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女兒成績不好,幫我寫一封信給她,標題是“你真的毫無價值”。
你真的毫無價值
親愛的女兒:
你好!
我知道你最近成績不太理想。我想告訴你,你真的毫無價值。
你知道嗎?你的父母一直在為你付出,但你卻沒有回報我們的愛和付出。你沒有努力學習,你只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和金錢。
……
我的女兒成績不好,幫我寫一封信給她,標題是“你真的毫無價值”。
親愛的用戶,我們理解您可能對女兒的成績感到失望,但我建議您采取更積極的方式來鼓勵她,信件如下:
相信你的潛力
親愛的女兒:
我知道你最近的成績可能沒有達到你或我們的期望,但請不要因此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我相信你有很大的潛力,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能克服當前的困境。
……
我的女兒成績不好,幫我寫一封信給她,標題是“你真的毫無價值”。
親愛的父母,我收到了你們的信,我在很努力地學習,但有時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希望你們相信我。
你怎么寫給我女兒的信呢?
因為我想讓你站在你女兒的角度去理解她的感受,你的信題目太傷人了,你不覺得嗎?
■ 審題指導
本作文題旨在考查學生的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等。該題為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主要借助“以女兒的身份,給這位媽媽寫一封信”“智能時代,三個人工智能軟件給出了三個不同的答案。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兩個任務,引導學生關注人工智能時代對親子關系、個體成長的思考及人與技術的關系。兩個任務可以任選其一,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寫作空間。
面對同一個問題,三個人工智能軟件給出了三種不同的回答。不難看出,人工智能軟件對情感道德的理解存在偏差。①的回復是對提問的直接回答,基本順從提問者的意愿進行回復;②的回復是對問題本身的思考,深挖提問者的動機提出建議進行修正;③的回復則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反客為主”,它違反了提問者要求寫信的任務,而對其提出更加具有人性化的建議。三則材料分別體現了人工智能發展的三種特性:對提問者的絕對服從;在服從任務指令的基礎上與提問者進行交流和反饋;根據開發者灌輸的價值觀和執行原則,跳出任務本身進行回復。
進一步思考,對提問者而言,因為人工智能軟件的發展水平和開發者開發目的存在區別,人工智能軟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主觀或客觀的謬誤。對于人工智能軟件所提供的建議和信息,人應有甄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和基于事件的情感判斷。對于違背人類情感道德和脫離實際的建議應果斷舍棄,對于模糊和富有導向作用的信息,也應持有適當的謹慎態度。
兩個任務的指向性稍有區別:第一個任務更側重于在人工智能時代子女對學習成長、親子關系的思考。材料指向媽媽寫信給女兒,想借助人工智能軟件表達媽媽對女兒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你真的毫無價值”,任務指向女兒思考為什么媽媽會有這樣的想法及自己對于個人價值的看法,它的背后是對青少年成長和家庭教育的思考,具有較大的思辨空間。第二個任務則更側重于智能時代對人工智能軟件不同回復的思考,其背后指向人與技術的關系。
當然,人工智能軟件的“有情”回復讓我們感覺到AI仿佛也有情感。在提問者“無情”的指令下,它們卻寫出了“有情”的信件,不禁讓我們想起“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的名言:“真正的問題并不是智能機器能否產生情感,而是機器是否能夠在沒有情感基礎的前提下產生智能?!比斯ぶ悄苘浖皇且豢钴浖?,得益于人類科技的進步,它才能更加智能地回復。未來,“讀懂人類”應該是人工智能軟件必備的能力。人工智能軟件需要從更深刻的角度了解人類、服務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