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極具特殊性的語言,通過音樂表演,能夠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音樂表演能夠讓聽眾與表演者處在同頻區之間。而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如果表演者具備一定的表現力,能夠讓自身與聽眾的心關聯起來,讓二胡當中所蘊含的情感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這足以見得在二胡教學當中培養音樂表現力的現實意義。
二胡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價值
一、提升音樂的協調性
在二胡教學當中,培養音樂表現力能夠使得學生在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更具協調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在二胡學習的過程當中,通常會將重點放在技巧學習之上,這就致使學生雖然在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能夠呈現出較為完整的技巧,但內在的表現力不足,對于音樂樂曲的內涵缺乏理解。致使其在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表現得較為平淡,難以與聽眾產生情感共鳴。而通過對于音樂表現力的培養,能夠加強學生對于音樂樂曲的理解。其次,在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由于二胡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夠擁有夸張的動作。而培養音樂表現力,能夠加強學生對于二胡表演的理解,從而以更為協調的形式進行音樂表演,提升學生的表現能力。
二、提升音樂的感染力
在二胡教學當中,培養音樂表現力,能夠使得學生在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具備較強的感染力。首先,二胡這一樂器音色較為明亮,在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與其他樂器相比,更能夠引發聽眾的共鳴,但是正因為其具備這一特色,對于初學者來講,想要達到此目的較為困難。這主要是源于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二胡演奏與表現力二者有著難以分割的聯系。而通過對于表現力的培養,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成效。其次,學生在進行二胡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對音樂樂器擁有深刻的感悟,這會對音樂表演的質量擁有較為直接的影響。而通過表現力培養,能夠提升教學的實效性,提升學生在音樂表演過程當中的感染力。
二胡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目標
一、提升學生對于特性的認知
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所強調的是情感表達,既能夠使得音樂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當中獲得樂趣,也能夠使得聽眾在此過程當中獲取精神享受。因而,學生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不僅要學會技巧,還要享受表演的過程。但就現實情況來講,在實際二胡教學的過程當中,通常都是一個教師直面多個學生,由于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擁有一定差異,致使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會使用較為差異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深刻了解二胡的特性,讓學生在學習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能夠運用多種方式將情感準確地表達出來。同時,在培養音樂表現力的過程當中,教師依托差異音樂特點,采取差異化的講授技巧,加深學生對音樂樂曲的理解。在具體實踐的過程當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到音樂樂曲的內涵,使得學生在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能夠將情感與樂曲融合起來,使得學生的音樂表演更能夠體現學生風格,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但由于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樂曲較多,因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依據不同的類型進行劃分,提升教學的針對性,達到培養表現力的目的,讓學生能夠感受音樂樂曲當中的情感變化,進而使用合適的技巧進行音樂表演。
二、加強學生對音色的訓練
音色訓練是在二胡教學的過程中培養表現力的重要手法。教師在開展音色訓練的過程當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由于二胡的音色較為突出,在具體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使用表現手法的方式調整音色,使得音樂樂曲能夠以更為完整的形式展現出來。但是在具體實踐的過程當中,由于部分學生具備較差的樂感,難以分辨其中的情感變化。因而,教師在培養表現力的過程當中,為提升教學的針對性,要積極開展音色訓練。例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如何運弓和按弦,如何保持弓在平衡狀態,同時,要讓學生了解到如何依據音樂樂曲的情感變化從不同的角度調整,加強音樂的表現力。其次,教師需要認識到培養表現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持久練習。因而,在實際練習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融合所教授學生的現實情況,依托學生建設更為合理、有效的訓練方法,使得整個訓練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使得學生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能夠展現出更好的自己。
二胡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方法
一、將特征認知與培養導向融合
第一,音樂特征主要由音樂樂曲的內容及情感表達所決定,其是音樂樂曲的總體風格,音樂特征是音樂樂曲實質,其能夠決定表演者采取何種方式進行音樂表演。使用二胡所開展的音樂表演特征可以分為多個種類,例如:抒情類、激情類等。因而,在培養表演力的過程當中,要針對音樂特性開展更具針對性的訓練。
第二,音樂是音響的藝術,是通過聲音的大小及強弱等使得聽眾的精神受到感染,加深聽眾的情感體驗,對聽眾的心理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的藝術表演形式。同時,在音樂表演過程當中,力度處理是提升音樂表現力的重要手段。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表演者要展現出較為濃厚的表現力,首先,要對音樂樂曲擁有深刻的理解,要深入分析音樂樂曲的背景及作者。其次,要熟練掌握音樂表演的技巧,掌握好力度。例如:在使用二胡拉簡單音階的過程當中,由于其音是一級一級向上推動的,在用弓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原本較短的弓段逐步打開,等到到達高位時再將其松開,使之呈現出一個自然向上的趨勢。在這樣的過程當中,表演者需要采取漸強,待到下行時再采取反之的方法,形成一個強烈的力度對比。與此同時,不同弓段的使用需要表演者使用不同音區的音色發揮,需要掌握長弓的使用技巧,使得音色更為純凈。因而,在二胡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兩個方面的表現力,即漸強、漸弱。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要通過舉例的形式,加強學生在該方面的練習,加強學生對于漸感的處理能力。例如:在學生練習《懷鄉行》這一樂曲的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采取更為夸張的方式,展現出該首樂曲的漸快與漸慢,描繪當中的意境,使得學生在表演的過程當中仿佛就是一個真實的流亡者,在徘徊著、在嘆息著,讓學生充分表現出該樂曲當中的酸楚情緒。除此之外,在二胡音樂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加強學生對于音樂特性的理解,通過這一理解加強對于力度與漸感的處理。例如:在學生通過《江河水》進行訓練的過程當中,要著重訓練學生的音頭演奏,使得整首樂曲能夠產生強勁的爆發力,產生緊張感,達到悲泣的表演效果,讓學生在演奏的過程當中將悲愿利用樂曲宣泄出來。
第三,對比是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過程當中所需要堅守的美學原則,是表演者所最為常用的表演手段。這主要源于音樂是充滿辯證法的藝術,音樂樂曲當中包含著喜怒哀樂,并且這些通常都會寄托在輕重緩急的對比當中。因而,在二胡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向學生灌輸較強的對比觀念,要注重對學生指法的訓練,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技巧與對比之間的依存關系,對于這一關系產生基本認知,讓學生在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掌握良好的對比手法,并應用下去。簡單來講,對比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可以分為兩個種類,一是對于音樂特性的對比,例如:在演奏《黃水謠》的過程當中,由于該首樂曲是三段體的結構,在運用對比進行演奏的過程當中,能夠將第一段的美好生活遐想與第二段的悲憤情感傾訴出來,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其所表述的是黃河依然如故,然而已物是人非、天各一方,是另一個層次上的對比。再比如:在演奏《江河水》這一樂曲的過程當中,運用對比這一手法,能夠讓聽眾產生凄涼的情感,能夠讓聽眾隨著表演者的表演,在內心之中產生痛苦糾結的情緒。當然,在實際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所采取的對比形式無法計數,難以用概念去描述這些東西,但在二胡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表現力,著重訓練這一手法具有重要意義。
二、將音色訓練與培養導向融合
二胡這個樂器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深受我國人民群眾的喜愛。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會由于二胡的音色圓潤、接近人聲,音調委婉動聽,使得音樂表演呈現出更好的效果。這就致使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表演者通常會通過音色的對比形式,描繪音樂樂曲當中的情緒。因此,在二胡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想培養表現力,就一定要注重讓學生在日常訓練的過程當中傾聽,要讓學生聽二胡在音樂表演過程當中的音色,及其自身演奏過程當中二胡的音色是否圓潤,完善對于基本功的訓練。在具體實踐的過程當中,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即運弓與按弦。正確的運弓需要學生右手放松下來,保持弓子的平穩,注重貼弦度,而左手按弦需要注意按弦的力度及位置,只有二者融合起來,才能夠使得二胡呈現出動聽的音色。然而,僅有如此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二胡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讓學生從音樂樂曲當中找尋采取不同音色的音樂表演形式。這不僅僅是對于學生的技術培養,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音樂樂曲的內涵的領悟,提升學生對于音樂樂曲的聆聽能力,使得學生能夠鑒別不同音樂曲當中的優劣勢。加強學生對于音樂的感性認知,為學生日后音樂表演打下良好的審美基礎,使得學生在二胡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良好的感性體驗,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三、將想象能力與培養導向融合
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所展現出來的內容更具豐富性、更為生動。但其表現形式卻又是抽象的,難以用語言表述出來的。因而,在二胡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讓學生養成多聽、多看的習慣,要加強在課堂教學之中的音樂欣賞,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在具體實踐的過程當中,教師要為學生介紹有關音樂史方面的作品,使得學生能夠了解中外的音樂作品,讓學生了解到中外音樂的特征,打開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過程當中的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研讀《新婚別》這一作品,為學生鋪開該首樂曲中的優美意境,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多帶領學生聆聽音樂會,給予學生更多的接觸使用二胡所開展的音樂表演機會,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提升學生對于音樂表演技巧的掌握力,使得學生在日后實際演奏的過程中能夠擁有更好的表現力。
總而言之,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是一種有關于藝術的創造。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當中運用熟練的表演技巧,只是為二胡表演所提供的技術保障,只是完成二胡表演的技術基礎。而加強在表演過程當中的表現力,才是二胡表演的最終目的。因而,在二胡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日常訓練,著重提升學生的素質,使得學生在使用二胡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能夠將每一首音樂樂曲的情感及語氣準確地表現出來,塑造出不同的音樂形象。
作者簡介:
常遠,女,山東臨沂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國民族樂器演奏與教學。作者單位:河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