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
小強下班時騎電動車經過單位停車場門口,為了避讓從停車場出來的張某駕駛的車輛,緊急剎車,導致電動車倒地,小強摔倒受傷。事后,小強聯系張某,要求張某賠償醫藥費。張某卻以自己沒有碰到小強,是小強自己摔倒的為由,拒絕支付醫療費。
請問,無接觸交通事故中,責任該如何劃分?
律師解答:
常見的交通事故,雙方都會有接觸,但在少數情況下,即使雙方沒有任何直接接觸,也有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即“無接觸交通事故”。在這種情況下,責任該如何劃分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規定,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由此規定可知,“接觸”不是構成交通事故以及承擔責任的前提條件,只要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具有因果關系,并對此具有過錯,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未接觸”不是否定交通事故的充分條件,因干擾、避讓或者其他危險行為導致事故發生的,同樣要承擔交通事故責任。具體到本案,張某駕駛車輛駛出停車場,未注意來往車輛,從而引發險情,小強因緊急避險發生交通事故,兩人雖然沒有發生碰撞,但險情是由張某引發的,張某存在過錯,小強受傷與張某的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因此張某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