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財務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農村等基層組織對財務管理工作和制度的重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對于鄉村振興政策的執行有著重要的意義,需要通過規范化管理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文章闡述了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了規范化管理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管理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 工作分析 規范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3-118-02
一、引言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活躍程度激增,財務管理工作面臨項目多、內容廣的難題。農村財務管理需要對直接歸屬農民集體占有、管理和支配的所有財務活動進行計劃、核算、控制和監督,是農村各級事務管理的核心。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是維護農村地區穩定的基礎,為鄉村振興工作和農村地區建設提供重要保障[1]。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包括健全農村財務會計制度、規范農村賬務處理程序、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實現農村會計信息化、提供審計監督渠道以及對農村基層財會人員進行培訓上崗。從當前農村財務管理的報表來看,依然有許多問題亟待根據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解決和完善,這樣才能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
二、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模式與當前經濟發展趨勢不匹配
當前不少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模式仍沿用傳統模式,使用增減記賬法,沒有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未能及時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趨勢。部分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工作系統性較差,未將所有賬目形成有效的關聯,賬目和財務報表的方式仍采用傳統紙質版的方式。一些賬目的記錄模糊、計算出錯、關鍵會計信息丟失等問題頻頻出現。由于財務管理模式的落后,導致會計憑證的保存得不到應有的保障,給票據遺失或造假提供了空間。另外,部分農村地區仍然存在財務公開不規范、隨意性強的問題,只公開部分數據,項目和內容不全,導致農民對集體家底的真實情況掌握不清,容易滋生腐敗現象[2]。
(二)財務管理中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
雖然信息技術的普及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但是在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中仍然較少使用信息技術,幫助提升其財務管理的水平。在不少農村地區由于自身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和技術力量較為薄弱,加之管理者缺乏相應的信息化投入意識,使其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技術較少。盡管部分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中已引入各類財務管理軟件,但是僅作為會計核算數據的檢查工具,而未對財務數據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進而起到排查潛在風險和提升生產經營效率的作用。正是因為財務管理中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導致不少財務公開工作內容難以得到實現。
(三)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亟需提升
在農村財務管理人員中,多數年齡偏大且學歷偏低,對于最新的財會政策和會計準則掌握不充分,無法將上級政府部門針對農業農村制定的專項政策和農村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有機的結合。一些農村地區由于經濟不發達,難以吸引高學歷的財會人才,存在財務管理人員隊伍過于穩定,長期不變的情況,極易造成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鈍化,不愿提升自身的財會綜合素質。小部分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人員,與干部存在親戚關系,這也使得部分財務管理人員不思進取,沒有提高其財會綜合素質的原生動力。
三、規范化管理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幫助農村地區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意識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農村財務管理的范圍和內容不斷擴大。同時各級政府部門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日趨嚴格,只有通過規范化管理的推進和實施,才能幫助農村地區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意識,全面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還能進一步降低資金的使用風險,為農村地區的發展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只有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意識,增強財務管理相關知識的學習,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資金的使用率,使財務管理的過程更加公開、透明[3]。
(二)讓農村財務管理過程得到監督和保障
規范化管理能促進農民參與到農村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并起到監督的作用。規范化的管理不僅能夠逐步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各項制度,更能讓各項財務公開制度得到落實,還能消除財務管理制度執行過程中的不利影響因素,使財務管理工作更有保障。在規范化制度和執行體系的保障下,農村財務管理的賬目會更加清晰,農民與干部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溝通渠道更加順暢,農民的自主監督體系會逐步形成。這樣既能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更能保障農村資金的有序使用。
四、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自上而下提高財務管理意識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需要自上而下地改變大家的意識。農村基層干部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領頭羊,務必提高他們對于農村財務工作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完成好農村資金有效利用的基本任務。在農村干部選拔時,一是需要選拔出對于農村基本情況了解較深的干部,這樣才能提高資金合理使用的可能性。二是需要重點考察選拔對象的品行以及對財務管理相關法律的了解程度,確保其有正確的財務管理意識。另外,必須將財務管理納入到農村干部的考核范圍,提高其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如設置年度的財務管理考核指標,將財務內部控制、資金使用率等寫入干部考核條款,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任免的重要標準之一。這樣促使農村干部有更多的動力推動農村財務管理意識的提高。上級主管部門也需要定期派遣講師團和大學生志愿者等,前往農村宣貫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幫助農村整體財務管理意識的形成和提高。
(二)建立規范化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體系
任何工作的規范化都離不開制度體系的保障,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若想在規范化管理方面有所提升,就必須建立和完善農村財務管理的各項制度,通過制度的約束,使工作逐步規范。在制度規范化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現有制度體系進行查缺補漏,然后針對農村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和完善。同時需要在制度體系中增加變更流程,方便在相關法律和政策發生變動時,及時更新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在制度體系中,應明確農民對農村財務管理監督的各項標準和反饋途徑,賦予農民定期檢查的權力,降低監督工作的執行難度。另外,需要將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定期接受培訓的要求寫入制度中,確保其能定期接受規范化管理的相關培訓[4]。在財務公開制度中,應明確設置固定的財務公開欄,定期公布的財務科目,以及對農民反饋信息和建議的處理流程,真正實現問題的閉環。
(三)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推進持證上崗工作
由于部分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應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養培訓體系的建設,同時還需要加大財會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在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方面,除招聘優質高校應屆畢業生外,還可以利用社會招聘的方式,引進一些高水平財會類人才,讓其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幫助農村財務管理人員整體專業素養的提升。另外,引進會計網校、在線講座等方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降低財會人員的專業培養成本,拓展其財會專業知識的學習范圍,包括對財會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全面提升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針對部分人員無財會相關專業證書的問題,需要進行專門的上崗培訓,待考試合格后,發放相應的從業資格證書,真正做到所有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持證上崗。
(四)持續性地規范會計憑證和票據的管理工作
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憑證和票據管理的工作不規范問題由來已久。當前電子發票的普及率已經較高,需要做好農村財會賬目中收入與支出的票據管理和驗真工作,確保核心會計憑證和票據的真實性,真正做到每筆賬目的有票可查。對于一些項目的收據,必須使用符合上級財政部門要求并接受監管的收據,不能擅自開具收據,更不能隨意替換已發生賬目的票據。有條件的農村應該定期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對憑證、票據的日常管理工作進行核查。如票據的認領和使用的流程是否規范,廢棄票據的核銷是否符合相應的流程等。切實加強標準票據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使用率。
(五)加強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推廣和應用
農村各級部門應加強財務管理系統的軟硬件平臺的建設和推廣工作。鑒于農村信息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問題,可以采用云計算的方式,統一部署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農村各級部門應為財務管理人員配備相應的計算機等硬件設施,為其使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便利。當然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需要根據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和規范化管理的特點,重構和優化現有的流程,使其能夠更貼近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提高信息系統的易用性。尤其是要將現有的審批流程和財務數據保存實現信息化,并針對財務公開以及其他工作需求,精準定制各類報表,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使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得到有效的推廣和應用。在全面實現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努力打造縣、鎮級的財務共享中心[5]。在提高財務數據共享率的同時,集約化管理農村地區的財務資源,真正實現資金的統籌管理和使用,最終達到提升財務管理效率的目的。
(六)提高農民在財務管理監督工作中的參與度
首先需要推廣農民的法制教育,不僅讓農村干部和財務管理人員樹立正確、規范的財務管理意識,更需要對農民普及相關的財務管理法律、法規,讓其在財務管理監督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一方面,法律、法規教育可以提升農民在財務管理監督工作中的參與度,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在農村財務制度的執行和監督資金使用的合法性時,需要首先懂得相關法律,否則起不到應有的監督作用。只用從根本上為廣大農民樹立正確的法制意識,才能凸顯農民在財務管理監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農民的法律意識需要長期和大規模的宣貫,只有這樣農民才能掌握財務管理監督的各項法律條款。同時調動農民參與財務管理監督工作的熱情也十分關鍵,需要吸引更多的知識文化青年回到農村,參與到新農村的各項建設中來,這樣更能調動他們積極參與農村財務管理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結束語
當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需要逐步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并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及時閉環已發現的財務管理問題,這樣才能有利于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借助于信息化技術,實現數據的共享和監管,能有效完善對農村財務憑證和票據的監督,真正達到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林艷亮.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創新策略研究[J].山西農經,2021(22):157-158.
[2] 劉允巖,程亞茹.鄉村治理現代化視角下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路徑探析[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4):148-156.
[3] 陳順達.基于鄉村振興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策略分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2,39(11):52-56.
[4] 周慶林,陳新美,遆曉.淺議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農村財經,2021(09):35-36.
[5] 鄭瑜.以農村三資管理促進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探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8):81-82.
(作者單位:冠縣農村合作經濟服務站 山東冠縣 252500)
[作者簡介:范向英,高級農經師,研究方向:農業農村經濟管理、農村財務管理等。]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