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胡熒 通訊員 譚思遠 朱沙)“各位游客好,歡迎來到國家4A 級旅游景區——屈子文化園……”3月30 日,站在屈子祠“光爭日月”巨幅牌匾下,汨羅市屈子學校的小小講解員周臻正自信地為游客們進行著講解服務。
這個學期,這已經是周臻第三次為游客進行講解了。
2022 年9 月,小學畢業的周臻入讀屈子學校。新學期初,社團課的老師們都忙著“招兵買馬”。在國畫、音樂鑒賞等社團課中,周臻堅定地選擇了講解員社團。
屈子學校依附屈子文化園腹地,伴千年古祠,居香草江畔。2021 年,學校成功申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范校。與此同時,為進一步創建學校發展特色,學校以“非遺進校園,楚辭進課堂”為抓手,立足屈子文化,著力打造詩歌原鄉、文化上游的校園教育陣地。
近年來,“端午汨羅游”更是成為現象級旅游“爆款”。屈子學校抓住這一機遇,與屈子文化園景區達成共識,成立講解員社團。自2021 年起,學校聘請景區專業講解員進課堂授課,目前已培養了50 余名小小講解員,在端午等重大節假日在景區實地為游客進行講解。
“在講解員社團,我不僅擁有了較好的口才,變得自信了,更重要的是讓我深刻了解了家鄉歷史文化!”周臻笑著說道。
剛加入社團時,面對一沓厚厚的講解資料和一句句屈原所作的詩句,周臻也產生過畏難情緒。但不服輸的她通過向老師和互聯網求助,終于弄懂了景區各處的《楚辭》詩句,每逢周末或假期,她都會拉著爸爸來到景區,沉浸式體驗屈子文化,為爸爸當導游。“孩子‘鉆進去了,發現了樂趣,她特別有成就感。”周臻爸爸笑著說。
“發展特色社團,開辟第二課堂,孩子們不僅能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還能在實踐活動中塑造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屈子學校校長黃繼承說。
下一步,學校不僅要“走出去”,還要“引進來”,結合端午非遺元素和屈子求索精神,讓學生們沉浸式體驗端午文化和楚辭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者、傳承者和推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