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莉 白桃 牛浩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血管外科,鄭州 451464
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血栓疾病[1-2]。其中,肺栓塞又是DVT最嚴重的并發癥,可能導致心臟功能障礙并對生命構成威脅[3-5]。DVT引起的下肢癥狀包括疼痛、腫脹和運動受限,如果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并導致下肢潰瘍和靜脈曲張等并發癥的發生[6-7]。為了有效預防和治療DVT,構建一個高效的防治體系至關重要。時間管理是一種管理個人或組織時間資源的方法;會議管理作為一種常見的溝通和決策機制可促進良好的溝通和協作;SWOT分析是一種常用的戰略管理工具,用于評估項目、組織或個人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其能提供一個系統性的方法,幫助分析人員全面了解研究對象的內外部環境,并制定相應的戰略和決策[8]。本研究以時間管理、會議管理和SWOT分析為工具,探討了這些管理方法在DVT防治體系構建中的應用,旨在為DVT防治提供有益參考和指導。
選取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2022年2月至8月收治的110例DVT患者,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5例)和研究組(55例)。研究組中,男27,女28例,年齡(51.66±14.79)歲;對照組中,男28例,女27例,年齡(50.91±15.74)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納入標準:⑴確診為DVT;⑵無明顯認知或溝通障礙;⑶住院時間>24 h;⑷愿意積極參與研究,并具備配合研究要求的合作程度。排除標準:⑴嚴重精神疾病、認知障礙或無法有效配合研究要求者;⑵嚴重心血管疾病者;⑶凝血功能異常者;⑷嚴重腎功能不全者。
本研究經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2022XL007-1),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進行常規管理方法,包括患者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和相關實驗室檢查,對患者進行DVT的臨床評估和診斷,提供關于DVT的知識、自我管理技巧和注意事項,以增加患者的防治意識和參與程度,鼓勵患者盡早活動,如行走、屈伸運動等。
研究組在進行常規管理方法上加入了時間管理、會議管理、SWOT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⑴建立一個時間管理系統,醫療團隊將患者信息輸入系統,根據患者病情和醫護人員的排班表,協調每個醫生和護士的工作時間,確定他們在何時負責哪位患者。在時間管理計劃中,通過日歷、手機提醒等方式設置時間節點和提醒,及時提醒團隊成員任務的進度,確保每個患者都有護士進行護理。⑵醫療團隊每個月定期召開團隊會議,醫生、護士、藥劑師和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參與,討論本月患者出現的疼痛、腫脹以及靜脈擴張等問題,分享經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共同制定并完善防治方案,對已經出現疼痛、腫脹等癥狀的患者進行個性化治療,還沒有出現相關并發癥的患者進行進一步的管理,并且每周有3~4次與患者溝通交流,預防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另外,還需要與患者及其家屬講述疾病相關知識,如若發生突發情況,可立即告知醫護人員,延長救治的黃金時間。⑶醫療團隊使用SWOT分析評估其在DVT防治方面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本醫療機構擁有先進的設備、先進的治療手段(如機械性血栓抽吸等)、大量的臨床病例和專業的護理團隊,這是本機構的優勢和機會。然而,劣勢是當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病例時,資源配置、人員配置缺乏一套完善的資源調度系統以及完善的患者應急預案。基于SWOT分析結果,本醫療機構建立并完善資源調度系統以及患者應急預案、定期開展內部培訓計劃,并加強與其他醫療機構和研究機構的交流,以提高防治效果。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3個月內疼痛、腫脹以及靜脈擴張的發生率,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以及干預后3個月的D-二聚體(D-D)水平[9-10]、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血漿黏度(PV)、纖維蛋白原(FIB)]水平[7];比較干預后3個月兩組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評價,滿意度評價包括對DVT的診斷和治療評價、專業水平和溝通能力評價、對醫療團隊的協作和溝通評價、對DVT的預后和生活質量的改善評價、對DVT的物理治療和康復計劃的指導評價。每項滿分20分,共100分。0~70分為不滿意,≥70~80為一般滿意,≥80~90為滿意,≥90~100分為非常滿意,總滿意率=(滿意例數+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疼痛、腫脹以及靜脈擴張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11,P=0.013),見表1。

表1 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疼痛、腫脹以及靜脈擴張的發生率比較[例(%)]
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D-D水平、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干預前后D-D水平、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干預前后D-D水平、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注:對照組接受常規管理方法,研究組采用聯合運用時間管理、會議管理、SWOT分析構建的防治體系。D-D為D-二聚體,PV為血漿黏度,FIB為纖維蛋白原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5 55 D-D水平(mg/L)干預前29.14±4.14 29.53±4.30 0.485 0.629 PV(mPa/s)干預前1.79±0.55 1.75±0.51 0.395 0.693干預3個月后8.51±1.25 27.17±4.12 32.142<0.001 FIB(g/L)干預前4.39±1.12 4.35±1.15 0.185 0.854干預3個月后2.29±0.34 3.84±0.62 16.257<0.001干預3個月后1.16±0.12 1.68±0.39 9.451<0.00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145,P<0.001),見表3。

表3 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滿意度評價比較[例(%)]
DVT的發生可能與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液高凝狀態和血管壁損傷有關[11-13]。患者因長時間靜止不動、臥床休息、長途旅行等情況引起血流速度減慢,使得血液在深靜脈中滯留,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風險[14-15]。另外,一些疾病(如癌癥、遺傳性血液凝塊病變等)和藥物(如口服避孕藥、激素替代治療等)可能會增加DVT的發生風險[16]。此外,由于深靜脈的內膜受到損傷,如手術、外傷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組織損傷,會導致血管壁炎癥反應和血栓形成[17]。DVT發病特點:⑴在一些特定的高危人群中更為常見,包括長時間臥床不動的患者、手術后患者、腫瘤患者、長途旅行者、孕婦、老年人等;⑵DVT通常以單側下肢為主,其中最常見的部位是小腿深靜脈和股靜脈;⑶在部分患者中,血栓可擴展到深靜脈以外的表淺靜脈和側支靜脈,形成周圍靜脈栓塞[18]。
DVT形成會阻塞下肢深靜脈,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可能引起下肢腫脹、疼痛、壓痛等。如果血栓脫落,血栓可能會流向肺部,引發肺栓塞,危及生命。DVT還可能導致慢性靜脈疾病和靜脈潰瘍等并發癥,疼痛、肢體功能障礙等會對患者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增加其心理壓力和焦慮感[19]。此外,DVT的形成可能會降低患者的工作能力,增加醫療費用和時間成本,導致患者需要停工休假或減少日常活動,從而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家庭生活。對于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藥物依從性和定期隨訪也可能帶來額外的社會支持和經濟負擔。
目前,DVT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抗凝治療、靜脈溶栓治療和外科濾器使用,這些常規方法在預防血栓擴展、減少肺栓塞和降低復發風險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⑴抗凝治療:常用的抗凝藥物包括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華法林等。這些藥物需要嚴密監測和調整劑量,容易引起出血并可能導致其他不良反應。抗凝治療對于妊娠婦女或存在出血風險的患者,存在禁忌或限制使用的情況[20-22]。⑵靜脈溶栓治療:針對嚴重的DVT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靜脈溶栓藥物,如尿激酶。然而,靜脈溶栓治療具有出血風險較高的問題,需要仔細權衡利益和風險[23]。⑶下腔靜脈濾器使用:對于急性期血栓形成,可考慮放置下腔靜脈濾器以降低肺栓塞發生風險。然而,濾器的長期安全性和效果仍存在爭議,并且可能導致其他并發癥[24]。常規方法缺乏個體化的治療策略,無法針對患者的特定病情和風險因素進行精準治療,并且常規方法注重治療階段,在預防血栓擴展、減少肺栓塞和降低復發風險方面的綜合策略不強。本文聯合運用時間管理、會議管理、SWOT分析構建DVT防治體系,有如下優點。⑴綜合考慮:時間管理、會議管理和SWOT分析可以綜合考慮時間、資源、人員和環境等多個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評估DVT防治體系的各個方面。⑵效率提升:時間管理可以幫助優化研究進度和工作流程,合理分配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會議管理能夠提供有效的溝通和協作平臺,促進團隊合作和決策的快速達成。SWOT分析可以幫助發現機會和威脅,明確優勢和劣勢,以指導制定針對性的策略和行動計劃[25]。⑶決策支持:綜合運用這些工具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數據支持,有助于制定更明智的決策。時間管理和會議管理確保了信息的及時共享和交流,SWOT分析提供了對內外部環境的深入分析,為決策提供了更全面的視角。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聯合運用這些工具可能增加管理和分析的復雜性,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支持。對于研究團隊和參與者而言,可能需要額外的培訓和學習成本。其次,應用這些工具需要適當的時間、人力和技術資源投入,如果資源有限,可能會增加實施的挑戰和成本。最后,SWOT分析涉及主觀評估和判斷,不同人的觀點和偏見可能影響到結果的客觀性和一致性。因此,需要確保評估過程具備透明性和科學性,減少主觀偏見的影響。綜合而言,聯合運用時間管理、會議管理和SWOT分析在DVT防治體系構建中能提供全面視角,提高效率和決策質量。但仍需要注意復雜性、資源需求和主觀性等缺點,并靈活應用這些工具以適應實際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聯合運用時間管理、會議管理和SWOT分析方法后,實施DVT防治體系的患者中,疼痛、腫脹和靜脈擴張的發生率顯著降低。這表明新的防治體系在減輕疼痛、腫脹和預防靜脈擴張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時間管理在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能合理安排研究進度、分配任務,使得團隊成員高效協作,及時解決問題。會議管理則促進了團隊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促進經驗交流和治療方案的優化。此外,SWOT分析的應用有助于科學評估防治體系的優勢和劣勢,在治療過程中更好地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實施DVT防治體系的患者中,D-D水平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相對較低。這表明新的防治體系在縮短DVT治療時間和改善血液流動性方面有顯著優勢。時間管理的運用使得研究團隊能夠及時監控患者的治療進展,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保證治療方案的及時調整,從而提高了治療效率和療效。會議管理有助于促進專家之間的交流和討論,確保防治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SWOT分析則對治療過程中的優勢和劣勢進行了針對性評估,從而為優化治療方案提供了科學依據。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價,實施DVT防治體系的患者對治療效果滿意度較高,反映出新的防治體系在提高患者滿意度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時間管理的運用使得研究團隊能夠及時回應患者的需求和問題,關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保證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會議管理則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學和合理的治療方案,使得患者感受到醫療團隊的關心和專業性。同時,SWOT分析的應用也使得治療過程更加科學和系統化,提高了患者對治療方案的信心和滿意度。
本研究旨在探討聯合運用時間管理、會議管理和SWOT分析在DVT防治體系構建中的應用效果。通過對兩組患者在疼痛、腫脹、靜脈擴張發生率與D-D水平、血液流變學指標、滿意度評價等方面的比較,更全面地評估了新的防治體系在DVT防治中的應用價值。
作者貢獻聲明李錦莉: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獲取研究經費;白桃: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牛浩: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分析/解釋數據,統計分析,獲取研究經費,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