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艷紅
生活中,孩子們經常有各種問題:為什么鳥會飛?為什么天空會下雨?洗碗機為什么會洗碗?……而通過閱讀或其他方式的視聽,孩子們也會有各種質疑和思考:為什么花木蘭可以隱藏女孩子的身份那么久?匹諾曹的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敢于懷疑、敢于提問、敢于批判的態度或習慣,就是質疑精神。它是非常重要的思維品質,不僅是人類美好生活的基礎,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科學發明層出不窮的原動力。
質疑精神為什么能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答案是,質疑精神是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組成成分,批判性思維作用的發揮與質疑精神的強力推動密切相關。
批判性思維,啟動!
質疑,是批判性思維啟動的前提和深化的動力。批判性思維是不盲從、不迷信的思維方式。我們平常聽到、讀到或想到的,并不一定都是真實的,質疑精神能促使我們保持警覺、心存疑惑。只有立足于此,我們才有可能通過不斷地搜集各種證明、證據,對聽到、讀到、想到的事物的真實性、價值等進行不斷反省或反思,最終鑒別出真偽并做出明智的選擇。思維的反省和反思過程就是批判性思維展開的過程,而質疑精神則是不斷推動反思或反省深入開展的動力。
怎樣保持做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么”?
質疑,是批判性思維發揮推陳出新作用的先決和必要條件。每個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小腦瓜里總會冒出無數個為什么,因為那時他們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傳統、權威、思維定式的影響,創造能力處于高速發展期。而處于各種束縛之中的成人卻很少能夠這樣。
質疑是創造、創新非常重要的基礎。成人要想打破身上固有思想的束縛,第一需要質疑精神披掛上陣,不斷深入地反思或反省,為原創想法和新奇方法的出現掃清障礙;第二需要質疑精神不斷推動思維對于原創想法、新奇方法的檢驗和評估,只有經受住最嚴苛的檢驗和評估,一些原創的想法和方法才可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力量。
不斷拓展認知范圍
對于生活在相對封閉世界的孩子來說,立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志向,養成多讀、多看、多思的習慣,不斷拓展自己的認知范圍,廣闊世界的大門才能逐漸打開,可以提出的問題也會更加多樣,問題的質量才能顯著提升,獨特而有趣的問題將會使孩子們的認知水平迅速提升到新的高度。
時刻保持對世界的新奇感
每個孩子在生命初期之所以質疑精神爆棚,是因為世界在他們的眼中是新的。越是對世界充滿新奇之感的孩子,越喜歡質疑、發現和探索。伴隨著成長,當世界不再陌生,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不僅能讓我們在陌生中看到熟悉,更能在熟悉中看到陌生。時刻體驗新奇之感,質疑精神自然就會萌生。
擁有善于聯想的大腦
聯想,能幫助我們或將同一事物置于不同的時空,或努力在不同事物之間建立聯系,聯想將給予我們一個需要重新審視的新世界。譬如當我們嘗試將古老故事中的主人公置于當代的環境,就會提出很多新問題;當我們嘗試把音樂的旋律引入繪畫的課堂,畫作也會飛起來……
對感興趣的事物要追問
動畫電影《寶蓮燈》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的歌詞中有這么一句話:這世界是那么的神奇,還有多少事待我揭開秘密。試想,如果我們做什么都淺嘗輒止,在事物的神奇美妙展現出來之前早已將其拋棄,又怎能發現其價值?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一定要集中精力,嘗試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可行的辦法,探尋問題的答案。在探尋的過程,看似是在結束一個問題,實則會引發更多的問題,而不斷增多的問題,將帶領我們真正體悟其中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