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復蘇。活潑好動的孩子逐漸脫下厚重的衣服,迫不及待到室外去玩耍、運動了。趁此時機,家長要多鼓勵、常陪伴,幫助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科學運動,好處多多。堅持運動可以鍛煉孩子的肌肉骨骼組織,促進生長發育,有利于身高的增長;可以幫助孩子增強體質和免疫力,預防疾病;能夠磨煉孩子的意志,增強自信,愉悅心情,促進心理健康;還有益于大腦的發育,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這些運動助長高
科學運動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發育水平、運動能力和興趣來選擇適宜孩子的運動項目,要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
跳躍性運動。對于孩子來說,春季鍛煉最好的選擇莫過于跳躍性運動,如跳繩、跳高、跳遠、踢毽子、跳皮筋、籃球和排球等項目。
因為跳躍能夠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軟骨細胞的分化和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孩子長高。
拉伸性運動。骨骼的發育需要一定的縱向牽拉,游泳、引體向上、伸展體操、吊環和芭蕾等拉伸類運動能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軟骨細胞增殖,促進脊柱和四肢骨骼的生長。
此外,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坐、立、行姿勢,保持脊柱挺直,預防脊柱側彎的發生,對于長高也很重要。
避免負重運動
跳躍和伸展運動可以對骨骼施加垂直應力,促進骨細胞增殖,幫助骨骼發育,從而促進孩子長高。但是進行舉重等負重練習時,若采用較大重量,會阻礙長骨的縱向生長。孩子正處在發育過程中,骨骼發育還沒有完全定型,盲目地練習舉重、啞鈴等負重運動,可能會造成關節軟骨損傷,影響軟骨細胞的分化和增殖,妨礙骨骼生長,最終不利于身體長高。家長要讓孩子們盡量避免這類運動。
科學運動三部曲
一次完整的運動包括準備活動、正式活動和整理活動三個環節。
準備活動。又稱熱身活動,是指主要體育活動開始前低強度的身體練習,時間一般為5~10 分鐘。選擇快走、慢跑等,使身體各器官“預熱”,提前進入工作狀態;做一些柔韌性拉伸練習,增加關節活動度,提高肌肉彈性,預防運動損傷。
正式活動。一次運動的主要體育活動。如跳繩、單腳跳、雙腳跳、籃球、排球及游泳等有氧運動,以及引體向上、跳遠、跳高等無氧運動,持續時間一般為30~60 分鐘。
整理活動。適度放松活動,在主要體育活動完成后進行,能夠幫助身體從運動狀態恢復到安靜狀態。一般為5~10 分鐘,活動內容與準備活動相似,包括快走、慢跑等低強度的運動和各種拉伸練習。摘自《學生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