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鋼琴表演屬于技巧與表演相互融合的藝術表現形式,近些年來逐漸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與追捧,鋼琴表演既屬于觀賞性藝術,也屬于美學形式藝術。在人們觀看鋼琴表演的時候,不但能夠看到演奏人員自身呈現的舞臺效果,并且也能夠實現自身對于美學藝術的追求。而鋼琴演奏者在表演過程中,不但要向觀眾展示自身的技巧以及演奏的情感,還要提升鋼琴演奏的美學效果,讓鋼琴演奏更加具有觀賞價值。所以鋼琴演奏者在訓練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審美能力,確保演奏者在鋼琴表演過程中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 鋼琴表演;藝術審美;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 J604.6"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1-0135-03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們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之后,就更為關注精神世界的需求,而音樂也成為人們愉悅以及放松的一種方式。欣賞音樂以及觀賞鋼琴演奏,都能夠幫助人們放松身心。而在鋼琴表演藝術中,表演人員自身的審美素養,會對于整體表演效果起到關鍵的影響,需要表演人員不斷地刻苦練習,但是審美能力卻不是通過訓練能夠提升的,而是由內在表現力與外在表現力共同構成。藝術審美能力擁有主觀意識和階段性,所以鋼琴表演藝術中的審美能力提升,也是表演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對于鋼琴表演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一、鋼琴表演藝術中審美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
(一)提高鋼琴表演藝術審美能力的文化因素
當前鋼琴藝術在我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因為鋼琴屬于西洋外來樂器,不屬于我國傳統樂器,所以即使在我國已經發展了較長一段時間,但是近些年來才逐步的跟隨我國時代的整體發展,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并且我國對全民音樂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因此鋼琴表演藝術也逐漸受到了大眾的喜愛。所以與鋼琴藝術表演相關的工作人員數量也越來越多,我國開始出現一批優秀的鋼琴演奏者,而鋼琴表演藝術不但要求演奏人員自身掌握較好的基礎知識,對于演奏人員的審美能力也具有相應的要求,而演奏人員的審美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于鋼琴表演藝術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1]。站在鋼琴演奏者的角度進行分析,自身的審美素養會直接呈現在對于音樂的樂律審美和音樂蘊含著的文化底蘊的認知和運用能力,還要在音樂內容中融合新的音律元素,與原本的元素融合之后,使用鋼琴表演藝術的方式去展現出來,才能確保聽眾感受到的鋼琴演奏表演更加具有創新性。
(二)鋼琴表演藝術中的審美能力提升渠道
現階段鋼琴表演藝術學習中的技巧掌握,通常都需要表演人員不斷地反復練習,并且運用自身掌握的理論知識。然而想要獲得人文審美的提升,就需要運用一些抽象的方式讓演奏者自主地去感知不同的事物,使用獨特的思維形成認知能力,并且在鋼琴演奏中提升節奏感以及音樂感知力等,都能幫助演奏者提升整體的演奏水平。所以鋼琴表演藝術中的審美能力培養,需要更加具有針對性地開展不同環節的培養,使表演人員能夠掌握更加豐富的樂理知識,而這也是確保鋼琴表演藝術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2]。為了有效提高鋼琴表演演奏人員的審美能力,要先強化自身理論知識的積累,除此以外還要把音樂理論知識與實際表演現場的各個環節相結合,并且在日常的實踐過程中融入更多自身掌握的技巧與知識,用最好的狀態去對待演出,結合日常積累的鋼琴演奏技巧,極大程度上就能確保鋼琴藝術表演的魅力展示出來,為整體的表演效果提供助力。
(三)鋼琴表演藝術中審美能力的實踐
實踐過程之中,演奏人員和音樂旋律需要內外兼并地融合在一起,因此也就要求演奏者對于自己的演奏音樂和樂曲的認知全部運用在表演之中,并且在演奏過程中發揮出自身對于樂曲的感知能力以及最好的呈現能力,這樣才能讓聽眾感受到的演奏現場更加獨特,從而確保鋼琴藝術演奏整體展現的效果更加理想。鋼琴在我國已經成為一種十分受到人們關注的樂器,而從表演藝術出現之后,經過了幾百年的變遷和發展,目前已經在傳統的基礎上得到了創新與發展,不但融合了不同國家與地區的音樂精華內容,還使不同民族的特征以及文化要素全部都融入了整體演奏藝術中,成為了包含著多文化元素的核心藝術載體,從而也能夠幫助鋼琴表演藝術,不斷提升審美價值[3]。所以想要讓鋼琴表演藝術,在我國擁有長遠的發展就要先針對多文化元素展開了解與學習,從而融合在一起,運用恰當的實踐方法從而展現出來,因此鋼琴表演藝術之中的審美能力提升也要關注不同元素的融合和實踐,把多元化的元素與鋼琴表演藝術融合在一起,使其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從而有效提高鋼琴表演藝術的實際美感,讓鋼琴藝術的審美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二、鋼琴表演藝術的審美能力提升原則分析
(一)鋼琴藝術審美能力提高中的民族性
鋼琴藝術是西方較為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并且在鋼琴藝術的發展和創新中都表現出了民族性特點。如果想要鋼琴藝術在我國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那么就要把傳統文化和藝術表演相融合。由于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已經逐步進入了多元文化階段。然而這一階段的發展不只是我國,而是對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而言,都屬于極大的挑戰,屬于文化擁有創新空間以及融合的關鍵期[4]。鋼琴語言屬于藝術表現形式之一,需要運用自身的聲音去說明內容,從而構建藝術語言,由于鋼琴藝術能夠傳遞原始性與自然性,所以也屬于藝術傳遞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并且也是信息交流較為便利的方式之一。因此在當前的多元文化環境下,鋼琴藝術發展要確保擁有民族性特征,而演奏者也需要使自身擁有民族性特征,才能在整體的時代環境下鍛煉自身的藝術表演能力,提升自身審美能力,從而與文化藝術的創新形成互動。
(二)運用辯證的目光去看待審美能力提升
當前社會的發展速度較快,所以我們想要了解鋼琴藝術的發展過程及規律就需要運用辯證的目光去看待。在鋼琴藝術的創新與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始終保持著民族文化的傳承精神,在西方鋼琴藝術的影響下,更加關注傳統藝術和西方藝術文化的融合與創新,這才是鋼琴藝術得以發展的根本價值。在鋼琴藝術發展過程中,也需要運用辯證的途徑去認知鋼琴藝術和其他文化共同構建的影響,讓民族文化特征與鋼琴藝術中的文化產生融合[5]。并且站在辯證角度去探究鋼琴藝術的核心價值,就能夠把西方的鋼琴藝術和我國的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找尋契合點,從而使二者得以融合,使鋼琴藝術之中具有價值的文化內容和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結合,從而對于表演者的藝術審美能力進行提升。
(三)審美能力提升中的創新性目標
在我國發展過程中,鋼琴藝術需要進行創新,但是創新并不單純的是需要對于藝術本身進行創新,而是要將外來文化和我國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創新也是藝術得以發展的核心所在,所以鋼琴藝術演奏者的審美能力提高也需要在創新中發展,而創新的本質就是依照于民族的文化和人們的需求展開創新。張之洞在《勸學篇-設學》中所提出的概念和鋼琴藝術的審美能力提高較為匹配,說的是需要不斷吸納外來的藝術文化內容讓本民族文化得以發展,但是我們在發展鋼琴藝術和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現階段文化藝術行業整體的發展目標[6]。演奏者是呈現鋼琴藝術魅力的主要渠道,而審美能力提升,能夠讓演奏者真正了解鋼琴的藝術價值,從而使他們對于鋼琴藝術的表演形式進行創新,最終構建出與我國情況更加匹配的鋼琴藝術的表演形式,因此也就需要演奏人員,不斷提高自身藝術審美能力,強化鋼琴藝術的創新度。
三、鋼琴表演藝術中審美能力提高對策
(一)探究鋼琴表演中的形式美學
審美指的是人們在某個方面的經驗以及情感和感應等多種因素的融合,擁有情感體現也是對于美好事物進行呈現的一種方法,然而鋼琴藝術審美里主要就是呈現在演奏者對于音樂和音樂內涵和鋼琴演奏技巧的了解與感知力。簡而言之,鋼琴藝術表演要求演奏者將音樂的內在與外在美融合在一起,而主要的藝術形式擁有較為顯著的藝術展示性與創造力,并且通過聲樂表演藝術的方式展現出來。在表演者進行鋼琴演奏的時候,演奏人員需要面對演奏的鋼琴藝術美學,切實地進行深入研究,而演奏者自身的外貌著裝以及演奏氛圍和談吐風格都需要保持正確的狀態,這些都會對于鋼琴表演藝術實際呈現出來的效果產生影響[7]。身為一個優秀的鋼琴演奏者而言,在演奏的時候,一般情況下要將自身的肢體動作和音樂融合在一起,然后運用手指去彈奏出美妙的音符。而具有差異的肢體狀態,需要始終保持協調再配上優美的樂曲,就能有效將鋼琴表演的魅力傳播給聽眾。想要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演奏者能夠恰當使用鋼琴藝術的正確表演方式,并且在演奏時要融合自身對于音樂情感的理解,從而強化多種元素的共同使用。鋼琴表演藝術的形式美學也與場地布置以及燈光效果等因素具有關聯。
(二)正確發揮出鋼琴音樂的情感魅力
想要有效提高鋼琴藝術表演的審美能力,并不是短期之內就能夠完成的,而音樂的創作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會受到作者的創作環境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與作者的心理狀況等多個原因的影響,因此不同曲目中包含著的情感以及文化素養也都具有差異,想要呈現出良好的鋼琴藝術表演現場,除了需要演奏者準確的運用鋼琴表演藝術的形式美學外,還需要他們對于自己即將演奏的曲目擁有良好的把控能力,在演奏過程中掌握好自身的情感流露,而這些共同構成了鋼琴表演藝術的審美素養。因此我們需要深入探究樂曲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并且考慮到曲目的創作年限及環境和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況等各項內容。在演奏中融合演奏者對于音樂的感悟加強對于肢體動作的運用,讓聽眾能夠通過演奏而感受到樂曲之中傳播的情感,讓聽眾和樂曲之間達到情感共鳴,這樣才能使鋼琴表演藝術呈現出來的效果更加人性化,也能使現場的氛圍更加活躍。然而演奏者審美能力的提高,則需要他們不斷在日常的練習與生活中積累審美經驗,要提升自身的觀察力和理解力以及技巧,日常生活中演奏者在觀看他人演出現場的時候,也要通過觀賞去感知他人在樂曲中所傳達的情感,關注美學形式的存在狀態及存在方法。基于現場的實際情況,站在多元化的角度去分析不同樂曲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情感表達,然后再對具有差異性的各種各樣風格的音樂作品的演奏情況展開分析,從而讓演奏者能夠真正地認知形式美學存在的不同,感知各種音樂作品里的情感契合點,使自身逐漸構成完善的審美思維,最終有效提高演奏者的藝術審美能力。
(三)巧妙運用樂理知識
當前鋼琴表演藝術在社會中受到了人們較高的關注,并且鋼琴表演藝術屬于一種實踐活動,然而樂理知識是能夠有效提升鋼琴表演藝術發展的核心關鍵點。如果演奏者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較為扎實,那么在鋼琴表演過程之中,也能使整體的效果呈現得更加完美。所以也可以說,音樂理論內容也是演奏者在提升自我過程中需要著重關注的問題,站在這一角度進行分析,想要提升演奏者自身的審美能力,需要讓演奏者擁有穩定的樂理知識掌握,并且也能夠在鋼琴演奏現場熟練運用這些樂理知識,這也是鋼琴表演藝術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在表演過程中,演奏者隨著樂曲音律的轉變,來進行演奏技巧的調整,能使整體的演奏效果更加豐富[8]。與此同時,對鋼琴表演藝術作品樂律美感的理解,也屬于一個核心問題。例如:貝多芬的音樂作品《獻給愛麗絲》,是貝多芬寫給自己愛慕的姑娘的樂曲,因此整體的音樂呈現出了較為悠揚的狀態,主題思想較為單一,主要就是呈現了對于一個清純可愛,溫柔活潑女性的喜愛,而我們只有把握好樂曲所表達的情感內容,再使用自己掌握的樂理知識以及擁有差異度的演奏技巧,才能保障鋼琴表演呈現出來的效果更加完美。一旦演奏者不能掌握相應的樂理知識,并且無法將樂理知識和技巧運用在演奏中,那么極大程度上就會直接影響到鋼琴演奏出來的效果。因此作為演奏者一定要不斷學習與提升自我,掌握扎實的樂理知識,提高對于樂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在鋼琴表演中更好地展示出音樂的美感,并且融入自身的情感,在音樂作品中打下基礎,全方位提高自己審美能力,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演奏者。
(四)關注藝術修養,提升藝術綜合素養
鋼琴藝術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并且富含著生活氣息與生命力,是對于作品情感及藝術形象的表達形式。演奏者想要更加藝術化地對于曲目內容進行呈現,需要在相應的藝術行業中進行研究,讓自身的演奏更加完美并且充滿感染力。鋼琴藝術行業和歷史以及文學等多個領域都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所以需要演奏人員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積累,提升自身綜合實力,并且融入藝術審美能力中。鋼琴表演藝術審美能力的提升,需要演奏人員把日常生活與演奏融為一體,形成聯系,從而加強對于鋼琴音樂的節奏和樂感以及內容的分析,站在多元化的角度去發掘鋼琴藝術之中的美,這樣才能使自身掌握更加豐富的音樂藝術表演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伴隨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美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并且也開始逐步深入。鋼琴表演藝術屬于藝術化的審美,鋼琴表演藝術實踐屬于一個較為綜合性的音樂活動,其中既能夠呈現出美學思想,也能夠傳播樂律美學,并且也能讓人們逐步對于音樂藝術擁有良好的審美能力。所以鋼琴表演藝術活動開展時的核心作用就是使審美價值得以發揮,體現出審美意象。本文針對鋼琴表演藝術中的審美能力提升的諸多問題展開了探究與分析,從而得出,只有通過實踐以及自我提升,才能確保演奏者逐步擁有良好審美能力,最終促進鋼琴表演藝術在我國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曉東,李佳卓.鋼琴表演中鑒賞能力的價值作用及提升策略[J].戲劇之家,2022(26):82-84.
[2] 程欣.鋼琴演奏中情感與技巧的結合[J].藝術評鑒,2022(14):65-68.
[3] 馬璇.淺談音樂美學理論對鋼琴表演的指導作用[J].大眾文藝,2022(13):70-72.
[4] 韓欽.簡析音樂美學知識應用于鋼琴表演的實踐與思考[J].文化產業,2022(03):19-21.
[5] 寧文嘉.鋼琴表演中審美素養的重要性探思[J].戲劇之家,2021(28):79-80.
[6] 葉佳慧.新時期鋼琴表演中審美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探究[J].黃河之聲,2021(04):111-113.
[7] 趙明慧.鋼琴表演教學中基礎訓練與審美意象[J].當代音樂,2020(09):45-46.
[8] 丁亮.鋼琴表演藝術中審美素養能力提升[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06):164-166.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