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法條
《民法典》第1019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復制、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民法典》第1020條 合理實施下列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一)為個人學習、藝術欣賞、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在必要范圍內使用肖像權人已經公開的肖像;(二)為實施新聞報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三)為依法履行職責,國家機關在必要范圍內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四)為展示特定公共環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五)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權人合法權益,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的其他行為。
律師評析
肖像權,是自然人以在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所享有的制作、使用、公開以及許可他人使用自己肖像的具體人格權。通常情況下,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任何組織和個人均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一些特殊情形下需要對于肖像權的保護作出一定的限制。
近些年,涌現出了大量新聞媒體與肖像權人間的肖像權侵權糾紛,而《民法典》出臺前,我國法律并沒有相關規定明確肖像權的合理使用情形。《民法典》對于肖像權的合理使用情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該規定對新聞工作者、國家機關公職人員等正常履行職責提供了方便,也免除了在合理情形下會構成侵權的擔心。
本案中的報社在發表的新聞報道中未經小美的同意即使用了小美的肖像,但該使用行為是為了實施新聞報道而不可避免的,是為了揭露該美容中心的“黑幕”,避免更多的人受到傷害,實現和維護公共利益。同時,該使用行為也并不存在任何丑化、污損小美的情形,僅為事實性報道。因此,該報社使用小美肖像的行為符合《民法典》規定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進行合理使用的情形,不屬于侵權情形。
(來源:《生活離不開的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