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總抓手,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進“三個十大”行動,穩扎穩打、踏踏實實,著力塑造“十個新優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一是提高本質安全水平。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落實落細“八抓20條”,壓實責任,全方位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深化化工行業安全生產整治提升,成立省化工安全研究院。加強礦山、交通、燃氣、消防、建筑施工、海上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抓好森林防滅火、防汛抗旱、防震減災、極端天氣等防范應對。推進全員安全文化建設,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應急指揮、救援、物資保障能力。扎實做好食品藥品、疫病防控等各領域安全工作。
二是維護經濟金融安全。建好金融風險防控大數據平臺。積極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落實城投公司舉債融資提級管理制度。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確保預售資金監管到位,扎實完成“保交樓”年度任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財力下沉,支持基層做好“三保”工作。
三是確保能源供應安全。大力改造提升傳統電源項目,爭取外電入魯1300億千瓦時以上、綠電占比提高到20%左右。促進油氣增儲穩供,沿海液化天然氣年接卸能力達到1500萬噸以上。開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四是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鼓勵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提高社會治理精細化數字化水平。建立健全“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強化信訪工作法治化建設和源頭治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探索我國宗教中國化的“山東路徑”。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現代化建設,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節選自2024年1月22日在山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