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立中醫醫院科室目標管理考核工作是檢驗科室管理成效的依據,通過加強對臨床科室綜合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科以及醫院持續發展。文章對公立中醫醫院臨床科室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在構建思路、設計內容、構建流程等方面,探索基于價值醫療導向的公立中醫醫院科室綜合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
關鍵詞:價值醫療導向 目標管理 績效考核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3-260-02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指出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征的強化績效考核導向,推動醫院落實公益性,實現預算與績效管理一體化,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運行效率,是公立醫院發展的重要保障。價值醫療在中醫醫院經濟管理中指明了方向,在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還要結合患者的醫療需求、經濟負擔能力、醫保付費政策,以及診療效果,醫院能夠提供高性價比、高價值的醫療服務。用價值醫療的理念進行醫療管理,制定和完善臨床路徑、規范醫療行為,避免過度醫療,切實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合適的醫療服務,并對一系列醫療行為過程進行績效管理以及對成本——效益做出評價。為此,構建一套既能體現中醫醫療行業價值、又能體現中醫人價值的績效考核體系是保障醫療安全、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實現公立中醫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本文以A公立中醫醫院為例,通過促進公立中醫醫院業務、運營效能的提升,加強公立中醫醫院管理創新,圍繞國家、省、市和上級有關部門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院管理、績效評價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在構建績效指標內容、流程方面,探索基于價值醫療導向的公立中醫醫院科室綜合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
一、基于價值醫療導向的臨床科室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的構建思路
科室以追求經濟價值為目標的同時,要更加關注醫療服務成本;以實現臨床價值為導向,注重醫療服務質量以及患者就醫體驗;以提升創新價值為驅動,重視科室持續發展。
考核的目的:一是改善業務結構,旨在激勵發展高技術水平業務,提高疑難、危急重癥救治水平。二是提高運營效能,致力于改善醫療管理服務流程,提高公立中醫醫院運行效率、運行效益。三是加強管理創新,旨在進一步改善醫療質量安全,優化公立中醫醫院管理模式。
二、科室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設計內容
設計導向:以擴大業務規模為前提、以優化業務結構為重點,以加強科室間協作為保障、以合理成本控制為基礎,設計一套既能滿足患者就醫需求,又能使醫療服務提供方可持續發展的指標,使供求雙方效益最大化。
(一)運行效率指標
運行效率指標是引導公立中醫醫院保障公益性,主動加強內部管理水平,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適度治療,提升經濟運行管理水平,保障公立中醫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指標。
1.工作量指標。工作量指標是考核科室工作效能的完成情況,由于各科室醫療服務對象的個體差異會導致醫療服務產出存在多樣性,因此,在績效考核指標的構建上,為體現科室診療水平、救治能力及服務能力,考核指標以同類科室、采用同質化進行設計,如術科和非術科分類。
2.工作效率指標。醫療工作效率是醫療質量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就要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基礎上提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指標包括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
3.運營效率指標。運營效率指標是引導臨床科室運用價值醫療理念,主動加強內部管理水平,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適度治療,提升經濟運行管理水平,保障科室可持續發展。
一是科室有效收入(除不含中草藥的藥品收入、耗材收入、血費收入以外的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該指標是主要反映臨床科室扣除無加成直接成本的收入。
二是科室人均創收:考核評價臨床科室的盈利能力高低。指標數值越大,表明科室的盈利能力越強。在財政投入有限的情況下,為維持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還是要考核臨床科室的創收能力。
三是成本控制率:考核評價臨床科室的合理管控成本的水平,旨在引導科室要以價值醫療的管理理念、以合理的醫療成本為患者提供最優的醫療服務。
(二)醫療安全指標
高質量的價值醫療供給就是醫療質量的產出,因此,公立中醫醫院要以患者需求為中心,關注患者的診療效果,而良好的診療效果除了提供優質的醫療技術外,更需要醫院通過加強醫療安全管理來實現。在科室目標管理體系的構建上結合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院考核指標,把醫療安全指標分為三個維度進度考核:主要從醫療質量、院感管理、護理管理三方面考核評價。
1.醫療質量指標通過關注病歷質量控制、合理用藥、合理用血、合理性檢查等合理性評價,設計的目的是引導臨床科室在追求業務增長的同時要以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為核心。
2.院感管理指標通過對傳染病院感控制能力考核評價。
3.護理管理指標主要是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依托中醫特色配套相應護理服務項目,加強護理過程質控和結果質控。
(三)科室建設指標
以價值醫療理念為導向的科室建設管理更加關注科室的持續發展能力,主要體現在科室的管理創新能力。在科室目標管理體系的構建上結合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院考核指標,把科室建設指標分為五個維度進行考核:主要從科研能力、教學工作管理、人才培養、中醫特色診療應用、黨建等方面指標,進行考核科室的綜合管理能力。其中:中醫特色診療應用指標主要考核科室對院內制劑、膏方的使用、中醫非藥物療法使用率,主要目的是在鼓勵臨床在中醫藥傳承與創新方面得到應用。
(四)醫療服務指標
價值醫療是以患者為中心,以價值醫療為導向激勵醫療服務供給方關注患者健康、改善醫療質量、滿足患者的就醫舒適感和精神需求。包括患者滿意度、患者投訴率指標、宣傳與科普指標。
三、績效考核指標目標的確定
在目標值的確定上,根據各臨床科室前三年的實際數據、持續發展能力,同區域同類型同級別醫院情況、時間消耗指數等關鍵數據,再結合醫院年度目標為依據,制定當年的目標值,然后根據實際完成情況來進行考核評價。
四、績效考核指標系數分值的確定
科室績效指標系數分值的確定體現了不同科室之間的價值排序,是影響科室績效預算基數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遵循價值醫療理念為導向的基礎上,將臨床科室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指標系數設計為二級指標體系,具體為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13個。其中:一級指標涵蓋了臨床科室在醫療質量、費用控制、人才培養、服務質量、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內容。總分值設定為100分,在4個一級指標中根據價值醫療的重要性進行權重賦值,其中:運行指標占35%、醫療質量指標占25%、科室建設指標占30%、醫療服務指標占10%。13個二級指標在一級指標的賦值下分別賦分,其中:院感指標賦分3分,主要考慮新冠疾病已降級為按乙類乙管;安全生產管理指標賦分7分,主要根據國家績效考核安全生產指標是一票否決增加賦分;黨建指標賦分7分,主要根據國家績效考核黨建要求賦分,科室發展要著眼政治引領、黨業融合。各指標分值見表1。
五、總結
公立中醫醫院臨床科室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既要遵循國家相關政策為依據,也要結合醫院高質量發展規劃,以價值醫療理念為導向,臨床科室在堅持公益性基礎上,逐步探索實現供給側(醫療服務方)與需求側(病患方)利益的平衡。
參考文獻:
[1] 王博文,邊黎明,汪卓赟.價值醫療理念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23,43(03):63-66.
[2] 黃秋月,鄭大喜.基于價值醫療導向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20,39(11):75-79.
[3] 陳曄,董四平.我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解讀與評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20,13(02):19-25.
(作者單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廣東廣州 51013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