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監督如何發揮到位?
日常監督怎樣找到有效抓手?
如何解決監督效果層層衰減的問題?
……
近年來,如何進一步完善監督體制機制,成為眾多國有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
對此,作為供電可靠率保持全國前列的國有企業,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紀委自2023年以來,與中國人民大學紀檢監察學院倪星教授團隊組成聯合課題組,以黨內監督為主導,統籌各類監督力量,探索建立了升級版的“三維聯動”大監督體系,通過“橫向融合、縱向貫通、靶向治理”,精準發力強化廉潔風險防控,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4年元旦后第一個工作日,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綜合服務中心的員工便忙碌起來。他們通過查看車輛行駛記錄、加油記錄、無單出車記錄等,排查本部和下轄單位的車輛管理風險,再逐個比對核實。
“我們公司共有8000多名員工。光靠紀委‘單打獨斗’力量遠遠不夠,需與有關職能部門聯動配合。”該公司紀委副書記、紀委辦主任易明誠說,“得益于‘三維聯動’大監督體系,綜合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能發揮其專業優勢進行監督,把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以車輛督查為例,上述部門分析研判存疑車輛行駛數據,將篩選出的可疑公車行駛信息再經過人工復核,最終把疑似問題線索報給公司紀委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監督實效。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監督事項的不斷增多,加之職能部門主動履行監督責任的意識較薄弱,如何壓實職能部門監督主責,提升監督精準度,是紀檢機構在監督執紀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為此,橫向融合專業監督的相關機制應運而生:一方面制定涵蓋16個職能部門66條的《預警事項來源清單》,完善紀檢與審計、財務、組織等監督協調協助機制以及信息共享、線索會商機制;另一方面,每季度召開大監督工作聯席會,推動監督橫向到邊。
“作為公司的內控部門,我們主要是進行任期經責審計、工程投資審計、各類專項審計,以及對關鍵業務領域常態化監督。”該公司紀委委員、審計監管部主任汪蕾表示,“比如針對一些特殊時期出臺的優惠電價是否執行到位,基本電費的收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不規范的地方,會整理出清單,分析其背后可能涉及的廉潔風險問題并與紀檢機構進行會商。”
“去年以來,紀委辦與多個部門已開展供電服務、物資置換等領域的線索核查工作,編制風險簡報3期,督辦職能部門協同解決問題19個。”易明誠說。
在倪星教授專家團隊主要成員、蘭州大學管理學院青年研究員王銳看來,隨著現代國企的發展,其合規管理、風險管理以及內控等制度已經做得比較完善。與此同時,紀委的政治監督功能也被提上議程。在該過程中,政治監督與職能部門如何掛鉤,怎么既保證廉潔國企的運行,又能確保其向前發展,這需要不同部門之間進行磨合。
對此,易明誠介紹,專家團隊在已有的“三維聯動”大監督體系上提出優化意見。“目前,橫向融合的工作主要包含大監督聯席會、預警事項來源清單與智慧監督系統等。為了加強與職能部門之間的聯動,正在探索出臺《監督貫通協調聯動行動方案》,以此為引領,完善《監督工作貫通協調機制聯席會議制度》《圍繞預警事項的協同監督機制》等配套規范。”
“第四季度我們主要是對工程分包控制價設置、工程分包結算的工程量、分包單位領用的物資、工程簽證及設計變更等方面進行檢查。”國網南京供電公司下屬單位、六合供電服務中心紀委書記易善文說。就在前不久,易善文所在公司作為日常監督第5片區四季度輪值組長單位,將成員單位分為3組開展現場互查。
“片區的監督工作,主要是根據重點關注的問題進行排查、匯總,再重點分析共性問題的成因及提出整改方案。”該公司紀委辦副主任王姍姍說。
作為“三維聯動”大監督體系中的一部分,2022年以來,該公司圍繞“絕大多數”,縱向貫通各級監督,發揮紀委委員和職能部門、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作用,構建起直插基層的監督片區,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
王姍姍介紹,在具體操作上,紀委辦將基層黨組織按專業劃分為5個片區,由公司紀委委員掛帥,職能部門紀檢委員發揮專業指導作用,基層黨組織紀委書記或紀檢委員按季度擔任輪值組長,形成縱向1+N+X(紀委委員+職能部門+基層黨組織)的管理體系。
“每個片區有共性的檢查,比如違規吃喝、員工8小時外的監督。另外一些是根據不同片區的特點進行的監督,比如營銷環節、安全生產保護等方面的檢查。此外,還有特殊節點的監督檢查,比如節前檢查。這些日常監督檢查一般由這個片區輪值組長或紀委書記牽頭組織。”王姍姍說,截至目前,已開展安全生產等領域專項監督78次,累計發現問題26個,下發監督建議書3份。
圍繞“絕大多數”的同時,該公司聚焦“關鍵少數”,出臺《“一把手”責任清單、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以下簡稱“清單”),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范化,確保各級“一把手”用權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易明誠介紹,按照清單指示,上級“一把手”要同下級“一把手”定期開展監督談話,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進行批評教育等。
就在去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紀委對安監部、溧水公司、信通分公司、高淳公司等4家單位黨政負責人進行“一把手”監督談話暨黨風廉政建設約談。
“要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有效防控廉潔風險,涵養良好政治生態,充分發揮廉潔文化導向、教育和規范功能,強化地域性探索,推動廉政價值導向融入基礎管理、選人用人、企業文化。”在聽取相關單位負責人匯報后,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出。
在倪星看來,以“絕大多數”和“關鍵少數”為監督工作的著力點和切入點,建立縱向貫通機制,既能通過網格化監督模式推動監督探頭向基層延伸,也能發揮監督的頭雁效應和震懾作用。但在推進中,需解決監督中上下步調不一致、用力不同向、落實不到底的“中梗阻”問題。
就此,專家團隊提出,在縱向貫通上,全面梳理基層風險問題,構建“小微權力”風險防控體系;進一步優化已有清單;通過建立政治生態研判維度及研判指標,強化“一把手”監督的“抓手”。
“橫向和縱向更多的是日常監督機制,靶向則是根據前兩者在日常監督中發現的典型問題,以及智慧監督平臺——蘇電清風數智紀檢工作平臺和上級巡察發現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治。”易明誠說。
就在前不久,在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的大監督聯席監督會議上,審計部門報送了一條監督預警事項,并轉為問題線索,反映某基層單位員工入股的私營企業與電力公司發生業務往來。該線索立即引起紀委辦重視。“經初步核實,發現該員工持股2%,所在企業與公司發生業務往來21.3萬元,其雖未利用職務便利承攬業務,但是未按照規定如實上報本人經商辦企情況。”該公司紀委辦工作人員秦亞杰介紹,經黨委會研究,最終決定給予其警告處分,給予其所在單位的黨支部書記提醒談話。
為進一步防范化解公司員工違規經商辦企風險,紀委辦聯合物資、審計、財務等職能部門組建聯合監督組,在公司范圍內開展員工違規經商辦企專項整治,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篩查員工入股開辦企業,以及其與公司發生業務往來的情況,共發現12名員工存在經商辦企應報未報的情況,有關人員受到相應的組織處理或黨紀處分。
“我們還針對各類檢查和監督執紀發現的問題,開展了未實施先結算、工程分包等專項治理,推動完成25個巡視反饋問題、103條整改舉措,約談相關負責人18人次。”秦亞杰說,在此基礎上督促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進行整改,推動舉一反三,優化完善制度。
進一步借助大數據力量,該公司紀委辦圍繞蘇電清風數智紀檢工作平臺發現的問題,去年共確定供電服務、農電管理、省管產業3個方向的電動汽車充電樁電價執行不規范風險預警、居民大電量和農業大電量信息預警、分包審定金額遠超合同價款預警等9個方面的監督重點,將這些方面的預警事項下發給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排查。
“靶向治理能聚焦階段性重點任務,細化執行上級部署,合力攻堅破題。但由于公司業務面廣、線長的特點,導致靶向治理無法全面解決潛在共性問題。”王銳說,目前專家團隊已針對這些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
專家團隊指出,未來可以通過運用信息化監督方式,打破數據壁壘,將智慧監督機制與紀檢監督、業務監督深度融合。在此基礎上,充分征求基層員工意見,將員工經驗和數字監督案例吸納到模型構建中,覆蓋公司招標、采購、工程等各業務領域,保障靶向治理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