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舸


迪福懷抱患病小球迷進入賽場觀戰。
前英格蘭球星迪福在球場上光鮮耀眼,在生活中命運多舛,球場成了他的避風港。如今,他退役成為教練,對足球有了全新的理解。
前英格蘭前鋒杰梅恩·迪福談論他的人生故事時說:“踢球始終是我的一種逃避方式。我踢比賽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任何其他事情,無論在場外經歷了什么,直到終場哨聲響起,才不得不面對生活中的所有問題。我從8歲起就是這樣了。”
迪福喜歡體育紀錄片,非常欣賞前英國職業拳擊手里奇·哈頓,以及英國斯諾克運動員奧沙利文的紀錄片。他說:“通過觀看紀錄片,觀眾可以了解到運動員的另一面,這很重要。我既可以回顧自己取得的運動成就,也有機會重溫球場外發生的故事。人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我只是想讓大家明白,苦日子總有盡頭。無論如何,現在是讓人們了解真正的我的時候了。”
迪福講述了個人生活中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自己不會游泳,卻在家里親手建造了一個游泳池。迪福形容自己對外界抱有戒備心理、天性孤僻,始終專注于足球,然而,職業足壇很少有球星像他這樣,與患有癌癥的小球迷布拉德利·洛瑞建立親密聯系。
在年紀很小的時候,迪福就背負著巨大壓力。25年前,西漢姆俱樂部向查爾頓支付160萬英鎊,簽下了年僅16歲的迪福。迪福說:“當時我還沒有成為職業球員,不過,我很享受隨之而來的壓力。如果事情發生在今天,托特納姆熱刺青訓學院決定簽下某個年輕小伙,我肯定會思前想后,希望他能匹配這筆費用。”
在輝煌的球員生涯中,迪福以162個聯賽進球在英超歷史射手榜上排名第9,還曾57次代表英格蘭隊登場。他說:“我一直覺得必須證明自己比別人更優秀。我和朋友聊天時,他們經常拿這件事開玩笑。朋友們告訴我:‘你的心態跟別人完全不同。你從來不逛街,也不喝酒,每次訓練總會多待一會。我在職業生涯末期加入格拉斯哥流浪者,在那里,人們可能明白我的狀態已經大不如前,不過我仍然希望證明自己。從走進健身房鍛煉,參加球隊訓練,到上場踢比賽,我都會拼盡全力。”
這是迪福從小養成的習慣,西漢姆聯的青訓教練托尼·卡爾曾經不得不將他拖出球場。“這或許跟我的家庭背景有關:家人為我做了很多事情,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回報家人。”在紀錄片中,迪福淚流滿面地講述母親為支持他追求夢想而打掃廁所的往事:“她很可能還打過其他零工,只不過從來沒有告訴我。母親在18歲那年就生下了我,生活非常艱苦。為了養家糊口,她不得不夜以繼日地工作。我的父親在一家糖廠工作,爺爺在一家肉類加工廠工作,收入都不高。”
迪福回憶了爺爺去世那天發生的故事,“凌晨4點,我聽到有人敲門,5點就去了醫院,上午9點回家,幾小時后又前往白鹿巷球場踢比賽。我必須繼續前進,這就是我的心態。”
不幸的是在短短幾年里,不斷有親人從迪福身邊離開。2009年4月,迪福同父異母的兄弟加文橫死街頭;2012年,他的父親死于癌癥。“某些事情反復發生,貫穿了我的職業生涯。如今回想起來,我都說不清楚當噩耗傳來時,自己是怎樣做到專心踢比賽的。當然,職業球員必須有韌性,沒時間沉溺于負面情緒,坐在角落里哭泣。”
迪福與父親之間的關系很復雜。父親沒有陪伴他度過童年,迪福成年后也沒有為父親提供多少經濟援助,但父親仍然為他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我一直知道父親為我感到自豪。我長期和母親住在一起,在家庭聚會上才會看到父親。他的生活也很艱難,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父親和我說話時,我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很自豪。我和父親從來沒有機會一起待幾個小時,聊聊各自的人生中發生了哪些事情,不過我明白他的心情。”
2013年,31歲的迪福決定離開,從熱刺轉會美職聯球隊多倫多FC。又過了一年,迪福加入桑德蘭,一位名叫布拉德利·洛瑞的小球迷走進他的內心,與他建立起了跨越年齡的深厚友誼。布拉德利患有神經母細胞癌,飽受病痛折磨,希望每天都能與自己心中的偶像見面,迪福或許也需要他。
迪福回憶道:“說起來奇怪,我真的覺得自己早就為那個時刻做好了準備。有段時間我很難信任別人,性情變得偏執,只有和布拉德利在一起時才愿意敞開心扉。從他跳到我腿上,開始和我說話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一種能夠融化內心堅冰的真誠。”
2017年夏天,布拉德利被病魔奪走了生命,去世時年僅6歲。“布拉德利只想在我身邊,每天都能看到我。他改變了我,也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回憶。”
迪福退役后成為一名教練,如今在托特納姆熱刺的青訓學院執教。“我的老朋友喬·科爾告訴我,我必須走上教練崗位,因為我善于與人相處。在熱刺青訓學院,孩子們很喜歡我,我經常親自上場,跟他們一起訓練。”
迪福還會繼續他的足球之旅,不過,他對待這項運動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巨大轉變。“我仍然有這種感覺,渴望證明自己的執教水平,努力成為一線隊教練。年輕時我只想進球,隨著年齡增長,我意識到足球的意義遠不止勝負。職業球員可以成為榜樣,對別人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他們需要做的絕不僅僅是踢球。”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