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認真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省委歷次全會精神,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三個更加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踐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要求,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不斷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取得新成就,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新篇章。
聚焦創建美麗中國先行區,奮力推動更高水平保護。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加快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譜寫美麗中國建設青海篇章。
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化“十個一”工作,持續加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
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穩定疆煤入青渠道,加大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推進橋頭、格爾木、魚卡等火電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有序組織跨省電力交易,全力保障電力供需平穩。實施澀北氣田穩產示范等項目,推動政府儲氣設施建成運營,天然氣產量保持在58億立方米以上。深入開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資源綜合利用提質增效行動,加強戰略性資源儲備保護和有序利用。
防范化解經濟領域風險。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嚴格落實一攬子化債措施,堅決遏增量,妥善化存量,全面完成年度化債任務,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穩妥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因城施策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完善和落實產業園區租購并舉住房支持政策,持續抓好保交樓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抓好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八大行動”,強化風險隱患源頭管控、動態管理、超前治理,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嚴格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監管。實施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建強應急指揮、物資保障、搶險救援體系,完善地震、洪澇、干旱、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防御體系,健全災害性天氣遞進式預警、分等級調度“叫醒”“叫應”機制,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四下基層”制度,建立接訪下訪、服務基層長效機制,協同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依法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提高城鄉社區為民服務能力和水平。深入推進“八五”普法,健全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立體化、全天候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涉黑涉惡、“盜搶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繪出平安青海建設新“楓”景。
(節選自2024年1月24日在青海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