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阿斯克·約肯德魯普主編、孟煥麗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運動營養實踐指南:運動員提高成績和快速恢復的營養飲食指導》一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學科前沿的科學研究成果普及給廣大讀者,并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這些科研發現轉化為針對運動員切實可行的營養建議和飲食方案。書中不僅涵蓋了豐富的運動營養理論知識,還提供了運動營養策略與訓練指導體系。
(1) 健康飲食對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影響。均衡健康的飲食能夠提供足夠的能量供給,使運動員能夠保持充足的體力和耐力。其次,體能訓練會導致身體內部環境的改變,例如酸堿平衡的失調、氧氣供應的不足等。合理的飲食可以調節酸堿平衡、提高氧氣供應,改善身體內部環境,促進恢復和重建的進行。例如,堿性食物可以中和酸性代謝產物,維持酸堿平衡;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可以幫助清除自由基,減輕運動后的氧化應激。此外,科學健康的飲食對運動員的心理狀態有積極影響。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運動員保持穩定的情緒,提高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因此,在體能訓練中,運動員應充分重視健康飲食的作用,合理搭配食物,確保營養的全面和均衡攝入。

(2) 健康飲食在運動員體能訓練中的應用建議。① 針對運動項目與個體特點制定飲食計劃。不同鍛煉項目有不同的體能要求,比如,力量型項目的運動員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以促進肌肉生長和修復;耐力型項目的運動員則需要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以提高能量儲備。因此,制定飲食計劃時,首先要明確他們的運動項目并根據項目特點調整營養素的比例。此外,個體特點也不容忽視。年齡、性別、訓練水平、健康狀況等都會影響一個人的營養需求。例如,年輕運動員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素來支持生長和發育,而老運動員則可能更注重維持體能和預防傷病。② 注重飲食平衡與多樣性。運動員在飲食上應該注意食物的搭配,確保攝入所需的全面營養。維生素和礦物質參與許多代謝過程和細胞功能,每餐都應該包含新鮮水果和蔬菜作為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來源;蛋白質是肌肉修復和生長的關鍵,每餐應該攝入適量的優質蛋白質來滿足身體的需要;碳水化合物是體育運動員能量的主要來源,應該占據每餐總熱量的50%~55%;攝入適量的脂肪則有助于維持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③ 合理安排餐次與進食時間。餐次和進食時間的安排對訓練效果和體能恢復有很大影響,應該遵循“三餐規律、少食多餐”的原則,確保能量和營養素的穩定供應。運動員在早餐中攝入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以滿足全天的訓練需求。午餐應在訓練前2 h進食,確保食物消化吸收完全。在訓練后的1~2 h,應及時進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促進肌肉修復和糖原的再合成。此外,晚餐可以適量加大蛋白質的攝入量,幫助肌肉恢復和生長。另外,飲食的時間安排還需要根據訓練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確保運動員在不同階段都能夠得到適當的營養支持。合理安排飲食的時間可以提高體育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和訓練效果。④ 注意飲食衛生與安全,避免食物中毒等風險。運動員健康飲食應選擇新鮮、衛生的食材,并妥善保存食物,避免交叉污染。此外,對于需要補充運動營養補劑的運動員來說,還應注意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合格產品,并按照說明書或教練建議進行使用。
綜上,該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調合理健康飲食對于提高運動表現的重要價值意義。運動員通過科學合理地調整飲食結構和攝入營養物質,可以獲得充足的能量供給,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況,提高恢復能力,從而達到優秀的體能訓練效果以及提高自身運動表現水平。