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情感是鋼琴演奏藝術的靈魂,是鋼琴演奏藝術感染力與表現力的來源。隨著鋼琴藝術不斷發展,演奏技藝日趨完善,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愈發凸顯,并且積極倡導情感因素的技巧化。本文簡要論述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分析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運用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重點從深入分析鋼琴曲目、充分發揮音樂想象、情感與技巧相融合、巧妙運用肢體動作、追求情感個性表達五個方面,闡述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運用路徑,旨在為鋼琴演奏中情感的表達提供思路、方法。
[關鍵詞] 情感因素;鋼琴演奏;個性表達;運用路徑
[中圖分類號] J639"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1-0176-03
鋼琴演奏是一種內在感受與外在聽覺相結合的審美活動,也是鋼琴創作與鋼琴欣賞間的溝通橋梁,鋼琴演奏者通過鋼琴技巧展現鋼琴作品的魅力,欣賞者則在聆聽、觀賞鋼琴演奏表演中獲得心靈的啟迪與藝術的熏陶。鋼琴演奏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項藝術,是鋼琴演奏者與鋼琴作品創作者、觀眾之間的情感交互活動。優秀的鋼琴演奏者可以調動自己的內心情感,深度挖掘鋼琴作品中的情感要素,思考如何用演奏技藝實現情感的表達與情緒的宣泄、如何用美妙的鋼琴之聲渲染氛圍并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由此可見,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每一名鋼琴演奏者都需要高度重視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有效運用,不斷增強鋼琴演奏的藝術感染力。
一、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
情感因素是演奏藝術與心理融合的產物,是演奏者在鋼琴演奏中所表現出的態度傾向、審美觀念、情感態度等,也是演奏者演奏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情感因素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鋼琴演奏藝術要素,與鋼琴演奏技術有著相同的地位,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綜合而言,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體現作曲家的創造思想
每一首鋼琴曲目都有其特定的創作背景、創作哲思,凝練著作曲家的心血,反映出作曲家對社會、人生、生活、自然等的獨特感悟,體現出作曲家的內心世界以及對藝術價值的崇高追求。演奏者對情感因素的運用,本質上是在深層次領悟作曲家創作意圖、創作思想以及作品所處時代特征的基礎上,從當代審美語境以及文化視角出發,對鋼琴作品內涵與思想內核的關照。演奏者與作曲家的情感共鳴雖然不能百分百契合,但依然能夠體現出同為鋼琴藝術從業者對鋼琴藝術歷史沿革、發展脈絡與未來發展的看法,演奏者對作曲家主題思想的領悟帶來了情感的升華,對情感因素的有效運用實現了鋼琴曲目內涵的深化以及意義的彰顯,這些都是作曲家在最初創作中想要向欣賞者呈現的鋼琴樂曲內在的、靈魂深處的吶喊。鋼琴藝術并非刻板、一成不變的藝術,而是在時代洗禮下熠熠生輝、充滿生機活力的藝術,演奏者的深入領會以及對情感的把握,將鋼琴曲目的精髓展現出來,將聽眾代入到鋼琴曲目所處的時代與文化背景中,可以體現作曲家的創造思想[1]。
(二)展示演奏者的意志情懷
鋼琴演奏者是作曲家與欣賞者之間的橋梁,鋼琴演奏者通過精妙的演奏以及情感的傳遞,讓欣賞者逐步理解鋼琴曲目的內容與內涵。演奏者的情感是豐富的、個性化的、深刻的,演奏者會將自身的情感情緒投入鋼琴演奏的全過程之中,以充盈的情感為驅動,塑造出有血有肉的鋼琴藝術形象,欣賞者聆聽美妙的音樂,獲得身臨其境般的感受,也能夠體會到鋼琴演奏者寬闊的胸懷、高漲的情懷、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個性化的審美價值追求,讓欣賞者透過鋼琴演奏以及鋼琴作品走進演奏者的內心世界,了解其在鋼琴演奏中的遠大理想、堅毅品質。演奏者則以真情打動欣賞者,增強鋼琴演奏的藝術吸引力。不僅如此,鋼琴演奏者生活閱歷、社會經驗、生命感悟等有所不同,在鋼琴演奏中運用情感因素的方式也會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鋼琴演奏者通過對情感因素的個性化運用以形成獨樹一幟的演奏藝術風格,帶給欣賞者以新穎獨特的審美體驗,充分展現自身的意志情懷。
(三)滿足欣賞者的審美需求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審美素養也隨之提高,尤其是對大眾化、中國化發展較為成熟的鋼琴藝術,不僅要求在鋼琴演奏中呈現出美妙的聽覺審美效果,而且要求在鋼琴演奏中融入真情實感。欣賞者的審美體驗、對鋼琴作品的感悟以及欣賞后的思索深度都是檢驗鋼琴演奏中情感因素運用效果的重要標準,動人且富有情感因素的鋼琴演奏,既能夠讓欣賞者獲得深刻、豐富的聽覺審美體驗,而且這種審美影響不會在短時間內消散,欣賞者在閑暇之余回想自己的聆聽經歷,依然會得到內心的觸動。在鋼琴演奏中運用情感因素,注重自身情感在鋼琴演奏藝術中的滲透,為欣賞者打造基于現實但高于現實的鋼琴藝術審美空間,持續影響欣賞者的審美心理,讓鋼琴演奏藝術進入欣賞者的頭腦當中,與欣賞者的心理感受建立關聯,讓欣賞者陶醉其中,持續獲得鋼琴藝術的熏陶與洗禮,是滿足欣賞者審美需求的重要條件[2]。
二、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運用的基本原則
情感因素是鋼琴演奏中情感表達、情緒宣泄的載體與通道,與鋼琴演奏技術是有機整體,讓鋼琴演奏藝術富有感染力、影響力、表現力,尤其是在演奏技術的加持下,情感因素的妙用可以升華整場表演的內涵。但在鋼琴演奏中運用情感因素,并不是對情感的單純性與單向性表達,而是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真實性原則
在鋼琴演奏中運用情感因素,首先要遵循真實性的基本原則。在創作鋼琴曲目時,作曲家融入了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與內心想法,演奏者作為情感傳遞的媒介以及鋼琴藝術的呈現者,為了讓鋼琴演奏藝術更具震撼感與吸引力,便需要追求鋼琴演奏中真實情感的表達與表現。演奏者注重把控鋼琴演奏聲音的強弱、音色變化,通過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助推情感的表達,細致把握好鋼琴曲目的情感色彩與情緒特點,想象鋼琴作品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創造的藝術情境,在理解鋼琴藝術作品、深入鋼琴藝術作品的基礎上將情感因素融入鋼琴演奏中,通過對情感因素的運用真實還原鋼琴曲目的情感基調,真實呈現自己在聆聽、欣賞鋼琴曲目時的情感體驗,真實再現作曲家的情感追求。演奏者與欣賞者便能夠實現情感上的交互以及情感信息的雙向傳遞,讓欣賞者同樣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情感經歷,從而達到增強鋼琴演奏藝術感染力的目標[3]。
(二)動態性原則
動態性是鋼琴演奏中運用情感因素的基本原則之一。在一部優秀的鋼琴曲目中,情感色彩是富于變化的,這種變化可能是前后樂段的強烈對比,也可能是在節奏、音色中所體現出的細微變化。無論是何種變化,都體現出情感的動態性特點。鋼琴演奏者不僅要把握好鋼琴曲目的情感基調,還需要找到鋼琴曲目中情緒遞進、情感變化的關鍵節點,通過分析鋼琴曲目的創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經歷等了解鋼琴曲目中情感變化的本質成因,找準鋼琴曲目中情感變化的具體表現,如音樂節奏愈發密集表明情感持續遞進并推動音樂進入高潮;再如鋼琴曲目旋律線條的跌宕起伏預示著曲中人復雜掙扎的心理,也預示著接下來的情感變化。演奏者在找準變化節點的前提下將自己代入到鋼琴曲目的情境當中,通過演奏技藝的精妙轉化與靈活組合,讓情感的變化更加明顯,更能夠引發欣賞者的共鳴,調動欣賞者與之相似的情感經歷。
(三)技巧性原則
在鋼琴演奏中,演奏技巧與情感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二者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演奏者的演奏技術水平將直接影響其對情感因素的運用、影響情感的表現深度;演奏者自身的情感體驗以及對情感因素的理解,會影響其演奏技巧的發揮。在鋼琴演奏中有效運用情感因素,需要遵循技巧性的基本原則,應當將鋼琴演奏技巧作為情感因素運用的重要條件,鋼琴演奏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藝水平,在日常練習中注意加強對情感因素的運用,積極探索情感與技巧相互融合的有效路徑。在演奏表演中也需要靈活應對突發情況,調整好自己的情感與情緒,根據鋼琴演奏的預期效果、鋼琴曲目的內容與內涵、欣賞者的審美期待與審美需求等運用好演奏技巧與情感因素,充分發揮演奏及其與情感因素間的相互促進作用,綜合呈現鋼琴曲目的藝術魅力以及鋼琴演奏者自身的藝術造詣。
三、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運用路徑
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運用,需要演奏者自身具備高超嫻熟的演奏技藝,深入理解鋼琴曲目的創作背景、時代特征、文化觀念與情感基調,學會從情感視角出發,通過精妙絕倫的演奏在作曲家與欣賞者之間打開情感通道,盡情展現鋼琴曲目之魅力。并且要在演奏中融入自身的情感體驗、深刻感悟,注重情感的個性化表達,以此充分發揮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
(一)深入分析鋼琴曲目,把握音樂情感基調
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是鋼琴演奏中合理運用情感因素的前提條件。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鋼琴作品有其獨特的思想內涵與情感追求,都注重通過情感的呈現與表達營造出濃郁的音樂氛圍,讓鋼琴曲目走進人們的內心世界、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與情感需求。鑒于此,鋼琴演奏者要將分析鋼琴曲目作為運用情感因素的起點,不僅要了解鋼琴曲目的譜面規則、演奏要求、演奏技術要點,而且要盡可能全面地采集鋼琴曲目的相關信息,如創作背景、鋼琴曲目所處時代的藝術思想與藝術潮流、作曲家的生平經歷以及藝術風格、鋼琴作品所描繪的畫面及其所塑造的藝術形象等。在此基礎上,演奏者要反復聆聽鋼琴作品,結合自己的情感經歷、生活經驗、生命感悟等細細品悟鋼琴作品的喜怒哀樂,體會鋼琴作品所想要傳達的思想觀念、審美價值取向、生活意趣、情感態度。唯有如此,才能在鋼琴演奏中靈活自如地運用情感因素,讓鋼琴演奏打動人心[4]。
(二)充分發揮音樂想象,充盈鋼琴演奏情感
音樂想象是鋼琴演奏者必備的審美素養。優秀的鋼琴演奏者有著“心的耳朵”,可以聽到預期的聲音與再現的聲音,將自己的鋼琴藝術審美經驗融入鋼琴演奏中,在暢想與籌劃階段想象舞臺呈現中鋼琴演奏的藝術效果。在鋼琴演奏中充分發揮音樂想象是有效運用情感因素的前提條件。正如鋼琴大師克勞多·阿勞所說:“要把自己的感情投入人家的世界,又把人家的世界納入自己的感情。”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要高度重視情感因素與技術技巧的融合,避免僵化、機械性、重復性的演奏,而是要追求鋼琴演奏的藝術目標,發揮自身的音樂想象,合理構想鋼琴音樂的主題,致力于通過鋼琴演奏復活作品的靈魂與生命,賦予鋼琴作品以新的藝術內涵與審美特質。在演奏過程中既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情緒,又需要尊重鋼琴作品與作曲家,想象自己與作曲家處于相同的時代、面對相同的境遇,通過與作曲家的情感互通以充盈鋼琴演奏情感。
(三)情感與技巧相融合,增強藝術感染力
情感與技巧是鋼琴演奏中不可分割的整體。鋼琴家不是石匠,而是藝術之美的創造者。正如意大利著名鋼琴家布索尼所說:“演奏技術并不是手指、手腕或力量、耐力,最高的技術集于人的大腦之中。”為實現對情感因素的有效應用,鋼琴演奏者要高度重視情感與技巧的融合,與作曲家在精神上進行溝通、在情感上進行交互,結合自己對生活的體驗、觀察與思考以及自身對鋼琴演奏藝術的看法與思維,將自己的情感外化,在鋼琴演奏中融入作曲家的內心世界與情感態度,通過高超嫻熟的演奏技巧,讓鋼琴彈奏的聲音富于變化,充分體現出鋼琴這種樂器的音色優勢,創造出一種個性化的鋼琴演奏藝術表現呈現方式,更加精準地表現出鋼琴作品的情感色彩,更加直觀地展現鋼琴作品所構建的精神世界與審美空間,有效增強鋼琴演奏的藝術感染力[5]。
(四)巧妙運用肢體動作,營造濃郁情感氛圍
在鋼琴演奏中,肢體動作是一種非語言符號,與鋼琴之聲相同,都可以向欣賞者傳遞情感,幫助欣賞者理解鋼琴作品、獲得視聽覺審美體驗。鋼琴演奏者可以通過肢體動作的運用發揮情感因素在鋼琴表演中的作用。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標準的身體姿勢、放松的身體狀態以及堅定的眼神、松弛的面部表情能夠體現出演奏者此時身心放松,準備好投入到鋼琴演奏中,也能夠帶給欣賞者以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與此同時,鋼琴演奏者在演奏中通過對肢體語言的妙用可以傳遞出更加豐富的情感信息。如在觸鍵時,演奏者下鍵的角度超過90°,適當加大肢體動作的幅度,所演奏的聲音將更加堅定有力、振奮人心,演奏者手部的動作弧度也可以引導欣賞者的視線,讓欣賞者更加直觀地體現出鋼琴作品的情感內涵。演奏者根據情感因素運用的需求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增強欣賞者的審美體驗,有助于向欣賞者傳達情感,營造出濃郁的情感氛圍。
(五)追求情感個性表達,實現作品二度創作
鋼琴演奏的本質是對鋼琴作品的“二度創作”。雖然每一部鋼琴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創作背景、創作理念,但鋼琴演奏依然需要充分考慮當代欣賞者的審美需求,在當代審美語境下融入自己對美的個性化理解、對鋼琴藝術的個性化感悟,通過對情感的個性化表達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保證鋼琴演奏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鑒于此,鋼琴演奏者在運用情感因素時,要高度重視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的辯證統一,在尊重原作、保留原作思想內核與情感基調的基礎上,根據當代欣賞者的多元化需求對演奏技巧進行恰當處理,融入自己的體驗、感受、心得、體會與思考,用新穎但合理的方式演繹鋼琴作品,賦予鋼琴作品以新時代內涵與鮮亮的時代特色,通過實現對作品的二度創作以有效運用情感因素。
結 語
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運用,有助于體現作曲家的創造思想、展示演奏者的意志情懷、滿足欣賞者的審美需求。在鋼琴演奏中有效、合理地運用情感因素,需要遵循真實性、動態性、技巧性的基本原則。鋼琴演奏者要將了解鋼琴作品為起點,以音樂想象為支撐,以情感與技術的相互融合為基礎,通過運用肢體動作、實現情感的個性化表達等方式充分發揮情感因素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讓鋼琴彈奏的聲音美妙動聽、直擊人心,達到理想的演奏藝術效果,并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1] 尹彥翔.論情感與技巧在中國鋼琴演奏中的結合[J].藝術品鑒,2023(14):173-176.
[2] 劉環銘.鋼琴演奏藝術中的情感表達研究[J].作家天地,2021(29):81-82.
[3] 張珺.鋼琴演奏技巧中情感的運用[J].藝術品鑒,2021(18):189-190.
[4] 萬媛媛.情感運用在鋼琴演奏技巧中的作用[J].藝術品鑒,2020(11):361-362.
[5] 梁梅.試論鋼琴演奏中的情感與表演技巧[J].藝術家,2019(11):130.
(責任編輯:韓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