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聚焦新福建建設宏偉藍圖和“四個更大”重要要求,按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一屆四次、五次全會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任務,緊扣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重要使命,以實體經濟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厚植綠色底色,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取得新突破。
生活在一個安定穩定的社會,是百姓的幸福。我們將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堅決守住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底線紅線。
筑牢安全發展防線。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枕戈待旦的警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狠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燃氣、危化品、水上運輸和漁業船舶、道路交通、消防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狠抓食品藥品安全,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嚴把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狠抓防災減災救災,深化“五個一百”公共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常態長效推進基層防汛、防臺風標準化建設,提升災害預警、組織動員、應急處置、災后恢復能力,守護全省人民歲月靜好,保障八閩大地歲歲安瀾。
筑牢風險防范屏障。增強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未雨綢繆、抓早抓小,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防范政治風險,深化反顛覆、反滲透、反邪教、反恐怖和意識形態斗爭,切實維護政治安全。防范能源安全風險,加大支撐性電源和輸電通道建設,統籌煤電油氣保障。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全面加強地方金融組織監管,推動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著力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持續做好“保交樓”工作;以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為重點,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健全化債長效機制,確保政府債務整體風險可控。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改善、招商引資工作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久久為功,決不允許寅吃卯糧、透支未來。
筑牢社會治理根基。著力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提升市域治理現代化水平,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推廣近鄰黨建、網格化服務管理等模式,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提升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水平,全力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向縱深發展,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突出違法犯罪。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實施“五化”“四到位”路線圖,積極開展“四門四訪”、信訪評理等工作,堅決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妥善處理工傷賠償、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等矛盾糾紛,讓老百姓感受到和諧無處不在、平安就在身邊。
(節選自2024年1月23日在福建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