、患者滿意度等多維度指標,提供更全面的績效考核視角。

圖2 智能化績效考核平臺
患者管理模塊主要職能是提高患者信息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優化整體醫療服務流程。患者管理系統集成了患者信息的錄入、存儲、處理和檢索功能,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涵蓋患者登記、預約排班、住院管理、出院管理及費用結算等多個方面,實現從患者入院到出院整個過程的信息化管理。患者登記階段,系統能精確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醫療歷史,為后續的診療提供重要數據支持;預約排班功能則通過智能算法優化了醫生的工作時間表和患者的就診安排,減少了患者等待時間,提升了就診效率;住院管理功能關注患者住院期間的全面信息跟蹤,包括病床分配、治療計劃執行、醫囑管理等,確保患者得到連續且一致的護理服務;出院管理模塊則涉及出院審批、病歷歸檔、后續治療指導等環節,保障患者出院過程的順暢和有序[3];費用結算功能的優化顯著提升了醫院的財務管理效率和患者的支付體驗,自動計算患者的醫療費用,支持多種支付方式,同時與醫保系統無縫對接,確保費用的準確性和透明性。患者管理系統還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可對患者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為醫院管理和醫療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提高了醫療服務的可達性和便捷性,為構建高效、現代化的醫療服務體系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
醫院信息系統中醫療服務模塊是實現醫院醫療活動信息化的關鍵環節,整合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該模塊包含診療計劃管理、醫囑執行、檢驗檢查處理、手術管理等多個子模塊,形成全面覆蓋醫療服務各個環節的信息系統。診療計劃管理方面,HIS 通過準確記錄和跟蹤患者的治療計劃,確保醫療活動按照既定路徑高效進行;醫囑執行模塊則通過電子醫囑系統,實現醫囑的即時傳達和精確執行,降低醫療錯誤的風險,其界面如圖3 所示;檢驗檢查處理模塊能夠高效管理和處理各類醫學檢驗和影像學檢查數據,為醫生提供準確的診斷依據;手術管理模塊則關注手術流程的各個環節,包括手術排程、手術室管理、術中記錄和術后跟蹤,確保手術過程的安全和高效。此外,HIS還集成了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通過對臨床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為醫生提供診療建議,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治療的有效性。醫療服務模塊在提升醫院運營效率的同時大幅優化了患者的就醫體驗,系統的高度信息化縮短了患者的等待時間,提升患者滿意度。醫療服務的質量控制方面,HIS 提供了嚴格的質量監控機制,系統跟蹤醫療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從診斷到治療再到護理,確保所有活動都符合預定標準和最佳實踐,收集和分析醫療錯誤和不良事件的數據,持續改進醫療服務質量。

圖3 電子醫囑系統
藥物管理是醫院藥品流通和管理的核心部分,集成藥品采購、庫存管理、配藥、發藥及藥物監測等多個環節,實現藥品管理信息化和自動化。藥品采購環節,基于對醫院藥品需求的準確預測和實時監控有效地指導藥品的采購計劃,避免藥品短缺或過剩的問題,能追蹤藥品批次、有效期和質量標準。庫存管理方面,HIS 的藥物管理模塊能夠實時監控藥品的存儲狀態和庫存水平,自動觸發補貨或降低庫存的操作,優化庫存管理,分析藥品使用趨勢和消耗模式,幫助醫院合理規劃藥品存儲空間和配置資源。配藥和發藥環節是藥物管理模塊的另一重要功能,通過電子醫囑和條形碼技術,可實現藥品配送的準確性和追蹤性,減少藥物錯誤和交叉污染的風險,還包含藥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癥的檢測功能,提高藥物安全性;藥物監測是收集和分析藥物使用數據,監控藥物不良反應,為臨床藥物治療提供重要的決策支持,對藥品使用模式進行深入分析,指導醫院合理使用藥物,降低藥品成本。由此可見,藥物管理模塊的先進功能提高了醫院藥品管理的準確性和透明性,降低了藥物相關的醫療錯誤,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安全。
收費管理方面,財務管理模塊通過與診療服務、藥品管理等其他模塊的無縫集成,實現了醫療服務和藥品費用的自動計算和實時收費;成本控制是基于詳細記錄和分析醫院的各項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資成本、設備折舊等,幫助醫院識別成本節約的機會,優化資源配置,通過設置成本中心和責任會計系統實現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和內部成本核算;預算管理功能通過提供預算編制、執行和監控的全過程管理,支持醫院進行科學的財務規劃和控制,能根據歷史數據和未來趨勢,輔助醫院制定合理的年度預算,并通過實時的預算執行情況反饋,及時調整財務策略。
綜上所述,從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到增強患者安全,從優化資源配置到支持數據驅動的決策制定,電子信息工程的應用為醫院管理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醫療需求的變化,持續地創新和改進仍然至關重要,醫院需不斷探索和實施更先進的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以應對日益復雜的醫療環境,確保持續提供高效、安全且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并能充分地利用電子信息工程的力量,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體驗,為醫療行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