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客家興寧杯花舞屬于一種民間舞蹈,該種舞蹈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當中,國家開始高度重視該種舞蹈的傳承與發展。此次研究主要就非遺視域下客家興寧杯花舞的傳承形態做了相關的研究,主要從客家興寧舞蹈杯花舞簡介、客家興寧舞蹈歷史價值及表現形式、客家興寧舞蹈杯花舞傳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非遺視域下客家興寧舞蹈杯花舞傳承與發展的有效路徑分析等角度進行了闡述,目的在于進一步了解杯花舞,并保證該種舞蹈可以得到有效的傳承與弘揚。
[關鍵詞] 非遺;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
[中圖分類號] J722.22"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1-0154-03
一、客家興寧舞蹈杯花舞簡介
(一)杯花舞概況
杯花舞是一種經過改編的傳統舞蹈藝術,屬于民族舞蹈,已有數百年歷史。這一種興寧民間舞蹈藝術的奇葩,久演不衰,常演常新,頗具嶺東齊昌風情,風靡海內外。2008年12月,興寧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杯花舞之鄉”,屬于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用杯子作為道具的舞蹈在全國唯獨興寧有,其傳承者代表為林惠文,雖已年近古稀,但林惠文精神矍鑠,談起杯花舞來眼帶笑意,雙手雙腳更是無意識舞動起來。自1979年進入興寧市文化館,從事傳統藝術挖掘工作以來,林惠文與杯花舞“相交”近40年。[1]他改良杯花舞道具,讓杯子發出更美妙的聲響,不斷創新杯花舞舞步,排練新節目,并推動杯花舞走向“廣場”,成為群眾藝術。
(二)杯花舞的功能
興寧杯花舞的發源、演變傳承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就古典舞蹈的功能而言,該種舞蹈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傳承文化的功能,杯花舞具有濃厚的地區文化特征,其本質上屬于一種古典性舞蹈,在當地特殊的節日中,該種舞蹈屬于一種必不可少的節目,而相關的舞蹈創作者在進行表演的過程當中也會進行其內涵文化的宣傳,從而確保地區文化可以得到有效的傳承與弘揚。
其二,促進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在當地存在著諸多民族,而每一個民族當中都有其獨特的文化以及舞蹈藝術,該種舞蹈可以有效彰顯出地區舞蹈藝術的特點,從而提升地區民族舞蹈的受關注度,為當代舞蹈藝術創作者提供新的創作思路,將各個地區的民俗文化融入舞蹈當中,促進舞蹈藝術的創新與民族舞蹈之間的文化交流程度。
其三,抒發情感功能,杯花舞也具有舞蹈藝術的共通性功能,那就是抒發情感,相關的創作者在實踐舞蹈創作的過程中,會將其對于中國地區文化的熱愛,以及節日的喜悅之情融入杯花舞蹈當中,從而通過舞蹈藝術來達到抒發情感的目的。
二、客家興寧舞蹈歷史價值及表現形式
(一)歷史價值分析
興寧杯花舞是古代人們在粵東民間產生廣泛影響的活例證,在嶺南宗教和民間信仰的研究上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其敲擊瓷杯的獨特技藝和表演特色,也顯示了較高的藝術價值。[2]1949年以后,興寧杯花舞逐漸從宗教化走向民俗化,從祭禱化走向娛樂化,已成為民間節慶娛樂時常見的表演項目。
(二)表現形式分析
興寧杯花舞通常是人們做“安龍”“奉朝”“做覡”法事時,專為生者求神祈福而在一張長六尺、寬三尺六的草席上進行表演。由一男舞者扮女裝的覡婆嬤,另有二人伴唱和伴奏。舞蹈主要表現當地民間傳說中的陳奶娘、李奶娘、林奶娘到茅山去學法除惡的過程,在表演時,三位奶娘的合體由覡婆嬤表現,左右手分別持握兩個白瓷伯公杯,邊唱邊敲擊瓷杯邊舞。下半身的舞步有云步、橫步、跪步、下板腰等,步法可進可退,可繞小圓圈,可走“∞”形。兩手敲擊瓷杯的動作主要有搖杯、打杯、轉杯、磨杯、杯花出手等,舞者應和著舞步的節拍,以熟練的敲擊技巧,使瓷杯交替發出清脆悅耳、富于節奏變化且別具韻味的音響。
三、客家興寧舞蹈杯花舞傳承過程中
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舞蹈缺乏創新性
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一是,舞蹈創作者的創作理念較為傳統,缺乏創新意識,諸多客家興寧杯花舞蹈的表演者以及創作者其在進行創作的過程當中,并沒有將一些新時代元素融入舞蹈當中,同時在實踐創作的過程中也沒有有效的結合其他地區的舞蹈藝術元素來對其進行改變,普遍認為該種舞蹈屬于一種傳統舞蹈,如果進行改變以及創新,其包含的地區文化就會逐漸淡化,從而影響到其舞蹈內涵,在這種意識下,一些具有創新意識的舞蹈創作者以及表演者就會逐漸地喪失對于該種舞蹈的創作興趣,從而導致該種舞蹈無法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展。二是,演出的版本相對較為單一,同時也缺乏相關的史料,導致一些舞蹈創作者在實踐創作的過程當中沒有必要的理論參照,從而影響到中國客家興寧杯花舞蹈的創新發展與傳承發展。
(二)對于客家興寧舞蹈杯花舞的保護力度相對較低
經實踐調查研究發現,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府部門對于該種舞蹈的傳承與保護工作重視度不足,地區政府部門并沒有特別強調出要重點傳承與發展該種舞蹈,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同時也沒有對該種舞蹈的傳承與發展機構進行重點扶持,只是簡單的進行少量資金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民間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機制的發展受阻,最終影響到該種舞蹈的傳承與發展。[3]二是,沒有將其列入重點傳承與保護的舞蹈行列當中,在這種情況下,民間舞蹈藝術愛好者將很難對該種舞蹈進行有效的傳承與發展,對于該種舞蹈的傳承重視度也無法得到提升。三是,缺乏完善的客家興寧杯花舞蹈傳承機制,同時對于該種舞蹈的宣傳力度也不足,經研究發現,在中國地區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家舞蹈教育機構以及舞蹈傳承保護機構將客家興寧杯花舞蹈列入了保護舞蹈的行列當中,但是卻沒有有效的對杯花舞蹈的信息進行全面的宣傳,從而導致關于客家興寧杯花舞蹈的信息獲取較為困難,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種舞蹈也逐漸地淡出在舞蹈藝術愛好者的視野范圍內,最終影響到該種舞蹈的有效傳承與發展。
(三)客家興寧舞蹈杯花舞的傳承支點不明確
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體現在三點,一是,傳承方式相對較為落后且狹窄,諸多客家興寧杯花舞藝術傳承者的思維方式較為傳統,仍然保留著代代相傳的傳承模式,而沒有將其傳承的開放性進行提升,傳承者只會將客家興寧杯花舞技藝傳承給徒弟或者子女,在這種情況下,舞蹈的傳承必然會受到阻礙,從而影響到整個舞種的傳承與發展。[4]二是,表演人才匱乏,沒有擴展傳承與發展渠道,沒有有效的與教育機構以及其他舞蹈傳承機構建立起堅實的合作關系,導致該種舞蹈在傳承的過程當中沒有具體的執行機制來進行傳承,最終影響到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四、非遺視域下客家興寧舞蹈杯花舞傳承
與發展的有效路徑分析
(一)加強舞蹈的創新
為了確??图遗d寧杯花舞能夠獲得持續有效的發展,并且客家興寧杯花舞能夠得到有效的傳承,推進客家興寧杯花舞創新是極為關鍵的環節,針對于此,相關的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者以及表演者在實踐工作的過程當中就必須要積極主動地進行舞蹈創新推進工作。首先,需要樹立起較強的舞蹈創新意識,明確舞蹈創新對于客家興寧杯花舞發展的重要性。在進行實踐創作以及表演的過程當中不斷積累相關的創新經驗,細致的分析客家興寧杯花舞的具體藝術特征以及表現形式特點,然后在保留其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精準的創新,結合時代特點以及人們的審美特點,從而確??图遗d寧杯花舞能夠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展,提升社會群眾對于客家興寧杯花舞的關注度。其次,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與表演者需要明確客家興寧杯花舞的創新發展要點,在實踐工作期間,需要全面搜集關于客家興寧杯花舞的歷史信息,同時還要結合不同版本的客家興寧杯花舞來探尋其共同的特征以及文化內涵及底蘊,然后對其表演形式、動作、服裝道具等等進行創新創作,從而形成新型且符合社會群眾審美需求的舞蹈,最終確??图遗d寧杯花舞能夠獲得持續有效的發展。繼承并不是原貌照搬,一成不變,必須加以改革。[5]在傳承杯花舞時,必須從內容、形式、表演技巧、音樂等方面加以改革,賦予新的東西,才能使杯花舞的藝術水平不斷提升,給人以一種清新的感覺。
(二)尋找傳承支點
尋找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支點是確保客家興寧杯花舞可以得到有效傳承與發展最為關鍵的一項工作,只有找到了傳承支點,才能夠確保相關傳承工作可以長效地開展下去。首先,需要徹底改變客家興寧杯花舞的傳承方式,由政府部門進行宏觀指導,出臺相應的政策,地區內部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代表人物從旁輔助,通過文件的形式傳達改變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方式,提升其傳承開放性對于促進客家興寧杯花舞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這種狹隘傳承方式的危害,從而提升當代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者的危機意識,使其能夠徹底改變僅通過師徒的方式來進行傳承,使其能夠通過互聯網渠道來進行相關舞蹈表演技巧以及注意事項的公布,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擴展其傳承與發展范圍,同時還可以極大緩解客家興寧杯花舞的發展危機問題。[6]最后,需要有效擴展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與發展渠道,與地區教育機構建立起堅實的合作關系,將客家興寧杯花舞這一舞種歸入到教學內容體系當中,從新生代當中選擇出優秀的傳承者,另外,還要編制出具有針對性的教材,提升客家興寧杯花舞發展工作的系統性,從而確??图遗d寧杯花舞可以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展。
(三)增強保護力度
對于客家興寧杯花舞的傳承與保護,促進客家興寧杯花舞的發展工作不僅僅需要老輩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者的努力,同時還需要社會各個部門的努力。只有有效加強對客家興寧杯花舞的傳承與保護力度,才能夠保證客家興寧杯花舞能夠實現與時俱進發展目標。[7]首先,地區政府部門必須提升對于客家興寧杯花舞的保護重視程度,制定相應保護措施,對傳承人實行終身獎勵政策。同時,相關的管理人員還需要開展客家興寧杯花舞普查工作,將客家興寧杯花舞信息以圖片文字或者影像資料的形式建立相關的檔案,完成靜態保護基礎工作,從人、財、物落實完成客家興寧杯花舞的相關保護政策。其次,地區政府部門需要有效地將客家興寧杯花舞歸入到重點傳承與保護的舞蹈行列當中,明確客家興寧杯花舞的地位,從而提升地區內部舞蹈藝術愛好者對于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與發展工作的關注度。最后,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發展機制,并在此基礎上強化對于客家興寧杯花舞信息的宣傳工作。地區政府部門以及民間客家興寧杯花舞傳承機制需要建立起堅實的合作關系,由地區政府部門扶持并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地區舞蹈傳承機制負責執行,專項負責對客家興寧杯花舞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工作。同時還要與社會媒體部門建立起堅實的合作關系,借助地區政府部門的宣傳優勢,將客家興寧杯花舞的藝術特點與文化特點,客家興寧杯花舞的表現力,客家興寧杯花舞的起源與變革,客家興寧杯花舞的功能等信息進行有效的宣傳,確保宣傳信息的全面,并實現對于渠道的擴展,加深客家興寧杯花舞信息宣傳的深度以及廣度,進而保證社會群眾可以及時的獲取到相關舞蹈信息。
(四)注重文化融合
長期以來,中國文學經典藝術都以其經典性、權威等特點,影響了觀演雙方。我國現當代文化典籍的改寫與舞臺呈現,因其在中國歷史和現實文化語境中思、詩、史的相互交融更是受到廣泛關注,形成了中國當代話劇舞臺上最引人注目的戲劇現象。近十年間,多部古典文獻改寫作品和舞臺展現并弘揚了中國古典文本的文學高度、人文價值與美學品質,并展示了編導演等話劇主創人的古典解讀實力和文藝創新能力。[8]與此同時,對于一部部差強人意的作品,令人深思,經典文本經過修改后呈現的舞臺,怎樣才可以和經典原著一樣成為傳世之作,而經典改編又何以形成了全新的經典作品,這無疑是每一個創作者,同時也是所有學者都無法避免的問題。
文學美學是在人和大自然相互依存以及勞動實踐中創新與發展的。雖然人類社會創造的歷史文化很多,而舞臺美術也是其中一種,并在傳承過程中沉淀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9]但自古以來,人類社會主義文明就是一種在逐漸發展變遷中的歷史過程,而傳承至今的文學美學卻一直在因為人們生活狀態、對自然界的某種清晰認識,以及人類社會主義文明的發展與變化而從來在不斷發生變化著。人們對各民族優秀文明的傳承首先是舞蹈的繼承,這對于后人進一步認識各民族歷史文明具有意義和實用的價值,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發現舞臺美術也只是中華民族歷史文明的縮影。其次,文學美學也是歷史發展中人們聰明才智的結晶。最后,舞臺藝術和在數千年中華民族精神影響下的傳統文學藝術同步發展,對中華文化的弘揚也就是傳承中華民族發展歷程有著非常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
結 論
綜上所述,不論是何種民間舞蹈的發展都必須充分的保證其創新性、傳承性、文化性以及與時俱進性。隨著對于興寧杯花舞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當前存在于該種舞蹈傳承當中的主要問題就是傳承支點不準確、創新性不足、文化內涵不足以及對于舞蹈的保護不重視等。因此要想促進古典舞蹈發展就必須充分的結合時代特點以及資源情況,加大對于該種舞蹈的保護力度以及研究力度。
參考文獻:
[1] 何沁蕊.非遺視域下客家興寧“杯花舞”的傳承形態探究[D].華南理工大學,2022.
[2] 劉晗.論客家杯花舞文化傳承發展中人文精神的堅守[J].中國文藝家,2020(07):40-41.
[3] 田園.文化人類學視角下杯花舞對社會文化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9(08):14-15.
[4] 任艷花.杯花舞的歷史嬗變與人文價值研究[J].四川戲劇,2018(12):143-147.
[5] 任艷花.論客家舞蹈文化傳承發展中人文精神的堅守——以杯花舞為例[J].嘉應學院學報,2018,36(12):20-23.
[6] 張志琴.非遺舞蹈進入中學音樂課堂的價值與實施——以廣東興寧“杯花舞”課堂教學開發實施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8(26):66-69.
[7] 尚冉.從非遺視角看廣東興寧杯花舞的保護與傳承[J].肇慶學院學報,2018,39(01):58-62.
[8] 伍晶.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在鄉村旅游中的運用[D].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7.
[9] 蔡享麗.“杯花舞”的繼承與“當代化演繹”[J].中華文化論壇,2016(12):151-156+192.
(責任編輯:莊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